-
公开(公告)号:CN1693612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77232.8
申请日:2005-06-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锡基-软钢复合阻尼器,涉及一种减震控制系统中的复合阻尼器。这种阻尼器包括上、下连接钢板(1),设在它们之间的两平行矩形钢板(2),与矩形钢板平行的X形钢板(3),在侧面两平行矩形钢板、X形钢板及上、下部的连接钢板之间灌入的铅(4),特征在于,每片矩形钢板与每片X形钢板两端均插入与上、下部连接钢板相对应的槽(7)中,并利用焊接方式密封槽中的空隙,在上下连接板与铅的接触面上焊接螺栓钉(8),同时在侧面两平行矩形钢板、X形钢板以及上、下部的连接钢板与铅的接触面之间焊接锡基软钎料(6)。本发明构造简便,耗能能力强,充分发挥了材料自身性能,即使失效也便于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0558997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510077232.8
申请日:2005-06-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锡基-软钢复合阻尼器,涉及一种减震控制系统中的复合阻尼器。这种阻尼器包括上、下连接钢板(1),设在它们之间的两平行矩形钢板(2),与矩形钢板平行的X形钢板(3),在侧面两平行矩形钢板、X形钢板及上、下部的连接钢板之间灌入的铅(4),特征在于,每片矩形钢板与每片X形钢板两端均插入与上、下部连接钢板相对应的槽(7)中,并利用焊接方式密封槽中的空隙,在上下连接板与铅的接触面上焊接螺栓钉(8),同时在侧面两平行矩形钢板、X形钢板以及上、下部的连接钢板与铅的接触面之间焊接锡基软钎料(6)。本发明构造简便,耗能能力强,充分发挥了材料自身性能,即使失效也便于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0353016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510135315.8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内藏“斜向劲性核心束”矩形截面混凝土短柱及制作方法,属于建筑结构工程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短柱截面的两个主轴方向、纵筋(2)和横向复合箍筋之间配有斜向劲性核心束,该核心束上端和下端分别沿着上梁(9)和下梁(10)的高度竖向伸入且锚固;所述的斜向劲性核心束是由核心束型钢(8)和包裹着核心束型钢(8)的核心束纵筋(5)以及固接在核心束纵筋(5)上的核心束箍筋(4)组合形成X形复合钢骨架或是由核心束型钢(8)形成X形钢骨架或是由核心束纵筋(5)和固接在其上的核心束箍筋(4)组合形成X形钢筋骨架中的一种。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短柱的抗震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脆性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79358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35315.8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内藏“斜向劲性核心束”矩形截面混凝土短柱及制作方法,属于建筑结构工程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短柱截面的两个主轴方向、纵筋(2)和横向复合箍筋之间配有斜向劲性核心束,该核心束上端和下端分别沿着上梁(9)和下梁(10)的高度竖向伸入且锚固;所述的斜向劲性核心束是由核心束型钢(8)和包裹着核心束型钢(8)的核心束纵筋(5)以及固接在核心束纵筋(5)上的核心束箍筋(4)组合形成X形复合钢骨架或是由核心束型钢(8)形成X形钢骨架或是由核心束纵筋(5)和固接在其上的核心束箍筋(4)组合形成X形钢筋骨架中的一种。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短柱的抗震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脆性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856238Y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520146883.3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内藏“斜向劲性核心束”矩形截面混凝土短柱,属于建筑结构工程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短柱截面的两个主轴方向、纵筋(2)和横向复合箍筋之间配有斜向劲性核心束,该核心束上端和下端分别沿着上梁(9)和下梁(10)的高度竖向伸入且锚固;所述的斜向劲性核心束是由核心束型钢(8)和包裹着核心束型钢(8)的核心束纵筋(5)以及固接在核心束纵筋(5)上的核心束箍筋(4)组合形成X形复合钢骨架或是由核心束型钢(8)形成X形钢骨架或是由核心束纵筋(5)和固接在其上的核心束箍筋(4)组合形成X形钢筋骨架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可以显著提高短柱的抗震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脆性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763377Y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420120101.4
申请日:2004-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高层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筒体,特别涉及到一种带暗支撑的筒体。筒状的每一面墙体由带暗支撑混凝土剪力墙构成,其中所述的暗支撑剪力墙中配置两排分别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在两排钢筋网之间加配有斜向钢筋束构成的钢筋斜支撑(10),钢筋斜支撑(10)用箍筋约束,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拉接,其特征在于:每两面剪力墙由共用的边框柱(1)连接,钢筋斜支撑(10)在筒体中呈空间螺旋形,在各剪力墙连接的转角处是相连的,从而可显著提高筒体的抗扭转能力。每面剪力墙中的钢筋斜支撑呈X形。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筒体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扭转能力,当建筑物遭遇强烈地震时,可减轻其震害,防止其倒塌。
-
公开(公告)号:CN2801920Y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520017356.2
申请日:2005-04-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土木工程领域。现有悬挂结构减震效应以悬挂楼板的较大位移为代价的,悬挂部分本身无法提供侧向刚度。特征在于:上部是核心筒悬挂结构,下部是框架-筒体结构;上部的核心筒(5)为承重主体,沿核心筒(5)高度方向设若干悬挂梁(1),分别设与每个悬吊梁(1)相连接的吊杆(2)悬挂若干层楼板,悬挂楼板与核心筒(5)有间隙,在间隙之间通过连接键(3)和耗能器(4)连接核心筒(5)与悬挂楼板(10);耗能器(4)相对于核心筒(5)截面两个主轴对称布置或相对于核心筒(5)截面一个主轴对称布置于间隙之间,连接键(3)填满所有的间隙,使核心筒(5)与悬挂楼板(10)连成整体;下部框架与核心筒(5)通过连接梁(9)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中震后可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763376Y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420118885.7
申请日:2004-12-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灌铅钢管束耗能器,涉及一种减震控制系统中的复合耗能器,包括连接钢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钢管(4)组成的钢管束(2),钢管内灌有的铅(3),钢管的两端与耗能器上、下部或上、中、下部设置的连接钢板焊接在一起;当设置上、下部连接钢板(1)的基础上也设置中部连接钢板(7)时,钢板(7)上在有钢管束的位置打有恰好可穿过钢管的孔,钢管穿过钢板(7),并与其焊接;在上、下部或上、中、下部的连接钢板上设有螺栓连接孔,与在地震作用下相互错动变形结构上的部件相连接;钢管为软钢,可用圆或方钢管;本装置构造简便,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耗能强,在建筑物的控制系统中耗散地震作用下产生的能量,即使失效也便于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763375Y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420118884.2
申请日:2004-12-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控制系统中的复合耗能器,为内藏X形钢板铅复合耗能器,是由铅-矩形、X形钢板复合而成,包括连接钢板(1),矩形钢板(2),X形钢板(3),铅块(4),其特征在于:在侧面两平行矩形钢板之间设置与矩形钢板平行的X形钢板,钢板(2)和(3)的两端均与设置在上、下部的连接钢板1焊接,在侧面两平行矩形钢板及上、下部的连接钢板之间灌入棱柱体铅;矩形钢板及X形钢板采用软钢,上、下部的连接钢板上设有螺栓连接孔(5),与在地震作用下具有相互错动变形的结构上的两个部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构造简便,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耗能能力较强,在建筑物的控制系统中耗散地震作用下产生的能量,即使失效也便于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791136Y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20017355.8
申请日:2005-04-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土木工程领域。该结构体系以巨型框架结构作为承重主体,特征在于:上部是巨型框架悬挂结构,下部是普通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框架柱(5)分布在四周与中间,通过巨型框架梁(1)和次框架梁(7)相连;通过吊杆(2)把悬挂楼板(8)与上部顶端次框架梁(7)相连接;上部顶端次框架梁(7)再与巨型框架柱(5)顶端的巨型框架梁(1)相连接;上部悬挂楼板(8)和相应中间巨型框架柱(5)间隙之间布置耗能器(4)和连接键(3);最底端的悬挂楼板(8)与相应巨型框架梁(1)的间隙之间布置耗能器(4)和连接键(3);下部巨型框架柱(5)和次框架柱(6)通过次框架梁(7)连接。可以避免悬吊质量过大会对巨型框架产生驱动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悬挂楼板对主体框架的减震作用,以保证巨型框架的抗震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