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079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36942.8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传动比摆线齿锥齿轮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将定传动比引入摆线齿锥齿轮的动力学方程中,形成传统的定传动比摆线齿锥齿轮非线性啮合动力学模型;在齿轮啮合过程中,考虑到误差会引起传动比的变化,推导出变传动比的方程;通过变传动比将齿轮误差引入摆线齿锥齿轮的动力学方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基于变传动比的摆线齿锥齿轮非线性啮合动力学模型;引入三种常见的齿轮误差,基于传统的摆线齿锥齿轮动力学模型和新方法建立的变传动比摆线齿锥齿轮动力学模型,进行齿轮系统仿真模拟分析。本方法能运用于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啮合系统的仿真分析中,能够比较准确的模拟齿轮啮合过程和分析齿轮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0651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36926.9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16H5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摆线齿锥齿轮误差加载齿面接触分析的方法,属于非线性振动理论分析领域,该方法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撑系统扭转,齿轮加工误差和机床设置误差,推导出一种新的误差加载接触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当对一个加载齿面接触分析时能够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本发明方法通常用于解决在加载、传递误差、载荷分布和加工仿真下的真实接触面积通过V-H-J(V是齿轮副的纵向设置参数,并且小齿轮的向上方向是主动的;H是齿轮副的坐标轴设置参数,并且朝向小齿轮大端方向是主动的;J是沿着坐标轴方向的调整参数,并且小齿轮远离大齿轮的方向是主动的。)设置参数和机床设置参数,补偿误差的影响来改善传递性能和修改接触面积的大小及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0784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9342.1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轴轴承结合部动刚度测试装置,包括驱动部分、转轴部分、固定试验装置的支架和预紧力加载测试装置。驱动部分有电机、带轮、V带、传动轴、联轴器、带座调心轴承。转轴部分包括前端支撑、后端支撑和主轴组成。前端支撑是TT型(三个轴承串联组合方式)安装的陶瓷角接触球轴承组,后端支撑是两个串联的陶瓷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加载测试装置使用一个力传感器直接测定加载在轴承外圈的预紧力大小,具有便于调节,灵敏度高的特点。本装置采用得到不同预紧力、不同轴承配对、不同转速情况下更为准确的结合部径向刚度、轴向刚度和角刚度,对研究机床主轴轴承结合部的动静态特性及确定合理的预紧力和轴承配对方式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