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硅酸铁钠/赤铁矿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21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604019.1

    申请日:2022-05-29

    Abstract: 一种磁性硅酸铁钠/赤铁矿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光催化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中使用到的配方原料:硅藻土、九水合硝酸铁、乙二醇、氢氧化钠。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NaOH加入到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再将硅藻土和九水合硝酸铁分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一定时间后,混合液原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的PPL内衬中,再放入干燥箱内,在200℃下保持12h。待冷却至室温后,经过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数次。将磁性硅酸铁钠/赤铁矿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和H2O2共同作用下,对四环素溶液进行光芬顿降解;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工业化的应用潜质。

    一种利用转炉钢渣转化六价铬并协同固定三价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8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296928.9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一种利用转炉钢渣转化六价铬并协同固定三价铬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领域。以大宗工业固废钢渣中转炉渣为主要原料,经湿法提取‑综合利用转炉渣中有价金属元素制备镁掺杂四氧化三铁可见光光催化剂,进而在光照下实现Cr(VI)光催化还原,另一方面,该类光催化剂不稳定,在光催化过程中形成大量二价铁,与还原生成的Cr(III)形成铬铁矿(Fe,Mg)Cr2O4尖晶石,从而实现了三价铬的有效固定。因此,基于转炉钢渣的表面功能化以后可实现还原六价铬与固定三价铬的高效协同,进而为新型Cr处理材料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所得的复合结构在水净化和土壤治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磁性硅酸铁钠/赤铁矿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21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04019.1

    申请日:2022-05-29

    Abstract: 一种磁性硅酸铁钠/赤铁矿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光催化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中使用到的配方原料:硅藻土、九水合硝酸铁、乙二醇、氢氧化钠。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NaOH加入到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再将硅藻土和九水合硝酸铁分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一定时间后,混合液原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的PPL内衬中,再放入干燥箱内,在200℃下保持12h。待冷却至室温后,经过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数次。将磁性硅酸铁钠/赤铁矿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和H2O2共同作用下,对四环素溶液进行光芬顿降解;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工业化的应用潜质。

    一种利用转炉钢渣转化六价铬并协同固定三价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86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96928.9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一种利用转炉钢渣转化六价铬并协同固定三价铬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领域。以大宗工业固废钢渣中转炉渣为主要原料,经湿法提取‑综合利用转炉渣中有价金属元素制备镁掺杂四氧化三铁可见光光催化剂,进而在光照下实现Cr(VI)光催化还原,另一方面,该类光催化剂不稳定,在光催化过程中形成大量二价铁,与还原生成的Cr(III)形成铬铁矿(Fe,Mg)Cr2O4尖晶石,从而实现了三价铬的有效固定。因此,基于转炉钢渣的表面功能化以后可实现还原六价铬与固定三价铬的高效协同,进而为新型Cr处理材料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所得的复合结构在水净化和土壤治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富氧空位NaFeSi2O6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光还原Cr(VI)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8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92263.4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一种富氧空位NaFeSi2O6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光还原Cr(VI)的方法,属于光催化新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硅藻土和九水合硝酸铁分别为硅源和铁源,在NaOH溶液中,水热制备出NaFeSi2O6光催化剂。(2)再将NaFeSi2O6光催化剂经过机械球磨得到富氧空位的NaFeSi2O6光催化剂。以NaFeSi2O6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λ≥420nm)对浓度为70mg/L的Cr(VI)溶液进行光还原性能评价;本发明制备的富氧空位的NaFeSi2O6光催化剂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性能提高显著、易于规模化量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工业化的应用潜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