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950190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21407676.3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Inventor: 李天成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用深部牵引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拉板本体,所述牵引拉板本体相对的两侧的边缘设置为圆钝锯齿状。在手术时,通过开设在患者胸部的切口将牵引拉板本体送至位于颈部手术部位,将连接有缝线的针从喉部附近的皮肤刺入,穿进牵引拉板本体一侧的圆钝锯齿,然后从牵引拉板本体下方绕过,再经由牵引拉板本体另一侧的圆钝锯齿,从皮肤穿出。此时提拉缝线即可提起牵引拉板本体。当缝线为两根时,则可以稳固地提起牵引拉板本体,从而起到提起皮肤和组织,暴露术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924093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056647.5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Inventor: 李天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深部手术操作的照明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体,所述主杆体的内部设置有从所述主杆体的第一端连通至第二端的通道,在所述通道中穿设有光导纤维或硬性内窥镜,在所述主杆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医用冷光源进行连接的接口,在所述主杆体的第二端设置有角度可调的钩体。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钩体对深部手术部位形成牵拉,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同时对手术部位提供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217219809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20833225.5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咽通气结构,包括:通气管;设置在通气管内部且单向开启的用于增加患者呼气时上呼吸道阻力的阀瓣组件;所述阀瓣组件至少具有两个阀瓣,且阀瓣的一端与通气管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自由延伸。本实用新型的鼻咽通气结构,患者吸气时鼻咽通气道通气通畅,呼气时增加上气道呼气时阻力,可一定程度降低上呼吸道塌陷性,另外,对于部分因环路增益变化导致的中枢或混合性呼吸事件增加的患者,可通过增加CO 2潴留降低环路增益,继而降低病情严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274383U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21362109.0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Inventor: 李天成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包括冷却液容器和风扇板,所述冷却液容器顶部敞口,所述风扇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冷却液容器的顶部,所述风扇板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风扇。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冷却液容器的顶部敞口端可拆卸地设置有风扇板,因此,可以利用风扇对笔记本电脑表面进行对流散热的同时,笔记本电脑还有助于辐射散热,进而达到更高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285050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2688760.X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1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鼻孔填塞组件,包括:用于为患者填塞鼻腔通气且长度可调的通气管;套装在通气管外的护套,通气管一端外露于护套;套装在护套外的用于在膨胀时对鼻腔前后出血点分别压迫止血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位于护套两端;穿设在护套与通气管外壁之间的空腔内且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第一充气结构;穿设在护套与通气管外壁之间的空腔内且与第二气囊相连通的第二充气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后鼻孔填塞组件,对患者鼻腔出血点的止血效果良好,可对出血点的填塞压力进行调节,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小,患者可通过鼻腔呼吸,无缺氧风险。
-
-
-
公开(公告)号:CN208447769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21690130.8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电凝切割器,包括:呈管状的壳体,前端伸出所述壳体的管状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电极前端的电刀;在所述管状电极的外部包覆绝缘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管和旋转调节部件;其中,所述伸缩管包括芯管和套管,所述套管的后端通过内螺纹与所述芯管的前端配合连接;所述旋转调节部件为环形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后端,所述旋转调节部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芯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布置在开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滑槽中,所述滑槽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套管的前端与所述管状电极的后端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6924097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056646.0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Inventor: 李天成
IPC: A61B17/2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咬切钳,包括钳管、钳头、固定钳柄、活动钳柄、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和弹性丝;固定钳柄紧固连接在钳管的后端,第一波纹管的后端紧固连接在钳管的前端,第一波纹管的前端紧固连接钳头;第二波纹管紧固连接在钳管的后端;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上均设置两个贯穿前后的通孔;弹性丝为两根,每一根弹性丝的前端与第一波纹管的前端紧固连接,弹性丝的后端依次穿过第一波纹管上的通孔、第二波纹管上的通孔后与第二波纹管的后端紧固连接;活动钳柄铰接在钳管的后端,活动钳柄通过传动机构与钳头连接,使得当活动钳柄转动至与固定钳柄靠拢时,钳头咬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