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10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38817.5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各个步骤和参数进行具体设置,能够使得伴有牙间隙咬合异常的使用者者的前牙区牙齿移动可以更加精准的实施,并且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托槽先进行虚拟预判性定位,相对于传统粘接技术来说托槽的定位更加准确,提高了治疗的精度,通过预先设置间隙正畸调整导板,可以让正畸在每次就诊时通过导板的佩戴来与正畸过程进行实时对比,从而可以监测牙齿正畸的每个阶段的位置、方向和间隙分布的情况,不仅简化了不同科室沟通程序和时间,还对每次复诊正畸弓丝加力的判断更加精准,为最终理想修复方案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一种外置式牙科手机供水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0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35353.5

    申请日:202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置式牙科手机供水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机主体、带有输液管的储液瓶、第一连接件、管路开关和脚踏开关。储液瓶的输出端与输液管的一端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手机主体连接;管路开关在输液管中部,管路开关通过挤压输液管使其形变以实现封堵,管路开关与脚踏开关电性连接,由脚踏开关控制:脚踏开关的电路断开时,管路开关挤压输液管,使输液管封堵。本发明针对现有口腔综合治疗台内置水路易受污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外置供水系统,通过“一人一换”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同时简化了管路控制操作,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确保外科拔牙等高水质要求操作中诊疗用水的安全性。

    一种咬合重建中牙合垫颌位关系数字化的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869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20662.5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咬合重建中牙合垫颌位关系数字化的转移方法,包括使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对牙合垫组织面和咬合面进行重衬获得具有与牙列颌面解剖形态一致的咬合记录式印模,并将咬合记录式印模进行数字化转移,简化了现有的应用传统方法转移和复制临时颌位关系的临床操作步骤,大幅度提升了口内戴用牙合垫时颌位的转移精度,便于指导后续临时修复体的设计制作和临时修复体的牙体预备过程。

    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1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38817.5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各个步骤和参数进行具体设置,能够使得伴有牙间隙咬合异常的使用者者的前牙区牙齿移动可以更加精准的实施,并且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托槽先进行虚拟预判性定位,相对于传统粘接技术来说托槽的定位更加准确,提高了治疗的精度,通过预先设置间隙正畸调整导板,可以让正畸在每次就诊时通过导板的佩戴来与正畸过程进行实时对比,从而可以监测牙齿正畸的每个阶段的位置、方向和间隙分布的情况,不仅简化了不同科室沟通程序和时间,还对每次复诊正畸弓丝加力的判断更加精准,为最终理想修复方案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一种咬合重建中牙合垫颌位关系数字化的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869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420662.5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咬合重建中牙合垫颌位关系数字化的转移方法,包括使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对牙合垫组织面和咬合面进行重衬获得具有与牙列颌面解剖形态一致的咬合记录式印模,并将咬合记录式印模进行数字化转移,简化了现有的应用传统方法转移和复制临时颌位关系的临床操作步骤,大幅度提升了口内戴用牙合垫时颌位的转移精度,便于指导后续临时修复体的设计制作和临时修复体的牙体预备过程。

    一种辅助处理牙齿贴面的器械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7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24618.7

    申请日:2025-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辅助处理牙齿贴面的器械,主要用于辅助医务人员对瓷贴面进行氢氟酸处理以及涂抹粘贴剂,主要包括:主体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开设有腔道,以使得第一端与第二端彼此连通;吸附组件,与主体件的第一端相连接,其中,吸附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吸附部,且吸附部与腔道相连通;负压产生组件,与主体件相连接,并与腔道相连通,其中,负压产生组件被构造为使腔道产生负压,进而促使吸附部产生吸附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