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周期精准可控的三维多孔透过性周围神经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9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85300.0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周期精准可控的三维多孔透过性周围神经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周围神经套接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明胶微载体小球;S2、将促神经生长药物或生物活性因子封包或表面修饰于所述明胶微载体小球上;S3、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所述明胶微载体小球共混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溶液中,经冷冻定型、脱模、固化定型、冷冻干燥成型即得。经过本发明方法可将明胶微载体小球融合嵌合于神经套管管壁,由于明胶微载体小球在体内降解速率明显快于管壁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原位降解后形成孔隙结构,因此可通过调节明胶微载体小球在神经套管体积比,可实现精准调节神经套管的降解周期及孔隙率。

    一种弹性自卷曲周围神经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70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060668.4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自卷曲周围神经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弹性自卷曲周围神经修复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第一多孔层、第二多孔层和第三多孔层;所述第一多孔层由接枝有生物胶水的海藻酸盐或接枝有生物胶水的羧甲基纤维素制成;所述第二多孔层由明胶或透明质酸制成;所述第三多孔层由壳聚糖制成;其中,所述第一层多孔层的平均孔隙小于所述第二多孔层,所述第二多孔层的平均孔隙小于所述第三多孔层。本发明弹性自卷曲周围神经修复膜以平面薄膜形式存在,当植入周围神经时,自动弹性卷曲为适合神经断端直径的导管,可实现对同一个体相同直径的两侧神经断端进行个体化修复或对同一个体不同直径的两侧神经断端进行连接修复。

    一种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6543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58564.6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包括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数据中心、急救中心以及医药急救站。车载终端包括CPU控制模块,人机接口模块,高清摄像头,定位模块,CPU控制模块将采集或者反馈的信息通过通讯系统传送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实时检测各个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上传的预警信息,并上传到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向医院急救站发出预警信息。本发明的系统使得救护车与救治医院以及专科救治团队之间获得了早期的信息交流与预警通道,从而更密切地联结了患者救治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压缩了救治等待时间,使患者救治的每个环节均可做到事先准备,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最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

    一种动力滑动加压抗牵张螺钉

    公开(公告)号:CN118252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94876.4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滑动加压抗牵张螺钉,其包括:螺钉主体,主体包括,钉头螺纹段,设置在钉头端,钉头螺纹段的单圈螺纹结构包含有引导进钉曲面及阻挡退钉锚定面,引导进钉曲面的第二端与阻挡退钉锚定面连接,且引导进钉曲面第一端的直径小于引导进钉曲面第二端的直径;钉尾螺纹段,钉尾螺纹段的单圈螺纹结构包含有引导退钉曲面及阻挡进钉锚定面,引导退钉曲面的第二端与阻挡进钉锚定面连接,且引导退钉曲面第一端的直径小于引导退钉曲面第二端的直径;钉头螺纹段与钉尾螺纹的的螺纹方向一致。保证进钉时及刚进入时形成一个双向给骨面施压的压力;退钉发生时及牵张进钉趋势时都会给骨折面一个压力,促进愈合,并减小退钉幅度,避免进钉。

    用于神经转位修复缝合的神经套管

    公开(公告)号:CN1102366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810196282.5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神经转位修复缝合的神经套管,包括小径段、大径段以及连接在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的变径段;大径段的内部具有呈线状连接的至少两个联排孔道,任意两个相邻的联排孔道的相邻位置具有豁口而相连通;变径段的内径从衔接大径段的联排孔道的一端至衔接小径段的一端逐渐缩小,小径段为圆形导管。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临床神经转位修复过程中采用单一供体神经同时修复两个及以上的受体神经时的套接缝合,既可以在这种修复模式下达到修复神经的无张力缝合,为局部缝合神经形成良好的神经再生室及微环境,同时可以简化应用采用单一供体神经修复多个受损神经的手术操作过程,并能提高神经再生和修复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