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48157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75708.7
申请日:2011-06-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各向异性稀土永磁粉矫顽力和最高使用温度的方法。将低熔点的金属材料破碎成粉末,并与具有织构的各向异性稀土永磁粉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粉末在高真空下退火,从而大幅提高各向异性稀土永磁粉的矫顽力和最高使用温度,进而有助于拓宽各向异性稀土永磁粉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560C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0102967.3
申请日:2000-03-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59 , B22F2009/041 , B22F2998/10 , C22C1/0441 , H01F1/055 , H01F1/058 , B22F9/023 , B22F9/04 , B22F9/005 , B22F1/0088
Abstract: 一种多元稀土-铁间隙型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式表示:(R1-αR′α)x(Mo1-βMβ)yFe100-x-y-zIz式中:R是轻稀土元素Pr、Nd,或Pr-Nd富集物,或Pr与Nd任意组分的混合物;R′是重稀土元素Gd,Tb,Dy,Ho或Er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的组合;α从0.01到0.14;x是从4至15原子百分数值;M为B,Ti,V,Cr,Mn,W,Si,Al,Ga,Nb,Zr,Sr或Ta中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β=0.01至0.98;y是从6至12原子百分数值;I为H,C,N,F或其组合;z是从5至20原子百分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0A
公开(公告)日:1992-03-04
申请号:CN90109166.9
申请日:1990-11-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氮气热处理工艺制造以R2Fe17Nx,R(TiFe)12Nz,R(VFe)12Nz等合金为基的高居里温度、高饱和磁化强度,高单轴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铁-氮新型永磁合金。亦可用此种工艺改善其它以稀土-铁为基的合金的磁性。所发明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器、电机及电子仪器中。因其温度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将很有竞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85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341526.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性能晶体织构型各向异性R2Fe14B磁粉的方法,先制备具有R2Fe14B完全正分的稀土铁硼单晶颗粒,然后采用HDDR工艺将其转变为晶粒尺寸为200~400纳米且具有c轴一致取向的R2Fe14B多晶集合体,再通过具有反铁磁性的Mn基合金的晶界扩散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的晶体织构型各向异性R2Fe14B磁粉。本发明运用具有R2Fe14B完全正分的稀土铁硼单晶颗粒作为HDDR反应的起始材料,避免了无序的富稀土相;在晶体织构型R2Fe14B集合体的晶界扩散具有反铁磁性的Mn基合金,不仅达到对非磁性晶界相含量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保持高剩磁,同时采用反铁磁性的Mn基合金也有利于消除晶界处反磁化形核点,并且形成对磁畴壁运动的强力钉扎,最终实现剩磁和矫顽力的共同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14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018124.3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钐钴与铁钴复合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钐铜合金,将其甩带成为薄带并破碎成粉;熔炼铁钴合金,退火处理后破碎成粉;将钐铜粉末与铁钴粉末混合,在真空中退火,获得纳米复合磁体。该方法该将钐铜与铁钴粉末一起退火,钐铜扩散到铁钴粉末表层,形成Sm-Co-Cu硬磁壳层,特别是钐铜共晶合金具有较低的熔点,可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熔化扩散,从而抑制高温情况下纳米复合磁体中晶粒的异常长大。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磁体从软磁相到硬磁相没有明显的界限,各向异性场连续过渡,且在Sm-Co-Cu的外表面上,包覆非磁钐铜相,起到磁绝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矫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211199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55271.0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22F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碎稀土-铁型合金的方法,首先将稀土-铁型合金在氨气中于400-700℃热处理1-20小时,其中氨气压强为1-20大气压,所述稀土-铁型合金至少在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小于5mm;然后将氨气处理后的合金在惰性气体或真空环境中室温静置1-60小时,该合金将自破碎成细小颗粒。该方法集合了氢破碎和机械破碎两种方法的优点,破碎后合金粉末中的氧含量低且进入合金中的氮不需要排出,而氨气中的氢原子不进入合金,因此稀土-铁型合金在氨气中的热处理可以同时完成合金的破碎和间隙型氮化物的制备,尤其适合运用到Sm2Fe17Nx和Nd(Fe,M)12Nx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0A
公开(公告)日:1993-12-15
申请号:CN92103831.3
申请日:1992-05-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磁性材料领域,由式RxFe100-x-y-zMyNz,RxFe100-x-y-zMyCz及RαFe100-α-β-γ-δCβBγNδ表示的磁性材料,其中R是包括钇在内的至少一种稀土元素,M是从Ti,Mo,V,W,Al,Si,Cr,Nb,Ga,Mn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其中x为5—20at%(原子百分数),y为5—64at%,z为0.1—15at%,α为5—25at%,β为0.01—10at%,γ为0.01—10at%,δ为1—20at%,利用上述材料可制成性能优异的永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5888A
公开(公告)日:1990-10-03
申请号:CN89101465.9
申请日:1989-03-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杨应昌
Abstract: 该发明为ThMn12型结构的稀土—铁永磁材料,成分为R(Fe1-xMx)12,其中R为稀土元素,M为第三元素,x的数值介于0.1—0.3。在上述成分中可掺杂适量的(0%至30%原子比)它种元素如Co、Ni、Cu、V、Cr、Mo、Zr等代换等量的Fe或M,并采用快冷固化工艺及适当的烧结工艺来制造永磁体。本材料具有易轴磁晶各向异性,磁性强,居里温度可达600K-1000K,磁体的矫顽力可达6千奥-9千奥,而且该磁性材料中主要成分为铁,价格低廉。该发明的磁性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器电机及电子仪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0293664.0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性能各向异性R2Fe17N3氮化物的方法,将单相R2Fe17粗粉先与氢气进行氢化反应,制备R2Fe17Hy(y≥5)氢化物,然后在脱氢的同时进行氮化反应,形成R2Fe17N3氮化物,其中R代表稀土元素。该方法利用较小的氢原子作为R2Fe17化合物的间隙原子,通过氢原子的进入和脱出,降低了R2Fe17基体原子造成的势垒,相应地降低了氮原子进入间隙位需要的能量,可以在较低的氮化温度和较短的氮化时间获得氮化充分和均匀的R2Fe17N3氮化物,进而通过球磨获得高性能的各向异性R2Fe17N3氮化物磁粉。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12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9618.4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间隙原子调制特性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通式为R2Fe17NxCy,其中R为稀土元素Y、Ce、Nd、Pr、Sm、Gd、Tb、Dy、Ho、Er、Tm和Lu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x和y分别为进入晶格间隙位置的氮、碳原子含量,0≤x+y≤9,且x和y不同时为0;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是将所述稀土元素R与铁元素混合熔炼制成R2Fe17型母合金坯,经粗破碎后引入间隙碳原子和/或氮原子对母合金晶体的磁性进行调制而得。该材料可以在较薄匹配厚度对1GHz至100GHz高频电磁波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使用条件,实现精确调制工作频率的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