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2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33081.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险预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大深基坑关键风险要素超前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以下相互关联、协同工作的模块,实现对超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要素进行超前预测和预警。该超大深基坑关键风险要素超前预测预警系统通过集成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系统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灰色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等多种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2016.0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12 , H04N7/18 , G06V10/94 , G06V10/80 , G06V10/4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识别设备及方法,可用于产品质量监控领域或其他领域,该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待识别产品的拍摄台;设置在拍摄台上的支架;多台通过万向魔术手设置在拍摄台或支架上,通过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的摄像机;通过网线分别与多台摄像机和服务器连接,用于将多台摄像机拍摄得到的多张产品图片传输给服务器的交换机;用于分别提取各产品图片的细节特征图像和语义特征图像,并进行注意力分配和多次融合操作,确定产品对应的质量分数的服务器。本申请提供的质量识别设备及方法实现了待识别产品最终质量分数的确定,在确定质量分数过程中,消除了光线、拍摄角度等因素对图片识别的影响,且通过设置交换机,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离线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24995.9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地质雷达多次波压制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在地质雷达的叠加剖面上拾取多次波,并对拾取的多次波进行拉平处理;建立多次波模型,并采用FK滤波法把拉平处理后呈水平状态的多次波和有效波进行分离,以对多次波进行压制。本发明先在单次剖面上人工拾取或计算机自动拾取多次波同相轴,然后进行拉平处理,建立多次波模型,最后采取FK滤波法把呈水平状态的多次波和有效波分离,从而快速压制地质雷达单道观测系统下的多次波,较好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强周期性和有较大剩余时差的多次波模型,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基于模型驱动的适合城市地下空间地质雷达探测数据的多次波去除技术流程,丰富了浅地表多次波压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2039.1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产品智能识别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图像识别领域或其他领域,该方法包括:将产品图片分别输入浅层特征提取模型和深层特征提取模型对应得到浅层特征图像和深层特征图像,并分别输入预先训练的通道注意力模型得到对应的加权浅层特征图像和加权深层特征图像;融合浅层特征图像与加权浅层特征图像得到第一特征图像;融合深层特征图像与加权深层特征图像得到第二特征图像;融合第一特征图像与第二特征图像得到第三特征图像,根据第三特征图像识别产品图片中产品的分类。该装置用于执行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产品智能识别方法及装置,实现了对产品类别快速、精确的智能识别,且对GPU的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78742.6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20/52 , G06V10/14 , G06V10/2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地铁保护区违法施工识别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通过采集并分析地铁保护区内的施工场景图像数据,对目标设备进行检测与分类,同时针对伪装材料的光谱特性进行特征提取和感知范围受限程度评估,结合设备施工计划数据波动情况,精准判断设备是否存在伪装行为,一旦识别出伪装行为,系统通过联动声光报警装置提示施工人员停止操作,并将伪装材料特性上传至数据库,动态优化摄像头的光谱感知模型,提升其对新型伪装行为的检测能力,有效解决了因伪装材料和感知盲区导致的监控失效问题,大幅提高了地铁保护区内违法施工检测的精准性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从而保障地铁设施的稳定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6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924677.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变形测量单元、交通信号灯视觉画面获取单元、用于与交管部门通信交互的交通信号灯控制信号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指令获取单元、监测数据分析单元、数字孪生模型生成单元和基于数字孪生的交互显示单元。本发明旨在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领域,构建一个与城市轨道交通物理世界相同的数字世界,与真实场景同步仿真运行。实现对地铁线路、车站、地层、结构、周边环境等全对象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调度,最终达到安全风险提前发现、预警提前发布、方案提前制定、措施提前实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5479.X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1C15/00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多场源动态勘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构建城市地下空间褶积模型,基于采集的基础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生成城市地下空间多源时移勘测可行性分析基本数据表,判断是否具备开展多源时移勘测的条件;在具备开展多源时移勘测的条件时标定监测位置,间隔预设时间重复采集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并生成勘测测线信息;将勘测测线信息进行一致性处理得到差异信息并进行互均化处理;确定城市地下空间的岩土体形变及流体信息,并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动态预测。本发明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再对标定监测位置并重复采样,进行一致性处理得到差异信息,以确定城市地下空间的岩土体形变及流体信息,实现复杂城市地下空间体的动态勘测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4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92558.7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和GIS的三维实景模型高精度融合方法。基于BIM和GIS的三维实景模型高精度融合方法:首先,基于GIS数据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其次,基于具体工程要素建立三维BIM模型;第三,将三维BIM模型的工程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然后,基于转换到地理坐标系下的BIM模型,得出BIM模型的校正偏移;再者,基于BIM模型的校正偏移,修正BIM模型的位置;最后,将位置修正后的三维BIM模型与GIS三维实景模型进行拼凑组合。通过本发明能够极大的降低融合后BIM模型与实际位置的偏差,满足工程对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24677.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变形测量单元、交通信号灯视觉画面获取单元、用于与交管部门通信交互的交通信号灯控制信号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指令获取单元、监测数据分析单元、数字孪生模型生成单元和基于数字孪生的交互显示单元。本发明旨在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领域,构建一个与城市轨道交通物理世界相同的数字世界,与真实场景同步仿真运行。实现对地铁线路、车站、地层、结构、周边环境等全对象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调度,最终达到安全风险提前发现、预警提前发布、方案提前制定、措施提前实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0568951U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20387778.7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源震电联合探测装置及系统,其装置包括微动传感器、天电磁波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主控制电路和传输电路,微动传感器和天电磁波传感器设置在地下,微动传感器和天电磁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传输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微动传感器和天电磁波传感器直接采集大地自身震动产生的微弱振动信号和由主要雷电形成的天然场源电磁波,然后经过信号处理电路和主控制电路处理后由传输电路向后台终端发送,只需震电天然源于一体的探测装备,节点设计,设备轻便,实现地下结构和地下水的联合探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