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3871.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计宅 , 宋奇达 , 程林燕 , 罗科庭 , 宁浩申 , 于晓 , 蒋宏贵 , 王涛 , 任京京 , 陈佳俊 , 马子翔 , 徐冬雪 , 李纳 , 陈子政 , 陈灿 , 刘含旭 , 苏鑫悦 , 任凯辉 , 顾本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工程机电安装系统全过程数字深化设计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创建待处理工程机电安装系统对应的各专业机电安装模型;对各专业机电安装模型进行集成形成全数字化机电安装模型,并通过数字化空间占用率法确定全数字化机电安装模型的各层管线排布症结点;基于各层管线排布症结点对全数字化机电安装模型进行深化设计,得到深化设计方案;基于深化设计方案对待处理工程机电安装系统进行现场施工。本发明通过基础模型质量控制、“症结点”深化设计方案质量控制和整体深化设计方案质量控制的三级质量控制,解决因深化设计人员与施工技术结合不足、深化设计方案不合理导致的重复深化设计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4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44175.7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暗埋降排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连接墙体、降水收集管、沉淀池和降水收集池;所述连接墙体沿着基坑侧壁设置,所述连接墙体的顶部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的顶部设置雨水收集篦,以用于收集地面雨水;所述降水收集管设于所述集水腔内,所述降水收集管用于与所述基坑底部的降水井连通,以收集基坑底部的沉积水;所述沉淀池与所述集水腔连通,所述沉淀池侧壁上方设有排水口;所述降水收集池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降水收集池适于对用水设备供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61323.0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计宅 , 宋奇达 , 宁浩申 , 于晓 , 蒋宏贵 , 罗科庭 , 程林燕 , 王涛 , 任京京 , 陈佳俊 , 马子翔 , 徐冬雪 , 李纳 , 陈子政 , 陈灿 , 刘含旭 , 苏鑫悦 , 任凯辉 , 顾本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排管道穿楼板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成排管道的规格参数,并基于所述规格参数制作集成套管,适于将所述成排管道套入所述集成套管中;对结构楼板支模后,进场测量放线,并按放线位置将所述集成套管固定牢固;管道安装时将所述成排管道吊装到所述集成套管中,并对所述成排管道进行固定、封堵并安装装饰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各个套管化零为整,形成集成套管,直接可以插入所有的管道,使得集成套管的尺寸大于单管道的尺寸,从而提升了集成套管的容错尺寸,进而解决了套管过多造成安装过程中出现累计误差的情况,避免了出现管道和套管不同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66297.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宋奇达 , 陈佳俊 , 徐冬雪 , 郑立国 , 任京京 , 刘计宅 , 马子翔 , 陈灿 , 李纳 , 顾本森 , 陈子政 , 彭海中 , 王涛 , 刘含旭 , 苏鑫悦 , 王仔奇 , 秦禹 , 孙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坑内削减振动传递的施工节点及施工方法,包括:格构柱;第一凹坑;疏干井;第二凹坑;格构柱位于第一凹坑上方的部分柱段由混凝土浇筑形成第一连接段,疏干井位于第二凹坑上方的井段为第二连接段;筏板基础,与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连接;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表面覆盖有防水层与隔振层;筏板基础在第一凹坑及第二凹坑处形成凸层;本发明提供的基坑内削减振动传递的施工节点及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隔振层使格构柱及疏干井与筏板基础非刚性接触,从而削弱振动传递,并在格构柱及疏干井穿筏板基础处设置第一凹坑与第二凹坑,利用凹坑的空间让位特征,使筏板基础获得局部加厚设置的板层,提高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22120249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130545.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格构柱组件,格构柱组件:格构柱,沿重力方向设置,格构柱适于安放在护筒内部,其中护筒沿重力方向延伸;至少两个定位件,分别与格构柱固定连接,并沿格构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定位件适于与护筒的内壁相抵接,以定位格构柱与护筒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构柱组件,通过在格构柱上设置多个定位件,并通过多个定位件分别与护筒内壁相抵接,以定位格构柱与护筒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在格构柱在装入护筒的过程中,实现格构柱的精准定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