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7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6036.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天正 , 李毅 , 曹伍富 , 张成满 , 赵静 , 朱厚喜 , 张瑜 , 廉瑞军 , 蒲豫园 , 李汉青 , 童松 , 林麟 , 许景昭 , 王连友 , 田行宇 , 李振东 , 郭银龙 , 周丹 , 李倩倩 , 伊建峰 , 赵猛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V10/77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架设滞后违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检测算法从施工现场的监控图像中检测出安装托盘,并扩充得到钢支撑结构的可存在范围,再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可以将感兴趣区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无用信息的干扰,提高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性;进而通过比较当前帧和历史帧的安装托盘检测结果和钢支撑结构检测结果,能够从时间维度和/或空间维度上自动判断钢支撑架设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识别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4585.1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试车线列车速度控制系统及试车线列车速度控制方法,包括测量识别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测量识别模块当检测到实时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控制模块控制列车进行制动;惯性测量模块将当前行驶速度以及加速度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当前行驶速度和加速度计算行驶距离,并基于预先生成的试车线的速度控制规则,根据当前行驶速度以及行驶距离控制列车进行制动。通过所述系统及方法,地面不需设置测量设备与基站天线等设备,不受地形、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整个试车线列车速度控制系统冗余能力强,可应用多场景、不同调试速度,安全可靠,可预先设置符合自身调试、运行需要的速度控制规则,适应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9675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976036.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天正 , 李毅 , 曹伍富 , 张成满 , 赵静 , 朱厚喜 , 张瑜 , 廉瑞军 , 蒲豫园 , 李汉青 , 童松 , 林麟 , 许景昭 , 王连友 , 田行宇 , 李振东 , 郭银龙 , 周丹 , 李倩倩 , 伊建峰 , 赵猛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V10/77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架设滞后违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检测算法从施工现场的监控图像中检测出安装托盘,并扩充得到钢支撑结构的可存在范围,再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可以将感兴趣区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无用信息的干扰,提高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性;进而通过比较当前帧和历史帧的安装托盘检测结果和钢支撑结构检测结果,能够从时间维度和/或空间维度上自动判断钢支撑架设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识别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5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85746.1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滑板损耗的估计方法、数据处理器及估计系统,响应于获取到温度光栅串的第一波长变化量,确定碳滑板在每个第一设置位置处的温度变化分值;基于第一设置位置处的温度变化分值,确定碳滑板的温度变化值;响应于获取到应变光栅串的第二波长变化量,结合温度变化值,确定碳滑板在每个第二设置位置处的应力变化值;基于碳滑板在每个应变光栅串处的应力变化值,确定碳滑板在每个应变光栅串的第二设置位置处的磨损厚度值;基于碳滑板在各个第二设置位置处的磨损厚度值,确定碳滑板的实际磨损情况。这里,可利用设置于碳滑板上的温度光栅传感器,实现碳滑板内部温度变化值的检测,进而,高精度地实现对碳滑板的实际磨损情况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0788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87042.8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IPC: B61B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中踏板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响应于接收到辅助乘车请求,确定待辅助乘客所乘坐的目标车辆的车辆停靠信息;分析车辆停靠信息,确定待辅助乘客所在的乘车车厢以及进站后所停靠的停靠站台;响应于目标车辆在停靠站台内开启乘车车厢的客室车门,控制可升降踏板的第一踏板边缘倾斜向上升起至与客室车门的车门边缘平齐的目标倾斜高度;确定在目标倾斜高度下所述第一踏板边缘与车门边缘之间的第一间隔缝隙;在可升降踏板与客室车门之间翻转升起缝隙补偿踏板,利用缝隙补偿踏板填充第一间隔缝隙,使得可升降踏板与客室车门衔接。这样,可借助于可升降踏板和缝隙填充踏板,辅助待辅助乘客上下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