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606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1238310.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日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多份历史日负荷数据;使用以动态时间规整作为距离度量对所述历史日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将聚类后的所述历史日负荷数据输入马尔科夫链原始模型,对所述马尔科夫链原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将当前的日负荷数据输入所述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中,以预测下一日的日负荷数据。本发明中,使用以动态时间规整作为距离对历史日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度量用户每日用电的相似性,将聚类后的所述历史日负荷数据输入马尔科夫链原始模型,训练获得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通过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对下一日的日负荷数据,有效提升了用户每日负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605032.7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社区的健康养老服务系统,包括:身份标识单元,用于对用户进行身份辨识确定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为每个所述用户创建相应的个人资料库;健康状况监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生成健康测评结果并将所述健康测评结果保存至所述个人资料库;健身策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健康测评结果对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分类结果分别生成相应的健身策略,将所述健身策略保存至所述个人资料库;信息推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个人资料库中的所述健康测评结果与所述健身策略发送给所述用户及其家属。
-
公开(公告)号:CN1111606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38310.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日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多份历史日负荷数据;使用以动态时间规整作为距离度量对所述历史日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将聚类后的所述历史日负荷数据输入马尔科夫链原始模型,对所述马尔科夫链原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将当前的日负荷数据输入所述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中,以预测下一日的日负荷数据。本发明中,使用以动态时间规整作为距离对历史日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度量用户每日用电的相似性,将聚类后的所述历史日负荷数据输入马尔科夫链原始模型,训练获得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通过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对下一日的日负荷数据,有效提升了用户每日负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19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78476.5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昕 , 姚国风 , 唐新忠 , 李天杰 , 刘冲 , 赵钊 , 李迪 , 马娜 , 李琳 , 赵大明 , 庄斌 , 刘兰方 , 高立忠 , 于志远 , 庞天南 , 刘海峰 , 杨振亚 , 马明明
IPC: G01R19/165 ,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器线路安全监测装置,能够对电器线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提高用电安全性能,包括固定基带、温度测量机构、电流测量机构、测量结果显示机构与报警机构;所述固定基带套设在电器线路外部,用于收纳与固定所述电器线路;所述温度测量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带,用于测量所述电器线路的温度;所述电流测量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带,用于测量所述电器线路的电流;所述测量结果显示机构分别与所述温度测量机构、所述电流测量机构电连接,用于对测量到的所述电器线路的温度值、电流值进行显示;所述报警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值、电流值对所述电器线路的安全状态进行判定,并在所述电器线路处于非安全状态时发出警报。
-
公开(公告)号:CN111178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1911193166.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需求响应分配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所需调度的总电量;获取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第一用电数据集合,获取各负荷聚合商的第二用电数据集合;对所述第一用电数据集合中的各项第一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第一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对所述第二用电数据集合中的各项第二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第二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根据第一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和第二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分配所述总电量。本发明能够利用综合能源服务商和负荷聚合商进行电力需求响应分配电量,优化能源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12226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243171.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源异构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概率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领域,为了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该预测的装置包括数据对整理模块、数据对分类模块、模型构造模块、训练模块、修正模块和分析模块;该概率预测方法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测的结果更加准确;由于使用同源异构神经网络进行不断训练、校验和检验,使得的进行预测的模型更加科学,取得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由于对不同模型取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使得得到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2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1243157.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住宅日用电负荷预测方法和设备,首先采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用户行为特征作为特征向量,再利用历史日特征向量预测用户当日的特征向量,最后用解码器重构预测得到的特征向量,最终得到预测的数据集,通过利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住宅用电负荷数据集的特征,形成特征向量,捕获了用户的行为特征,并对特征向量的每日变化做出预测,而不是对每个时刻进行预测,更符合单个住宅的用电行为习惯的特性,有效提升了单个住宅每日负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43157.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住宅日用电负荷预测方法和设备,首先采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用户行为特征作为特征向量,再利用历史日特征向量预测用户当日的特征向量,最后用解码器重构预测得到的特征向量,最终得到预测的数据集,通过利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住宅用电负荷数据集的特征,形成特征向量,捕获了用户的行为特征,并对特征向量的每日变化做出预测,而不是对每个时刻进行预测,更符合单个住宅的用电行为习惯的特性,有效提升了单个住宅每日负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7858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193166.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需求响应分配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所需调度的总电量;获取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第一用电数据集合,获取各负荷聚合商的第二用电数据集合;对所述第一用电数据集合中的各项第一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第一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对所述第二用电数据集合中的各项第二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第二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根据第一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和第二用电数据统计结果集合,分配所述总电量。本发明能够利用综合能源服务商和负荷聚合商进行电力需求响应分配电量,优化能源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93056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170334.8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4C7/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磁炉内部的控制单元、位于电磁炉内部的无线数据收发单元及手机客户端;在电磁炉内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单元相连接,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单元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手机客户端建立联系,使客户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对电磁炉的远程用电量监测、温度监测及温度控制功能。本发明提出的智能温控电磁炉将手机客户端远程遥控与烹饪温度的直接控制以及能效控制相结合,实现了多功能的智能集成以及硬件的集成简化,与市场中现有产品相比,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真正实现智能用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