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消防水带箱及水带收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9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74691.9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消防水带箱及水带收纳方法,包括:箱体、控制器、箱架、设置于箱架的滚筒组件、出水组件、传动系统和辅助输送系统;滚筒组件用于缠绕收纳消防水带;传动系统与滚筒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滚筒组件转动;出水组件与消防水带的两端相连接,用于排出消防水带内的水;辅助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与滚筒组件的转动方向位于同一竖直面,且辅助输送系统的出口靠近于滚筒组件的进口,用于上下压紧消防水带并辅助输送消防水带。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收纳或送出消防水带,同时在收纳或送出过程,排出消防水带内的水,并能够保持消防水带的平整,避免产生憋压和张紧力,损坏消防水带设备。

    一种消防机器人水带智能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7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83796.1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水带对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水带智能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其中,消防机器人水带智能对接装置包括:消防机器人、智能机械手、水带接头对接器和自动消防水带箱;智能机械手用于当消防机器人行驶至自动消防水带箱附近时,夹持位于自动消防水带箱的消防水带出口接头,并将其放至水带接头对接器,水带接头对接器用于将消防水带出口接头与其自身的水管接头组件自动对中,并驱动二者自动对接或自动脱开;自动消防水带箱用于自动收放消防水带,并自动排出消防水带内残留的液体。本发明不易受环境干扰,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消防水带对接,并能实现消防水带自动收卷和送出,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消防,提高灭火效率。

    消防细水雾系统模块化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03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28133.1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细水雾系统模块化装置,所述模块化装置设有多个,各装置连接至环绕主管上;模块化装置包括底座、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杆及固定于立杆上的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多个喷头,支管下端通过快接接头连接环绕主管;所述底座设于地面上,包括立杆固定座和用于放置并固定环绕主管的过线槽。本发明将喷头及竖管与立柱整合为一体结构,使得安装拆卸快捷方便;本发明取消柱顶圈梁、降低了材料成本,扩充了检修空间;本发明将环绕主管置于地面,不但增强了立柱的稳定性,降低了对变压器检修的干涉,而且减少了因管路意外漏水对变压器造成的危害。

    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3351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15564.X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属于火力发电领域,所述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干渣机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进水端连接有浓缩装置和储水装置,所述浓缩装置包括管式微滤膜和振动膜,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干渣机上方,所述储水装置设置有加热装置,干渣机头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或湿度信息,调节浓缩装置对脱硫废水的浓缩程度。本发明通过对脱硫废水进行浓缩和预热,能够完全消耗脱硫废水,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并且提高底渣综合利用的价值,避免了引入二次处理设备导致的成本高昂、需要对电厂改造以及产生污染的缺陷。

    一种干式输渣设备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60760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910143203.5

    申请日:200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输渣设备,包括炉渣承载箱体,炉渣输送装置,和细灰清除装置;所述炉渣承载箱体由炉渣收集段和炉渣提升段组成,所述炉渣提升段和所述炉渣收集段相连且位于所述炉渣收集段的上方,在所述炉渣提升段与所述炉渣收集段相连一端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粗渣出口;在所述炉渣收集段的两端中的至少任意一端设置细灰出口,所述细灰清除装置向所述至少一个细灰出口方向运动。有效地避免了炉渣清除装置携带细灰经炉渣提升段排出的过程中细灰在提升段残留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整体运送负荷,节约了能量。

    一种生物质锅炉炉渣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825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95829.X

    申请日:2012-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H1/02 F23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炉渣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渣槽、炉渣输送装置和再燃烧装置,再燃烧装置密闭设置于渣槽与炉渣输送装置之间,且可沿水平方向移动;控制再燃烧装置关闭,炉渣经渣槽落至再燃烧装置上,实现炉渣中碳的再燃烧,炉渣中的碳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返至炉膛;控制再燃烧装置开启,炉渣落至炉渣输送装置上排出。所述方法包括:关闭再燃烧装置,使炉渣经炉排振动落至再燃烧装置上,炉排振动停止,炉渣中的碳在再燃烧装置上再燃烧后热量返至炉膛;开启再燃烧装置,炉渣落至炉渣输送装置上排出;重复上述步骤实现炉渣中碳的再燃烧和热量的回收。本发明通过再燃烧装置对炉渣中的未燃尽碳进行再次燃烧,实现了炉渣热量回收,提高了锅炉效率。

    一种燃煤锅炉炉底排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44439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091640.7

    申请日:2009-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02

    Abstract: 一种燃煤锅炉炉底排渣装置,包括位于燃煤锅炉的渣井出口(4)与输渣机(1)之间的箱体(9),支撑在所述箱体(9)内的由多根耐热金属杆(6)组成的隔栅(2)和位于所述隔栅(2)上的用来挤压炉渣的碎渣机(3)在所述燃煤锅炉的渣井出口(4)与所述碎渣机(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炉渣下落到所述碎渣机(3)的碎渣区域的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下端的位置更靠近碎渣机的挤压头,所述导料装置的最下端低于碎渣机挡板的最上端。本发明解决了从渣井出口落下的灰渣落到碎渣机后方从而影响碎渣机的运行的技术问题,特别适用于各种燃煤锅炉的排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