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001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1420485.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机组等效转动惯量在线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风电机组输出电磁功率、风机转子角速度,获得其离散采样信号;确定故障前时刻、故障后风机纯惯性响应时间段内的任意两个时刻;提取故障前时刻的风电输出电磁功率、两个惯性响应时刻时间段内的风电输出电磁功率,两个惯性响应时刻的风机转子角速度数据,并对上述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根据有效合格的数据最终计算出风机有效惯性时间常数。该方法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和惯量定义,在风机纯惯性响应过程中,建立风机转子转速随动能变化的能量关系模型,从风机输出能量增量的角度实现对其等效转动惯量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20485.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机组等效转动惯量在线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风电机组输出电磁功率、风机转子角速度,获得其离散采样信号;确定故障前时刻、故障后风机纯惯性响应时间段内的任意两个时刻;提取故障前时刻的风电输出电磁功率、两个惯性响应时刻时间段内的风电输出电磁功率,两个惯性响应时刻的风机转子角速度数据,并对上述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根据有效合格的数据最终计算出风机有效惯性时间常数。该方法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和惯量定义,在风机纯惯性响应过程中,建立风机转子转速随动能变化的能量关系模型,从风机输出能量增量的角度实现对其等效转动惯量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60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128634.3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机组功率突降保护方法及其应用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的频率数据以及发电厂的频率数据、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在发电厂的输出功率或输出电流满足启动判别条件时,根据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进行甩负荷判别;在甩负荷判别条件成立时,确定甩负荷状态起始的第一时刻和终止的第二时刻;根据发电厂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频率数据以及变电站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频率数据,判断停机条件是否成立;在停机条件成立时向发电厂发出停机命令。本公开实施例通过采集变电站的数据,在发电机快关调门、电网发生短路扰动和振荡时不动作,在输电通道断开时动作,提升发电机组运行安全及电力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60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28634.3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机组功率突降保护方法及其应用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的频率数据以及发电厂的频率数据、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在发电厂的输出功率或输出电流满足启动判别条件时,根据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进行甩负荷判别;在甩负荷判别条件成立时,确定甩负荷状态起始的第一时刻和终止的第二时刻;根据发电厂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频率数据以及变电站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频率数据,判断停机条件是否成立;在停机条件成立时向发电厂发出停机命令。本公开实施例通过采集变电站的数据,在发电机快关调门、电网发生短路扰动和振荡时不动作,在输电通道断开时动作,提升发电机组运行安全及电力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55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278067.0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磁环网的柔性直流(柔直)协调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柔性直流并联于电磁环网的电网结构,结合柔性直流输电特点,给出了柔直与稳控的协调控制策略,并提出了一种柔直与稳控的协调控制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基于等面积准则量化计算协调控制措施量,考虑了柔直、稳控的控制动作延时及稳控切机后导致系统电抗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大程度利用柔直容量,减少传统稳控措施的切机总量,并改善交流系统电压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37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611149129.4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相轨迹的柔性直流附加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主要针对柔性直流并联于电磁环网的电网结构所存在的暂态稳定问题,结合柔性直流输电特点,首先基于相平面(Δω‑δ)的轨迹凹凸性进行暂态稳定预判,并根据进行了暂稳总措施量计算并分配给柔直和稳控分别执行,得到柔直控制措施量后生成柔性直流附加控制指令参考值,执行有功附加控制参考值且将无功功率及交流电压叠加指令并触发脉冲控制。本发明可实现柔性直流应用于电磁环网的暂态稳定协调控制,可最大程度利用柔直容量对暂态过程中的系统进行有功及无功支撑,优化稳控措施,保证柔直系统能够发挥有功的传输、电压的紧急支撑,避免控制原因导致的换流器过载致使柔性装置失效,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32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614738.6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柔直应用于电磁环网的故障孤岛稳定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涉及柔直与二、三道防线的协调控制以及动作时序配合,首先,在故障孤岛瞬间基于频率变化率估算系统有功差额,根据有功差额判断确认实施柔直与二道防线稳控的措施,利用柔直可双向动态调节孤岛频率电压的特点补足二道防线措施的执行偏差;随后针对二道防线及柔直协调控制后仍不能恢复系统稳定的情况,通过柔直与第三道防线的协调控制最终使孤岛系统恢复稳定。本发明减少了二、三道防线的执行措施量,使二、三道防线执行措施连续可控,从而提高孤岛频率电压稳定性及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32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14738.6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 , H02J3/14 , H02J2003/388
Abstract: 一种柔直应用于电磁环网的故障孤岛稳定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涉及柔直与二、三道防线的协调控制以及动作时序配合,首先,在故障孤岛瞬间基于频率变化率估算系统有功差额,根据有功差额判断确认实施柔直与二道防线稳控的措施,利用柔直可双向动态调节孤岛频率电压的特点补足二道防线措施的执行偏差;随后针对二道防线及柔直协调控制后仍不能恢复系统稳定的情况,通过柔直与第三道防线的协调控制最终使孤岛系统恢复稳定。本发明减少了二、三道防线的执行措施量,使二、三道防线执行措施连续可控,从而提高孤岛频率电压稳定性及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1979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43026.8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 H02J200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交直流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当交直流混联电网发生故障下,将联络线功率进行滤波、隔直处理后,对联络线功率进行二次多项式曲线拟合,判断是否满足功率提升或者功率回降的条件,实现对直流功率的提升以及回降。同时,配合PSS4B励磁附加控制器效果更明显。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控制发电机群摇摆过程中区域间的功率平衡关系,起到抑制功角摇摆,减少切机量,提高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以及动态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55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78067.0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磁环网的柔性直流(柔直)协调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柔性直流并联于电磁环网的电网结构,结合柔性直流输电特点,给出了柔直与稳控的协调控制策略,并提出了一种柔直与稳控的协调控制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基于等面积准则量化计算协调控制措施量,考虑了柔直、稳控的控制动作延时及稳控切机后导致系统电抗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大程度利用柔直容量,减少传统稳控措施的切机总量,并改善交流系统电压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