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646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410843615.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双燃料喷嘴。该喷嘴在环形分隔管道的管壁内部开设环形缝槽通道,且与内层空气旋流器的叶片上开设的燃料油中空通道连通,以供应燃料油;内层空气旋流器和外层空气旋流器中,叶片上开设有连通的燃料气中空管道,和与所述燃料气中空管道连通的燃料喷射孔,以供应燃料气。其中,所述环形缝槽通道具有预成膜作用,为燃料油进入燃烧区后形成合适的液滴大小和良好分布提供条件。上述燃料油和燃料气相互配合,满足在不同负荷下对燃料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空气旋流器和双燃料供应相互配合,得到合理的喷嘴出口速度分布和出口温度分布,最终保证燃烧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0120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410705968.4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该喷嘴包括进气腔和一端插设于进气腔的中心燃料体,中心燃料体与进气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空气通道,内部设有第一燃料通道和进风腔,外侧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进风结构,进风结构的进风口与环形空气通道的进气方向相对;中心燃料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向进风腔的排风通道,多个排风通道沿周向排布;第一燃料通道连通多个第一燃料喷射通道,其顶部设有通向第一燃料通道的第一喷射孔,多个第一燃料喷射通道的顶部分别插设在多个排风通道中,第一燃料喷射通道与排风通道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间隙。本发明可将燃料喷射成雾状,增加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使其更加有利于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43296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589933.9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R3/14
Abstract: 一种设置在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中的空气旋流装置,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中心燃料通道和外围环形空气通道。外围轴向环形空气通道在中心锥体外部沿轴向布置有一级空气旋流装置,空气旋流装置的叶片设有切口部,起始位置位于叶片吸力侧叶片弯曲角度的变化点,切口部的切面同叶片吸力侧的交线垂直于叶片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且切面的方向沿叶片吸力侧弯曲角度变化点的切线方向,切口部长度贯穿至叶片尾部。本发明可保证空气通道外周侧的旋流强度,增大空气通道内周侧的气流速度,匹配喷嘴出口速度分布和燃料空气的掺混效果,合理控制燃烧区域,维持燃烧室内部流场结构,从而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出口温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56647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834076.4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R3/60
Abstract: 一种提高燃气轮机燃烧室罩帽稳定性的支撑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构件包括多个第一调整杆、多个第一支座和外支撑环;第二支撑构件包括多个第二调整杆、多个第二支座和内支撑环。所述的多个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固定在外筒上,所述的多个第一调整杆和第二调整杆分别穿过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调整杆和第二调整杆上带有螺纹,通过螺纹调节其所处位置,使外支撑环和内支撑环处于张紧状态。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外围杯套的刚性,提高罩帽稳定性,并且通过第一调整杆和第二调整杆可以得到特定的固有频率,从而准确避开热声振荡可能出现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5436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070054.X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心体供油双燃料喷嘴,涉及使用双燃料的燃烧室喷嘴的结构设计。该双燃料喷嘴包括中心锥体和双层气流通道;中心锥体内部布置有环形燃料气通道和中心燃油通道,内层气流通道和外层气流通道分别布置有内层空气旋流装置和外层空气旋流装置,并在中心锥体下游段的内部设有燃油环形直通道,且在中心锥体下游段的壁面上沿轴向至少布置两排燃油喷射孔,燃油环形直通道与中心燃油通道和燃油喷射孔相连通。该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燃油喷射孔孔径、燃油环形直通道径向高度以及燃油喷射孔与中心锥体中心轴线的夹角等参数,能满足不同负荷条件下对燃料种类和燃料分布的要求,实现双燃料供应,保证了稳定的燃烧场和良好的出口温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65435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079982.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R3/02
Abstract: 一种带有引流结构的燃烧室预混合燃料喷嘴,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喷嘴含有悬挂法兰、外管、内管、空气旋流器和引流结构;引流结构设置在悬挂法兰和空气旋流器之间,该结构包括第一空气引流板、第二空气引流板和引流板安装板;第一空气引流板和第二空气引流板的迎风面呈弧形状;第一空气引流板和第二空气引流板的一侧分别嵌套在外管上,且相对于外管的轴线对称布置。第一空气引流板和第二空气引流板的一端通过引流板安装板安装在空气旋流器上,其另一端悬空放置。该引流结构可有效降低空气旋流器入口的空气径向速度,改善该处空气轴向速度分布,有助于改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从而有效降低NOx排放,防止回火和火焰附着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586811.4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过渡段后密封结构,包括固定条和密封片,所述固定条固定在过渡段后安装边上,所述固定条与过渡段后安装边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槽,透平一级静叶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密封片的一端卡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密封片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本发明的过渡段后密封结构由于可以在安装完过渡段之后进行安装,有效地消除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的可能性,由于可在不拆过渡段的情况下拆下密封片,在过渡段寿命足够长的前提下,可做到不拆卸过渡段而仅更换密封片,缩短了检修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37396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589881.5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R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心体开槽旋流喷嘴。该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心体开槽旋流喷嘴包括:中心锥体、壳体及多个旋流叶片;所述中心锥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心锥体及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外围空气通道,所述旋流叶片沿所述中心锥体周向设置于所述中心锥体上,在所述中心锥体的外圆周上还布置有多个槽道,所述槽道与所述旋流叶片间隔分布。本发明提供的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心体开槽旋流喷嘴中的中心锥体上设置有多个槽道,改变了中心锥体内侧的流动方式,混合气旋流强度减弱,轴向速度增强,匹配喷嘴出口的燃料浓度和速度分布;具有合理有效的组织燃烧和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5436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0054.X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心体供油双燃料喷嘴,涉及使用双燃料的燃烧室喷嘴的结构设计。该双燃料喷嘴包括中心锥体和双层气流通道;中心锥体内部布置有环形燃料气通道和中心燃油通道,内层气流通道和外层气流通道分别布置有内层空气旋流装置和外层空气旋流装置,并在中心锥体下游段的内部设有燃油环形直通道,且在中心锥体下游段的壁面上沿轴向至少布置两排燃油喷射孔,燃油环形直通道与中心燃油通道和燃油喷射孔相连通。该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燃油喷射孔孔径、燃油环形直通道径向高度以及燃油喷射孔与中心锥体中心轴线的夹角等参数,能满足不同负荷条件下对燃料种类和燃料分布的要求,实现双燃料供应,保证了稳定的燃烧场和良好的出口温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65435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9982.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R3/02
Abstract: 一种带有引流结构的燃烧室预混合燃料喷嘴,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喷嘴含有悬挂法兰、外管、内管、空气旋流器和引流结构;引流结构设置在悬挂法兰和空气旋流器之间,该结构包括第一空气引流板、第二空气引流板和引流板安装板;第一空气引流板和第二空气引流板的迎风面呈弧形状;第一空气引流板和第二空气引流板的一侧分别嵌套在外管上,且相对于外管的轴线对称布置。第一空气引流板和第二空气引流板的一端通过引流板安装板安装在空气旋流器上,其另一端悬空放置。该引流结构可有效降低空气旋流器入口的空气径向速度,改善该处空气轴向速度分布,有助于改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从而有效降低NOx排放,防止回火和火焰附着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