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513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262851.2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衡水华瑞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隔震支座用类铅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技术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与铅金属性能相近的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制作高阻尼芯材,以代替隔震支座用的金属铅芯,实现新型隔震支座的无铅化。采用丁腈橡胶为基体,添加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有机黏土。有机黏土与丁腈橡胶的质量比为(60~150):100,制得的叠层橡胶支座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等效水平刚度低和低地震波下易变形等特点,与铅金属芯材相比,可以更好的满足支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6049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62877.7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衡水华瑞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1/03 , C08L2205/16 , C08L77/06 , C08K13/06 , C08K9/04 , C08K3/346 , C08K3/04 , C08K2003/2234 , C08K5/09
Abstract: 一种隔震支座用类铅高分子复合材料属于橡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熔融插层的方法将有机黏土加入到氯醇橡胶制备出了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该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与铅金属相近的力学性能、阻尼性能。改性有机黏土的加入,使其小应变下应力显著提高。本发明提供了新型芯材杂化材料用于减震支座:具有高阻尼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支座的阻尼比。采用上述新型芯材杂化材料制备的减震支座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等效水平刚度低和低地震波下易变形等特点,满足桥梁实际应用的需要,实现了支座中铅芯的替代。
-
公开(公告)号:CN10588513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62851.2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衡水华瑞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9/02 , C08L2205/03 , C08L57/02 , C08K13/06 , C08K9/04 , C08K3/346 , C08K3/04 , C08K3/06 , C08L61/06
Abstract: 隔震支座用类铅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技术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与铅金属性能相近的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制作高阻尼芯材,以代替隔震支座用的金属铅芯,实现新型隔震支座的无铅化。采用丁腈橡胶为基体,添加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有机黏土。有机黏土与丁腈橡胶的质量比为(60~150):100,制得的叠层橡胶支座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等效水平刚度低和低地震波下易变形等特点,与铅金属芯材相比,可以更好的满足支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60493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262877.7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衡水华瑞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隔震支座用类铅高分子复合材料属于橡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熔融插层的方法将有机黏土加入到氯醇橡胶制备出了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该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与铅金属相近的力学性能、阻尼性能。改性有机黏土的加入,使其小应变下应力显著提高。本发明提供了新型芯材杂化材料用于减震支座:具有高阻尼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支座的阻尼比。采用上述新型芯材杂化材料制备的减震支座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等效水平刚度低和低地震波下易变形等特点,满足桥梁实际应用的需要,实现了支座中铅芯的替代。
-
公开(公告)号:CN10923301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555444.5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L9/02 , C08L61/06 , C08L77/06 , C08L91/00 , C08L7/00 , C08L57/02 , C08L77/10 , C08K13/06 , C08K13/02 , C08K3/04 , C08K5/548 , C08K5/18 , C08K9/04 , C08K3/34 , C08K3/22 , C08K5/09 , C08K5/1545 , E04B1/98 ,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座用高性能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性能阻尼材料以丁腈橡胶为基体,以有机黏土与受阻酚类抗氧剂、酚醛树脂等为功能添加剂,通过特定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的有机粘土橡胶复合材料,可作为隔震支座中铅芯替换材料使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橡胶减震支座,以高性能阻尼材料为芯材,以叠层胶为支座,制得的橡胶减震支座可用于桥梁、建筑等领域的隔震支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6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7096.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亲水润滑涂层的造影导管及其应用。所述具有亲水润滑涂层的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座、管体、过渡段和头端;该管体的主体部分由为三层构成,内层、编织层、外层;其中外层材料采用分段设计,根据血管的生理解剖结构设计,根据不同段的血管,提供相应的柔顺性;主要采用尼龙12,PEBAX,TPU聚酯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相互配合制成;本发明的导管的外层具有亲水润滑涂层,提供相应的柔顺性和推送性能,使导管可以有效的适应血管结构,便于导管到达指定位置,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血栓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29512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752766.X
申请日:2015-11-0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L7/00 , C08L91/06 , C08K13/02 , C08K3/04 , C08K3/34 , C08K3/22 , C08K5/09 , C08K3/06 , C08L23/28 , C08L57/02 , E01D19/04 , B29C43/58 , B29C35/02
Abstract: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用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新型橡胶材料用于减震支座:一种是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压缩模量的有机粘土橡胶复合材料,适用于支座的叠层橡胶。另一种是新型的橡胶复合材料,具有高阻尼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支座的阻尼比,有效的拓宽了橡胶支座阻尼温域,同时交联后的芯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耐压。采用上述材料制备的减震支座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等效水平刚度低和低地震波下易变形等特点,满足桥梁实际应用的需要,实现了支座中铅芯的替代。
-
公开(公告)号:CN10570858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31666.2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无锡宝通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A61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2
Abstract: 一种一体式仿生型人工颈椎间盘,属于医用植入材料领域。所述的人工颈椎间盘由上刚性终板、下刚性终板、连接上下刚性终板的弹性体髓核材料及外层保护膜材料组成。弹性体材料与上下刚性终板一体化原位成型,通过刚性终板空腔、沟槽、凸起等结构设置,实现弹性体髓核材料与刚性终板的牢固结合,形成相互嵌合包覆的一体式结构,有效降低或消除刚性终板与髓核材料因界面摩擦造成的材料破坏及磨屑隐患。上下刚性终板与人体骨接触的表面采用与弧形设计,在表面包钛或羟基磷灰石涂层,并布有突刺或锯齿形固定齿,提高术后即刻稳定性和骨整合。本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具有旋转、屈伸、平移三维六个自由度空间活动,满足人体内正常椎间盘的运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0858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031666.2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无锡宝通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A61F2/44
Abstract: 一种一体式仿生型人工颈椎间盘,属于医用植入材料领域。所述的人工颈椎间盘由上刚性终板、下刚性终板、连接上下刚性终板的弹性体髓核材料及外层保护膜材料组成。弹性体材料与上下刚性终板一体化原位成型,通过刚性终板空腔、沟槽、凸起等结构设置,实现弹性体髓核材料与刚性终板的牢固结合,形成相互嵌合包覆的一体式结构,有效降低或消除刚性终板与髓核材料因界面摩擦造成的材料破坏及磨屑隐患。上下刚性终板与人体骨接触的表面采用与弧形设计,在表面包钛或羟基磷灰石涂层,并布有突刺或锯齿形固定齿,提高术后即刻稳定性和骨整合。本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具有旋转、屈伸、平移三维六个自由度空间活动,满足人体内正常椎间盘的运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874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408204.3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无锡宝通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硬度高强度低压变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物料由预聚物A组份和固化剂B组份组成,A组份由聚碳酸酯二元醇、二异氰酸酯组成,B组份是小分子二醇、小分子多元醇、及分子量在500‑3000的大分子二元醇以及催化剂的混合物。将脱水后的聚碳酸酯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在70‑85℃下反应1.5‑2.5h得到NCO含量为3%到8%的预聚物A组份,将脱水后的大分子二元醇与小分子二醇、小分子多元醇混合均匀得到B组份,A与B组份按异氰酸根指数0.9‑1.1计量、混合、反应,浇注到预热好的模具中固化、脱模,得到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低于邵A90的硬度,拉伸强度高于30Mpa,压缩永久变形小于10%的特点,适用于汽车、铁路、航空、医疗等领域中长期使用并承受载荷的弹性体元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