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6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6587.6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7D487/22 , A61K41/00 , A61K9/1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光动力和光热效应到化动力转换的铜卟啉花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羟基铜卟啉与七甲川花菁的中位取代反应,制备了铜卟啉花菁分子,并通过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共组装形成纳米粒子。在光照条件下,铜卟啉花菁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动力和光热效果。光照过程中,花菁逐步降解导致纳米粒子解聚,松散的结构促进了化动力性能的开启,从而实现从光动力/光热效果到化动力效果的切换。本发明制备的铜卟啉花菁纳米粒子在生物示踪、高效肿瘤杀伤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8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763611.X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吲哚方酸菁染料的靶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溴、氢或甲基取代吲哚方酸菁与靶向多肽RGD分子或分别与RGD分子及抗癌药物喜树碱相偶联,得到具有两亲性的诊疗分子。该类分子可以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稳定、尺寸均一的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在活体成像过程中可降低背景荧光的干扰并增加信号穿透深度;纳米粒子具有肿瘤靶向性能,可以高效富集在肿瘤组织区域并实现精准活体肿瘤荧光成像;纳米粒子具有光动力性能,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有效的光动力治疗或光动力‑化疗联合治疗。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粒子在癌症的精准诊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58838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661732.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7D209/60 , C09K11/06 , G01N21/31 , G01N21/64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七甲川吲哚菁的甲醛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甲醛荧光探针能通过肉眼观察探针溶液的颜色变化或者通过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若有甲醛存在,在自然光下,探针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为绿色且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会降低。本发明提供的甲醛荧光探针能抗H2O、乙醛、丙醛、丙酮醛、乙酸的干扰,特异性地检测甲醛,检测准确性高。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方便,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018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22148.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9/51 , A61K47/04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光热控释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基光热控释纳米粒子是以铜基光热材料为光热核,外围包覆载药壳,其中,载药壳表面修饰癌细胞靶向基团,孔道中负载控释开关。所述纳米控释材料合成简单,操作方便,尺寸均一可控。本发明提供的铜基光热控释纳米粒子光热转化效率高、光照稳定性好;具有肿瘤靶向性能,能够在肿瘤部位高效富集;由于控释开关的存在,能够实现运输过程中零泄露,并且可以通过近红外光控制药物释放;通过光热-化疗联合疗法有效治疗癌症,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132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280878.0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B57/007 , C09B23/083 , C09K11/06 , G01N21/80 , G01N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吲哚菁衍生物的pH指示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指示剂能够准确测定待测体系的极小pH变化,可作为快速响应的极碱pH指示剂,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和实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6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621617.5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苝酰亚胺的核仁靶向光热试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液溴与苝酐的反应得到溴取代的苝酰亚胺;然后分别通过氨基与酸酐的反应和氨基与溴的亲核取代反应,将取代基团引入酰亚胺位和海湾位,即得到基于苝酰亚胺的核仁靶向光热试剂。本发明设计合成的光热试剂,是一种能与核酸发生特异性强结合的化合物,这种结合力使光热试剂被细胞快速摄取(三分钟内)和富集到DNA、RNA集中的核仁部位,对核仁的靶向效果优于商业化染料核仁绿。本发明设计合成的光热试剂水溶性好,而且具有好的光、热、化学稳定性,在近红外区吸光度高,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对肿瘤细胞具有优异的光热杀伤效果,能够实现癌细胞的光热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010185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322148.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9/51 , A61K47/04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光热控释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基光热控释纳米粒子是以铜基光热材料为光热核,外围包覆载药壳,其中,载药壳表面修饰癌细胞靶向基团,孔道中负载控释开关。所述纳米控释材料合成简单,操作方便,尺寸均一可控。本发明提供的铜基光热控释纳米粒子光热转化效率高、光照稳定性好;具有肿瘤靶向性能,能够在肿瘤部位高效富集;由于控释开关的存在,能够实现运输过程中零泄露,并且可以通过近红外光控制药物释放;通过光热‑化疗联合疗法有效治疗癌症,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5883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661732.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7D209/60 , C09K11/06 , G01N21/31 , G01N21/64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七甲川吲哚菁的甲醛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甲醛荧光探针能通过肉眼观察探针溶液的颜色变化或者通过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若有甲醛存在,在自然光下,探针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为绿色且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会降低。本发明提供的甲醛荧光探针能抗H2O、乙醛、丙醛、丙酮醛、乙酸的干扰,特异性地检测甲醛,检测准确性高。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方便,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093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58040.2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两亲性吲哚方酸菁染料的合成及其在特异性溶酶体标记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使用4号位由溴、氢或甲基取代的苯肼盐酸盐为原料,制备得到带有上述三种取代基且带有羧基功能化的吲哚方酸菁染料,然后通过羧基与伯胺的缩合反应进一步将氨基引入染料分子。本发明设计合成的两亲性吲哚方酸菁染料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均位于近红外区,在生物成像过程中可大大降低背景荧光的干扰;该染料具有水溶性,不依赖有机助溶剂可直接用于生物成像,有较低的生物毒性;该染料的氨基在溶酶体酸性环境下充分质子化,与溶酶体膜的静电作用更加强烈,因而可以标记活细胞的溶酶体,标记持续时间可达48小时以上。吲哚菁类染料在溶酶体标记方面的应用还属首次。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1617.5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苝酰亚胺的核仁靶向光热试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液溴与苝酐的反应得到溴取代的苝酰亚胺;然后分别通过氨基与酸酐的反应和氨基与溴的亲核取代反应,将取代基团引入酰亚胺位和海湾位,即得到基于苝酰亚胺的核仁靶向光热试剂。本发明设计合成的光热试剂,是一种能与核酸发生特异性强结合的化合物,这种结合力使光热试剂被细胞快速摄取(三分钟内)和富集到DNA、RNA集中的核仁部位,对核仁的靶向效果优于商业化染料核仁绿。本发明设计合成的光热试剂水溶性好,而且具有好的光、热、化学稳定性,在近红外区吸光度高,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对肿瘤细胞具有优异的光热杀伤效果,能够实现癌细胞的光热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