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28819.8
申请日:2024-10-14
IPC: G01S17/89 , G06F18/25 , G06V20/10 , G06V20/64 , G06T7/246 , G06T7/277 , G06T7/269 , G06V10/75 , H03H17/02 , G01S17/86 , G01C2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元宇宙物体位姿估计技术以及机器人领域,公开一种面向元宇宙环境的移动对象自身和多目标位姿多传感器融合同时估计方法。使用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光流内点的多概率融合跟踪器来建立更稳健的对象级数据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3D卡尔曼滤波器的速度先验和相机光流解耦的动态点云剔除方法,以提高里程计自身位姿估计的精度。最后,在我们所提出的框架中联合多约束因子来细化自身和物体的位姿。我们在KITTI原始数据集中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与基准和最先进的方法相比,我们的方法取得了自身和跟踪目标更好的姿态精度。此外,所提出的系统展现了实时性能的可行性,以保证其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59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1517078.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北京仿真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多线程和多进程一体的仿真模型组件调度方法,包括仿真模型组件托管器向仿真模型组件监控器和仿真模型组件调度引擎上报分布式仿真节点的仿真模型组件的信息和状态;仿真模型组件监控器加载本地仿真模型组件配置文件,接收各个分布仿真模型组件托管器上报的仿真模型组件的信息和状态,并生成仿真模型组件调度配置文件;仿真模型组件调度引擎加载本地仿真模型组件配置文件,接收各个分布仿真模型组件托管器上报的仿真模型组件的信息和状态,加载仿真模型组件调度配置文件,初始化仿真模型组件的调度方式;所述调度引擎和所述托管器通过仿真模型组件应用接口创建仿真模型实例、调度仿真模型推进和收发仿真交互消息和事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450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17712.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北京仿真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TENA仿真平台的监控工具和监控方法,所述监控工具包括:状态显示与控制组件,用于显示仿真执行的运行状态、监控工具的详细状态基本信息和加入仿真执行的仿真应用状态信息,还用于向中间件执行管理器发送移除仿真执行中不响应仿真应用的请求;网络监控组件,用于分析仿真应用不响应的原因是否源于网络故障,还用于执行ping操作对网络通断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仿真执行和仿真应用全生命周期的状态监控,使得用户更好地全面掌握仿真资源动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2930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433439.8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OptiGAN和时空注意力的航空兵智能体对抗行为建模方法,包括:1)导出作战任务过程中的离线数据集,选取影响因子,对选取数据进行时序对齐和预处理;2)构建时空注意力网络提取操控者的行为数据特征;3)设计OptiGAN的生成器和判别器模型以优化智能体对抗行为预测;4)确定OptiGAN生成器和判别器的损失函数并训练模型,得到智能体执行任务结果最优网络,代入仿真软件进行实际任务操控。本发明构建了航空兵智能对抗行为模型,应用时空注意力层发掘空战数据隐藏特征,生成逼真样本,扩充训练样本集,优化训练结果,建立能够生成有效操控指令的网络模型,为空战数据建模与仿真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2545.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北京仿真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任务级仿真的空气动力学目标航迹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飞行器到目的地航路点的距离以及飞行器的转弯半径;在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且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时,判定飞行器到达目的地航路点,所述预设的第一条件为飞行器的转弯半径大于飞行器到目的地航路点的距离,所述预设的第二条件为飞行器的速度向量在目的地航路点的正前方或飞行器的速度向量的值大于飞行器到目的地航路点的正投影距离;判断当前目的地航路点是否是最后一个目的地航路点:若是,则生成飞行器的第一飞行目标航迹,更新飞行器的集成时间;若否,则调整飞行器到达下一个目的地航路点的方向向量,生成飞行器的第二飞行目标航迹,更新飞行器的集成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8680.7
申请日:2024-10-14
IPC: G06T17/20 , G06T7/73 , G06V20/64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及机器人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神经隐式表示的元宇宙稠密级实例建模方法。利用实例图像、深度图像和相机内参得到空间点坐标,生成物体包围框将空间点转换到物体坐标系;采用坐标和平面联合编码方法对空间点进行特征编码,多层级线性插值得到物体特征向量和场景特征向量并进行特征融合,特征向量解码重构原始图像;利用输出信息与真值的误差优化网络和相机位姿估计结果,通过SDF网络生成场景Mesh和实例场景Mesh。本发明同时实现跟踪和地图重建,提高局部场景的重建精度和相机跟踪的精度。基于坐标和平面联合编码有效补全场景中未知区域。最终实现能够确保精确的跟踪精度、高保真的重建结果和完整的语义实例图。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80849.9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的建筑物建模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计算机设备,属于图像处理和建筑物LoD3重建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多视图倾斜摄影图像中选取基准视图;获取多个待配准视图,并得到多个基准视图对应的多个灰度掩膜图像;基于基准视图、多个待配准视图,得到目标组件列表,并完善基准视图以得到目标基准视图;计算所有拍摄图像对应的组件映射关系,匹配目标基准视图上组件的语义,并得到目标立面的全部组件掩膜及其全部语义;重复执行方法步骤,完成建筑物的建模,该方法为建筑物LoD3精细化建模提供了可靠的组件掩膜区域及其对应语义,对比传统方法,具备稳定的可迁移性、较高的精准性和较好的鲁棒性,提升了掩膜质量,以及降低了建筑物组件建模错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15095.5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北京仿真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装备体系架构视图的装备体系的仿真系统及方法。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装备体系包括装备体系架构视图设计模块和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块,仿真系统包括:共用体系模型知识库模块,用于存储装备体系架构视图设计模块与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块之间共用的数据;体系架构视图与仿真描述文件转换模块,用于将装备体系架构视图设计模块生成的体系架构视图文件转换为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块所需的仿真扫描文件;动态仿真协议模块,用于将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块生成的信息发送至装备体系架构视图设计模块。该实施方式减少了人为再设计和再开发的过程,提高了装备体系设计与仿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515766.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北京仿真中心
IPC: G06F40/216 , G06F40/242 , G06F40/295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军事想定文本自动解析方法,包括:对军事想定文本数据样本进行处理标记,得到标记样本;对Web资源中的军事想定相关领域的主题进行词频分析得到第一解析词典,再对所述标记样本进行遍历得到第二解析词典,所述第一解析词典和第二解析词典组合生成解析词典;根据所述解析词典对需要解析的军事想定文本进行关键词抽取,并使用Bi‑LSTM‑CRF模型进行补充关键词抽取,得到抽取关键词;对所述抽取关键词进行分类预估,得到关键词分类;根据所述抽取关键词和关键词分类生成军事想定文件。本申请提升了大型军事想定文件的开发效率、可重用性及可扩展性,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想定开发方法存在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04021.7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北京仿真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S10、根据系统特性及控制目标设计滑模面;S20、设计滑模面的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S30、设计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中自适应增益的更新律;S40、根据系统性能和控制目标对所述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和所述自适应增益的更新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调节。相比于传统的双幂次趋近律,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确保系统轨迹在距离滑模面较远时具有更大的增益,同时也确保系统轨迹在接近滑模面时增益不会小于某一个下限值,从而有效缩短收敛时间,使系统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并确保系统轨迹在接近滑模面时增益减小,从而避免系统轨迹对滑模面的穿越,有效削弱了抖振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