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5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4960.4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装置可以大幅提升芯片封装单元和显示面板的绑定精度,从而大幅提升芯片封装单元的输出通道数量,进而满足高分辨率显示产品的要求。形成芯片封装结构,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芯片封装单元;芯片封装单元至少包括:柔性基底、设置在柔性基底一侧的刚性基底、以及设置在柔性基底远离刚性基底一侧的引脚层,引脚层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引脚,多个第一引脚在柔性基底的正投影位于刚性基底在柔性基底的正投影以内;形成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刚性衬底和设置在刚性衬底上的绑定部;将芯片封装结构的第一引脚与显示面板的绑定部进行绑定连接。

    一种移相器及其工作方法、天线、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5183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1810901709.7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相器及其工作方法、天线、通信设备,该移相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介质层、设置在第一基板靠近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靠近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的接地电极;其中,介质层包括液晶分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压控制液晶分子偏转,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液晶分子,通过向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能够改变微波的传输常数,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移相器的损耗、响应时间以及体积,提升了移相器的性能。

    一种移相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9850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80007972.0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移相器包括:可调电介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本申请提供的移相器通过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非电容交叠区,既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又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对移相作用的影响,以实现高移相量、高移相度均一性、低损耗等。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封框胶

    公开(公告)号:CN10898350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0770516.2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用于密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封框胶,其中,封框胶包括:胶体和设置在胶体内的多个磁性粒子,每个磁性粒子包括:支撑粒子和包覆在支撑粒子的外表面的磁性层。磁性粒子,用于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受到指向第一基板或指向第二基板的磁场力。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封框胶。本申请实施例在封框胶中的支撑粒子的外表面上包覆了一层磁性层,在对封装胶进行固化前,支撑粒子能够受到磁场的影响,支撑粒子受到朝向基板的磁场固定力,增强了支撑粒子与基板之间的摩擦力,阻碍了支撑粒子在基板上的流动,进一步降低了液晶与封框胶接触的可能性。

    一种天线单元、电子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649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313360.1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单元、电子设备,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天线单元的辐射宽度大,剖面较低,且具备隐蔽性高以及美观的特点。该天线单元包括:接地层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接地层上的支撑层、第一辐射层、介质层和第二辐射层;所述第一辐射层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介质层一侧的第一辐射体和馈线,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馈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辐射层包括第二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介质层一侧的第二辐射体;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分别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有交叠、且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均包括网格线状结构。

    吸顶天线
    7.
    发明公开
    吸顶天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48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80004164.X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顶天线,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反射底板,具有过孔;支撑板,固定在反射底板上,支撑板所在的平面和反射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辐射阵子,贴覆在支撑板上;辐射阵子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为网格线状结构,且第一辐射体的外轮廓形状为带有至少一个切角的矩形;接头位于反射底板远离辐射阵子的一侧,过孔暴露出接头的部分区域,且接头通过过孔和辐射阵子电连接。该吸顶天线具有网格线状结构第一辐射体,可以提高辐射阵子的透光性能,从而提高吸顶天线的美化度,使其更好的融入周边环境,另外,该吸顶天线具有非常宽的工作频带,可以应用于多种通信系统中,具备较为广泛的应用特性。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60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1910251226.1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涉及触控显示装置领域。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根引线,多个触控电极阵列分布,触控电极与相应的引线连接,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开关电路和至少两根公共电极线,多个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两组电极,每组电极均包括至少两个触控电极,同组电极中的触控电极的引线与同一根公共电极线通过开关电路连接,不同组电极中的触控电极的引线与不同的公共电极线连接。开关电路接通引线和公共电极线的连接,在检测触控操作时只向同组电极中的一个触控电极的引线加载触控扫描信号以进行一次检测,以此确定是否有触摸,而不需要对每一个触控电极单独进行检测,降低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能耗。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91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910938385.9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模式选择电路以及与每一个所述移位寄存器一一对应的开关控制电路,可以使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端通过对应的开关控制电路与对应的栅线电连接。这样可以使所述模式选择电路在模式选择信号端的信号控制下,根据选通控制信号端的信号,向所有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提供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导通和截止,从而在开关控制电路的导通时,可以将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端与对应连接的栅线导通。在开关控制电路的截止时,可以将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端与对应连接的栅线断开,从而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实现降低功耗的效果。

    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2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810801287.6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多个开关晶体管和至少一个检测线。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像素阵列。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多个开关晶体管位于非显示区域上。每个开关晶体管与像素阵列的一列像素电连接。该至少一个检测线位于非显示区域上。每个检测线与多个开关晶体管的部分电连接。每个检测线被配置为将接收的电平信号传输到与该检测线电连接的开关晶体管以使得像素阵列的与该开关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不发光,并在检测线断裂的情况下使得像素阵列的与该开关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发光以显示出相应颜色的亮线。本公开实现了检测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是否出现裂纹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