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5563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10118584.7

    申请日:2008-08-19

    Inventor: 刘海军 尹大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28 G02B6/0043 G02F1/133615 G02F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装置,涉及液晶显示装置,为解决侧入式背光源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背光源角落出现暗区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装置,包括导光板,以及与所述导光板侧面相对设置的光源;其中,在与所述光源相邻的导光板侧面相连的另一对侧面上对应设有导光条;所述导光条的反光面上设有网点,所述网点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导光条的光线分布;而且,在所述导光条靠近所述导光板的四角的区域的网点分布密度比其他区域的网点分布密度大。本发明适用于调整侧入式背光源的光线分布,提高其均一度。

    导光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55635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10118584.7

    申请日:2008-08-19

    Inventor: 刘海军 尹大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28 G02B6/0043 G02F1/133615 G02F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装置,涉及液晶显示装置,为解决侧入式背光源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背光源角落出现暗区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装置,包括导光板,以及与所述导光板侧面相对设置的光源;其中,所述导光板上与所述光源相邻的侧面对应设有导光条,所述导光板上设置导光条的侧面以及和光源相对的侧面均为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条上与导光板相接的一面为导光条的出光面,与该出光面相对的一面为导光条的反光面,该导光条上靠近所述光源的端面为导光条的入光面。本发明适用于调整侧入式背光源的光线分布,提高其均一度。

    用于三维显示装置的开关面板和液晶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56390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10103607.7

    申请日:2008-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三维显示装置的开关面板和液晶显示系统。该开关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偏振画像的出射侧贴合设置,包括两块透明基板,其相对的表面上分别涂覆有透明导电膜,其间填充有液晶层,且其两侧分别布设有取向槽相互垂直的取向膜。另一种开关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偏振画像出射侧贴合设置;该开关面板包括至少一个透明基板,填充在透明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之间的液晶层,以及两个施加驱动信号的透明电极;沿着第一方式排列设计液晶层的取向膜;根据向液晶层施加的驱动信号,液晶层沿着第二方式排列。该液晶显示系统包括本发明的开关面板及相应设置的检偏眼镜。本发明采用液晶二次旋光技术实现三维成像,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成像效果好。

    发光二极管背光源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51549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10103433.4

    申请日:2008-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包括电路板和固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电路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交错设置,第一电路板上邻近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开设有使第二电路板上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且与第一电路板上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均匀混光的透光孔。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源能在很小的距离内实现均匀混光,满足了液晶显示器对轻薄化的追求,同时,设置两层电路板并在第一电路板上设置透光孔可以增加电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性能。

    灯反射结构和背光源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4999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10118243.X

    申请日:2008-08-11

    Inventor: 刘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反射结构和背光源,其中上述灯反射结构包括:内层罩和外层罩,上述内层罩和外层罩之间互相支撑,形成分别用于放置灯线和灯管的两个腔体。上述灯反射结构和背光源,通过设置外层罩和内层罩有效地提高了光的利用率;通过形成分别用于放置灯线和灯管的两个腔体来保护灯线,防止背光源组装时划伤灯线带来的触电,避免出现电流不均衡等问题;通过设置凹槽腔来保护面板驱动芯片;通过设置固定塑料,消除了导光板碾碎灯管的隐患。

    发光二极管背光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1549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810103433.4

    申请日:2008-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包括电路板和固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电路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交错设置,第一电路板上邻近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开设有使第二电路板上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且与第一电路板上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均匀混光的透光孔。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源能在很小的距离内实现均匀混光,满足了液晶显示器对轻薄化的追求,同时,设置两层电路板并在第一电路板上设置透光孔可以增加电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性能。

    灯反射结构和背光源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49997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810118243.X

    申请日:2008-08-11

    Inventor: 刘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反射结构和背光源,其中上述灯反射结构包括:内层罩和外层罩,上述内层罩和外层罩之间互相支撑,形成分别用于放置灯线和灯管的两个腔体。上述灯反射结构和背光源,通过设置外层罩和内层罩有效地提高了光的利用率;通过形成分别用于放置灯线和灯管的两个腔体来保护灯线,防止背光源组装时划伤灯线带来的触电,避免出现电流不均衡等问题;通过设置凹槽腔来保护面板驱动芯片;通过设置固定塑料,消除了导光板碾碎灯管的隐患。

    用于三维显示装置的开关面板和液晶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56390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810103607.7

    申请日:2008-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三维显示装置的开关面板和液晶显示系统。该开关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偏振画像的出射侧贴合设置,包括两块透明基板,其相对的表面上分别涂覆有透明导电膜,其间填充有液晶层,且其两侧分别布设有取向槽相互垂直的取向膜。另一种开关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偏振画像出射侧贴合设置;该开关面板包括至少一个透明基板,填充在透明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之间的液晶层,以及两个施加驱动信号的透明电极;沿着第一方式排列设计液晶层的取向膜;根据向液晶层施加的驱动信号,液晶层沿着第二方式排列。该液晶显示系统包括本发明的开关面板及相应设置的检偏眼镜。本发明采用液晶二次旋光技术实现三维成像,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成像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