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3844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138109.6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道噪声远程无线监测装置,包括: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处理器、传感器接口、外壳。所述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数据存储模块还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监测装置供电,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外壳将各个模块组装于内部,一端设置多通道传感器接口。噪声采集模块与传感器接口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线缆布置的难度,信号干扰少,测量结果可靠度高,外观小巧,方便安装,多个装置之间可实现同步触发、同步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9130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06663.9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减振降噪屏蔽门,属于地铁车站站台屏蔽门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所述屏蔽门的类型、材料及尺寸,结合需要降噪的主频频段,在屏蔽门表面设置凹陷结构。本发明通过减少屏蔽门的振动降低了由振动引起的屏蔽门辐射噪声并增加了屏蔽门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避免或减少产生共振,进而减弱屏蔽门的振动;减少了对地铁站内产生的辐射噪声,站台层的声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屏蔽门振动的减弱也减少了其与站台层地面连接处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屏蔽门自身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周期性的凹陷结构具有弹性波带隙,减弱了弹性波的自由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2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38899.5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的噪声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车站站台的各通道中布置噪声测点,在每个噪声测点通过声压传感器采集声音信号,将各测点的声音信号进行频谱转换获取各测点的频谱信息;根据各测点的频谱信息判断是否有任何一个通道的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容许限值,计算出各通道之间的噪声频率信息及相干函数;将各通道之间的噪声频率信息及相干函数输入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该BP神经网络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阈值对各通道中的噪声类型进行识别,判断各通道中的噪声是否超标。本发明的方法将信号处理的技术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提高了神经网络的识别速度。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内噪声声源噪声分布及贡献问题,提出了噪声源识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638899.5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的噪声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车站站台的各通道中布置噪声测点,在每个噪声测点通过声压传感器采集声音信号,将各测点的声音信号进行频谱转换获取各测点的频谱信息;根据各测点的频谱信息判断是否有任何一个通道的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容许限值,计算出各通道之间的噪声频率信息及相干函数;将各通道之间的噪声频率信息及相干函数输入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该BP神经网络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阈值对各通道中的噪声类型进行识别,判断各通道中的噪声是否超标。本发明的方法将信号处理的技术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提高了神经网络的识别速度。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内噪声声源噪声分布及贡献问题,提出了噪声源识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38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38109.6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道噪声远程无线监测装置,包括: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处理器、传感器接口、外壳。所述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数据存储模块还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监测装置供电,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外壳将各个模块组装于内部,一端设置多通道传感器接口。噪声采集模块与传感器接口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线缆布置的难度,信号干扰少,测量结果可靠度高,外观小巧,方便安装,多个装置之间可实现同步触发、同步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059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44420.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噪声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空间噪声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噪声采集分析系统、主机、显示单元和预警单元。噪声采集分析系统包括:根据噪声测点布置原则组合布置的若干声传感器和噪声监测装置;噪声采集分析系统通过无线将监测数据传至主机,主机对监测数据集成处理,在显示单元实时显示站内噪声状态;并判断站内噪声是否超过阈值,将判断结果传至预警单元,预警单元根据判断结果做出警示。本发明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全方位噪声实时监测、传输、显示及预警,测量精度高,根据不同车站类型布置站内测点,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布点难度大、不确定度高、实时性差和耗时长的问题,有助于对车站噪声的掌握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9166643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589807.3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噪声远程无线监测装置,包括: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处理器、传感器接口、外壳。所述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数据存储模块还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监测装置供电,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外壳将各个模块组装于内部,一端设置多通道传感器接口。噪声采集模块与传感器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线缆布置的难度,信号干扰少,测量结果可靠度高,外观小巧,方便安装,多个装置之间可实现同步触发、同步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323072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0798161.0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减振降噪屏蔽门,属于地铁车站站台屏蔽门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所述屏蔽门的类型、材料及尺寸,结合需要降噪的主频频段,在屏蔽门表面设置凹陷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屏蔽门的振动降低了由振动引起的屏蔽门辐射噪声并增加了屏蔽门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避免或减少产生共振,进而减弱屏蔽门的振动;减少了对地铁站内产生的辐射噪声,站台层的声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屏蔽门振动的减弱也减少了其与站台层地面连接处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屏蔽门自身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周期性的凹陷结构具有弹性波带隙,减弱了弹性波的自由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113396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1019655.2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高速铁路轮轨区域振动及噪声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高速铁路的车轮、钢轨、轮轨的振动导纳和联合粗糙度计算出轮轨相互作用力,基于流固耦合构建车轮—轨道振动噪声联合预测模型,利用车轮—轨道振动噪声联合预测模型预测得到车轮、钢轨、轨道板的振动噪声;利用轮轨区域流场的流体域模型得到流场内的空气动压力,根据空气动压力仿真得到轮轨区域的空气气动噪声;根据车轮、钢轨、轨道板的振动噪声和轮轨区域的空气气动噪声,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轮轨区域的近场噪声和远场噪声进行分析。本发明使用谐响应分析方法对无砟轨道振动频域内的垂、纵向传递特性进行分析,实现了高速铁路轮轨区域振动及噪声分析的联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59585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398165.7
申请日:2018-04-28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载铁路桥梁的桥墩桥台纵向力分析优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各种类型铁路桥梁的设计工作中,也可以应用到既有铁路桥梁的检算工作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列车运行过程中各个桥墩所受纵向力的变化区间和极限荷载,在设计工作中采用合理的参数配置满足桥梁纵向受力的规范要求,根据各桥墩桥台的受力占比区间,确定重载列车对桥梁纵向作用力限值,对规范中铁路桥梁列车起动/制动荷载取值提供合理建议,从而对重载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