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绕组温升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125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40423.8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绕组温升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箱、电压表、电流钳、若干温度传感器、温度记录仪和电压调节旋钮。电源箱的引出线连接绕组的端子,将工频电压经过变压、整流之后,给绕组提供加热功率;电压表连接绕组的端子,用于测量绕组的电压;电流钳钳在电源箱的引出线上,用于测量绕组的电流;若干温度传感器贴在绕组表面采集绕组表面温度;温度记录仪与若干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记录绕组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电压调节旋钮与电源箱内部的调压器连接,用于调节电源箱的输出电压。本发明实现了对绕组进行加热的同时准确测量绕组温升,进而得到绕组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为研究绝缘导热性能和绕组热交换提供保证。

    一种滚动轴承温度分析相关经验公式的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2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42415.7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滚动轴承温度分析相关经验公式的校正方法,具体步骤为:确定滚动轴承温度分析的基本参数;选定瞬态评价指标;基于经验公式计算温升实验对应工况下滚动轴承的生热量和润滑剂对流换热系数;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滚动轴承的瞬态温度分布;对比温升实验和有限元方法所得滚动轴承温度曲线的瞬态评价指标,计算差值;利用急加速实验和耐久性实验结果进行校核,计算最终等效系数。本发明所述方法准确修正了滚动轴承温度分析的相关经验公式,实现了滚动轴承温度的精确计算。

    一种基于热网络模型的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05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056321.7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热网络模型的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用于冷却负载,装置包括:冷却液存储器,用于存储冷却液;冷却液阀,连接至负载和负载的驱动器中的预设位置,用于向预设位置提供对应用量的冷却液以冷却预设位置;控制器,用于:基于负载和驱动器的实时运行参数构建热网络模型,以确定预设位置所需冷却液的当前用量;和/或,基于实时运行参数对负载在预设时间段的工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工况,以得到预设位置对应的冷却液的预测用量;基于当前用量和/或预测用量控制冷却液阀提供至预设位置的冷却液的用量。

    一种牵引电机轴向变截面定子通风孔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3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284697.1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牵引电机轴向变截面定子通风孔的优化方法,步骤如下:在定子铁芯上建立轴向等截面圆柱通风孔,分析温度分布规律。以定子绕组温度最低为目标,把轴向等截面圆柱通风孔改为轴向不等截面分段圆柱通风孔,寻找局部最优方案1;把轴向不等截面分段圆柱通风孔改为轴向不等截面连续圆台通风孔,寻找局部最优方案2;在局部最优方案2的基础上,改变通风孔截面直径,寻找局部最优方案3;在局部最优方案3的基础上,改变通风孔中心到电机轴心的距离,寻找局部最优方案4,作为全局最优方案。本发明通过寻求局部最优解,进而寻求全局最优解,探寻最佳定子通风结构,有效降低电机温升。

    基于工字形截面通风槽钢的电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29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56445.1

    申请日:2016-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2 H02K1/20 H02K2201/15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工字形截面通风槽钢的电机结构。主要包括:分段定子铁心、径向通风沟和通风槽钢,所述分段定子铁心沿电机的轴向分布,所述径向通风沟设置在相邻的分段定子铁心之间,所述径向通风沟由沿圆周分布的工字形截面的通风槽钢组成。分段定子铁心包括定子齿和定子槽,相邻的分段定子铁心的定子齿和定子槽在轴向上一一对应,所述定子槽内放置有绕组,所述通风槽钢安装在相邻的分段定子铁心的定子齿之间。本发明的工字形截面的通风槽钢的机械性能高,节约制造成本,提高通风道壁的光滑性,有效降低通风沟内风磨损耗,通过改变槽钢数量,可以改变冷却气体流动方向,有效降低定子线圈尾部涡流损耗,使电机散热效率增加10%左右。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的轴向磁通定子铁心

    公开(公告)号:CN113937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058839.7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的轴向磁通定子铁心,包括定子轭部,多个导磁连接体、导磁夹芯、导磁内芯和磁性槽楔。导磁内芯引导导磁夹芯形成合适的形状,导磁夹芯采用非晶合金带材绕制而成。导磁内芯和导磁夹芯组合后,粘接于导磁连接体的深槽结构内部。多个导磁连接体的固定槽楔与定子轭部的槽孔进行连接。磁性槽楔推入相邻的导磁连接体的槽楔孔内。本发明的轴向磁通定子铁心,充分利用了非晶合金材料的低铁耗、软磁材料的高可塑性、传统硅钢材料的高饱和磁密的优势。将定子铁心的齿部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实现自动绕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种绕组绝缘导热系数的推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9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0545917.5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组绝缘导热系数的推算方法,具体步骤为:根据绕组结构和材料,建立绕组有限元瞬态温度场求解模型;给定绕组的初始绝缘导热系数,进行有限元瞬态温度场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绕组温升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若误差超过10%,则重新给定初始绝缘导热系数并计算温度场,不断迭代直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根据对比结果确定绕组的绝缘导热系数。本发明利用绕组绝缘表面的温度变化推算绕组的绝缘导热系数,解决了绕组绝缘导热系数与电机温度的之间关联性问题,对于探究绕组绝缘老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一种双介质混合的电机双向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0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21969.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计制造与电机冷却结构优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介质混合的电机双向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方法包括:S1、将冷却液体从入液孔流入环形液槽,再进入液道,最后通过另一端的环形液槽,由出液孔流出电机,形成正向液冷通路,实现液体介质冷却降温;S2、在电机运行中,波浪扇随电机转轴同步转动,带动电机腔内的气体旋转流动,产生的轴向冷却气体由气道,从电机腔流出,形成反向气冷通路,实现对电机的气体介质冷却降温。本发明的双向冷却结构通过引入冷却液体和空气两种冷却介质形成正、反向组合冷却,可有效解决传统电机冷却系统散热效果差和轴向温差大的缺陷,实现新型立体式多流体混合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