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复杂网络的分心驾驶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1209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704085.0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脑电复杂网络的分心驾驶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行为识别技术领域,获取驾驶员驾驶状态下的脑电数据;基于预先训练好的识别模型对获取的脑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是正常驾驶或分心驾驶的识别结果;其中,训练所述识别模型的训练集包括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均包括多组脑电数据以及标注该组脑电数据对应的驾驶状态为正常驾驶或分心驾驶的标签。本发明考虑到大脑区域性的信息,构建的脑电信号网络包含2种不同功能网络,涵盖的网络信息特征更加全面;能够在不同的驾驶分心类型下,从网络拓扑结构中检测出驾驶分心状态下的脑功能网络的全局和局部变化,以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脑电数据的驾驶风格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612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3088.0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脑电数据的驾驶风格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驾驶行为建模及机理研究技术领域,采集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脑电信号和驾驶行为数据,并对脑电信号进行降噪、伪迹去除预处理。使用小波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并利用信息熵理论、卷积神经网络获得脑电特征。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取驾驶情境感知及行为特征。建立驾驶员“感知‑认知”语料库、“认知‑行为”语料库以及“感知‑认知‑行为”语料库,获得语义单元。使用LDA主题模型获得驾驶员认知模式主题分布与驾驶行为模式主题分布,对驾驶员风格进行识别。本发明通过分析驾驶员的感知信息、脑电特征以及反应行为间的关联耦合,挖掘驾驶员认知与驾驶行为模式,识别驾驶员驾驶风格。

    基于脑电复杂网络的分心驾驶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12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4085.0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脑电复杂网络的分心驾驶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行为识别技术领域,获取驾驶员驾驶状态下的脑电数据;基于预先训练好的识别模型对获取的脑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是正常驾驶或分心驾驶的识别结果;其中,训练所述识别模型的训练集包括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均包括多组脑电数据以及标注该组脑电数据对应的驾驶状态为正常驾驶或分心驾驶的标签。本发明考虑到大脑区域性的信息,构建的脑电信号网络包含2种不同功能网络,涵盖的网络信息特征更加全面;能够在不同的驾驶分心类型下,从网络拓扑结构中检测出驾驶分心状态下的脑功能网络的全局和局部变化,以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应用于人机共驾的驾驶员脑电伪迹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5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2840.6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人机共驾的驾驶员脑电伪迹去除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驾驶员模拟驾车的脑电信号和驾驶行为数据,得到原始脑电数据;识别原始脑电数据中的各种伪迹成分,构建多种伪迹成分组合方案;在不同的伪迹成分组合方案下分别对脑电数据进行伪迹成分去除处理,分别提取脑电信号的频谱特征;根据脑电信号的频谱特征对应时间段计算驾驶行为数据;评估不同伪迹组合去除效果下的预测模型的驾驶行为数据的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根据评估结果得到最优的伪迹成分组合去除方案。本发明能够明确不同驾驶情境下应去除的伪迹成分,在有效去除伪迹的同时,又能尽可能保留有效信息,有助于人机共驾系统利用脑电信号进行驾驶状态感知及做出辅助决策。

    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策略自动生成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9977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607958.2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策略的自动生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运用智能交通理论、空间自相关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统计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处理实时交通流数据与历史数据,从而在道路交通网络上发生交通事件的情况下,自动生成可通过道路上VMS可变信息板进行及时发布的交通诱导策略。该方法和系统以历史人工诱导信息和实时交通流数据为输入数据,在分析历史诱导经验规律和挖掘实时交通流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本发明所提出交通状态空间不均衡性分析方法确定最终的诱导发布策略;可在发生一定的如交通事故、拥堵、恶劣天气、管控等的交通事件时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快速发布诱导信息提供建议和策略方案。

    主动服务式道路交通诱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09465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00495.6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主动服务式道路交通诱导装置,涉及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道路交通中进行主动服务式交通诱导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交通的诱导作用有限的问题。该诱导装置的CPU采用单片机MC9S12XS128,因此装置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快速数据处理的能力;装置集成了文本朗读TTS模块,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人性化功能。道路交通诱导系统以无线GPRS网络通信方式,安装在需要对车进行诱导的道路旁的主动服务式道路交通诱导装置接收监控中心的诱导信息;以Wi-Fi网络通信方式,实现对安装在车辆上的主动服务式道路交通诱导装置进行准确诱导;该装置无需人工行为,接收到诱导信息后即可真人朗读诱导信息,实现主动服务式诱导。

    纯电动公交车电池参数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02792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36672.1

    申请日:2009-1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参数传输装置,该装置由控制主板和扩展板构成。控制主板的CPU是基于ARM内核的ARM920T,主板内部集成有CAN总线接口,因此装置组成结构简单,启动快,成本较低。为了提高装置的通信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在扩展板上设计了看门狗电路,能够对通信链路状态及装置是否出现死机状态进行自检测和自恢复。用途包括:通过车辆上的CAN总线获取大量的电池参数数据;以GPRS无线通信方式,与监控中心之间传输大量的电池参数数据,包括每块单体电池电压值、电池箱每个节点的温度值等;为实现在监控中心监控车辆的电池参数有重要作用。

    一种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实时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380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115877.X

    申请日:2008-06-30

    Inventor: 关伟 何蜀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实时判别方法,用于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的判别。该实时判别方法是在每个交通流数据采样时刻进行如下步骤:步骤1,计算原始交通流数据的偏差系数,过滤掉偏差系数>0.25的原始交通流数据;步骤2,若偏差系数≤0.25,则对原始交通流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得到校正后的交通流数据;步骤3,从数据库中查询交通流状态阈值;步骤4,根据校正后的交通流数据计算当前交通流状态预判值;步骤5,在每个交通流状态发布时刻,根据交通流状态预判值确定当前交通流状态;步骤6,发布当前交通流状态。本发明能够将交通流划分为更合理的状态,有助于驾驶员选择最优出行路径,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基于脑电数据与模糊神经网络的关键脱离场景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22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1028.0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脑电数据与模糊神经网络的关键脱离场景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设计驾驶场景,采集驾驶员的脑电数据;步骤S2,对脑电数据先作预处理用来清洗数据,之后用时频分析方法提取脑电特征;步骤S3,构建模糊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脑电特征作处理;步骤S4,根据脑电特征处理结果,识别实验涉及到的脱离场景。可以实现:通过借助脑电信号对驾驶场景作出识别,在自动驾驶中融入驾驶员对场景的理解和认知,预判断所面临关键脱离场景,改进自动驾驶策略缺陷,进而对自动驾驶中车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考虑电池剩余电量的电动汽车充电路线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401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710624922.3

    申请日:2017-07-27

    Inventor: 毕军 关伟 王永兴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电池剩余电量的电动汽车充电路线诱导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充电运营中心接收到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请求后,实时记录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请求点位置坐标、当前汽车剩余电量和出行目的地位置坐标;充电运营中心根据当前汽车剩余电量计算出汽车还可行驶的最大距离,根据可行驶的最大距离获取可达充电站集合;按照设定的算法计算出可达充电站集合中各个充电站所对应的充电费用值,根据充电费用值计算结果确定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站分配方案;充电运营中心再将方案发送到电动汽车用户,用户按照充电站分配方案行驶到达相应的充电站完成充电。本发明考虑了用户的整个出行链特点,具有考虑因素全面、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