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72148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4990.7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a、色谱条件:以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190nm-290nm;b、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中药组合物制剂,用有机溶剂提取后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和c、测定: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得到指纹图谱;此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稳定性、重现性好,可用于含有牛黄和麝香的不同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47214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394990.7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a、色谱条件:以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190nm-290nm;b、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中药组合物制剂,用有机溶剂提取后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和c、测定: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得到指纹图谱;此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稳定性、重现性好,可用于含有牛黄和麝香的不同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96272.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 G01N21/35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中药大蜜丸水分含量的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中药大蜜丸样品近红外光谱与其水分参考值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的步骤;以及,采集待测中药大蜜丸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利用所述定量校正模型计算得到待测中药大蜜丸样品的水分含量值的步骤。与传统烘干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时间短、速度快、且不损坏样品,同时可在线测定,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对保证中药制剂终产品稳定具有现实意义,为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的快速评价和在线监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84868.9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的粉体混合均匀度与显微特征关联性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粉体的显微图像属性进行降维,提取主成分特征得分;其次,利用混合均匀度和主成分特征得分,构建正态Copula、t‑Copula、Clayton‑Copula、Gumbel‑Copula和Frank‑Copula多种Copula函数,并根据密度函数图、最小信息量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准则选择最优Copula函数;最终,获得粉体混合均匀度与显微关键质量属性的关联性模型。本发明用于药品、食品、材料领域粉体混合均匀度与显微特征关联性模型构建,对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44019.4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27/416 , A61K31/352 , A61K31/7048 , A61K31/36 , A61K31/365 , A61K31/58 , A61P1/14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化生物传感器在检测T1R2/T1R3受体激活剂改善气虚中的应用,所述功能化生物传感器以AlGaAs/GaAs HEMT半导体材料为生物芯片载体,以修饰在HEMT器件上的T1R2、T1R3蛋白为识别原件,结合探针平台、电化学工作站,分别自主构建T1R2‑HEMT生物传感器和T1R3‑HEMT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为甘味关键质量属性的辨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发明从甘味味觉受体角度,构建了功能化生物传感器,集成模式生物体内实验,形成了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具有改善气虚作用的甘味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78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4026.4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69 , A61P39/00 , A61P1/14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计,由如下原料加工而成:酒黄精10‑30份、山药10‑20份、绿茶10‑20份、薄荷5‑10份、广藿香5‑10份,并公开了制备方法,将其制成颗粒剂。本发明药物来源于药食同源中药,兼有有效性而无毒副作用,用于疲劳引起的气虚和血虚症状的预防和改善,可有效改善疲劳状态,本发明所述制备工艺可靠、重现性好、颗粒成型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04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279061.8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28 , A61K31/7032 , A61K31/7048 , A61P37/08 , A61P29/00 , A61P11/02 , A61P11/06 , A61P17/00 , A61P7/04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过敏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过敏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组合物包括苦杏仁苷、升麻苷、苦杏仁苷和升麻苷组合物、苦杏仁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组合物、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组合物,与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具有显著的相互作用,并且能够显著抑制斑马鱼巨噬细胞迁移数量;抗过敏组合物在抗过敏制剂制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抗过敏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由过敏引起的巨噬细胞浸润、迁移、释放炎症因子而导致的与过敏相关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药物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396157.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制造提取过程沸腾时间检测方法,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安装近红外在线检测系统;步骤2,采集提取过程在线近红外光谱并记录沸腾时间;步骤3,采用移动窗口标准偏差MBSD和主成分‑移动窗口标准偏差PCA‑MBSD法,将步骤2得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与沸腾时间建立对应关系,并将这种对应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步骤4,用已经录入步骤3中数学模型的近红外在线检测系统对智能制造提取过程沸腾时间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4484.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试规模的蜂蜜炼制质量传递方法,所述方法覆盖常压和减压工艺的全过程质量传递规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中试规模常压和减压工艺炼蜜过程为考察对象,优化物理和化学质量属性的测量方法,采集包括动力粘度、复数粘度、粘性模量和弹性模量在内的物理属性,以及包括水分、5‑HMF和四糖含量在内的化学属性。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上述两种工艺的质量传递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炼蜜粘度(η)、水分(S)和温度(T)之间的关联模型,从而系统阐明中试规模常压和减压工艺下的质量传递规律。本发明方法为中药制造过程中复杂工艺的质量传递研究提供了创新性的方法和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