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粒料储存装置及其清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6291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80048757.1

    申请日:2006-12-13

    Inventor: 三桥谦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8/28 B08B7/02 B08B9/08 Y10T409/303808

    Abstract: 本发明的树脂粒料储存装置具备:储存树脂粒料的料斗(1);将上述料斗(1)内最下部附近更上方处保有的低异物树脂粒料作为标准品排出到上述料斗(1)之外的标准品排出通道(2);将上述料斗(1)内最下部附近积存的高异物树脂粒料作为非标准品排出到上述料斗(1)之外的非标准品排出通道(3)。由此在料斗内明确区分并排出应该作为非标准品处理的高异物树脂粒料,降低了标准品的异物含量,同时通过从其它通道排出非标准品,避免了下游设备的污染。

    树脂颗粒填充系统以及树脂颗粒填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6104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680046630.6

    申请日:2006-12-05

    Inventor: 三桥谦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53/42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筒仓(20)内的树脂颗粒填充到输送用容器(30)中的填充喷嘴(10),具有与筒仓(20)的排出口(21)连接的上部部件(11)和与输送用容器的填充口(31)连接的下部部件(12),上部部件具有将从筒仓的排出口排出的树脂颗粒引导到下部部件中的内筒(13)、覆盖内筒的外周的外筒(14),下部部件具有可动筒(15),其在能够允许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倾斜方向的运动的状态下插入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S)中,并将从内筒排出的树脂颗粒引导到输送用容器的填充口中。由此,可发挥优异的位置偏离吸收作用,且能够从填充中的树脂颗粒中除去异物。

    树脂粒料储存装置及其清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6291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680048757.1

    申请日:2006-12-13

    Inventor: 三桥谦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8/28 B08B7/02 B08B9/08 Y10T409/303808

    Abstract: 本发明的树脂粒料储存装置具备:储存树脂粒料的料斗(1);将上述料斗(1)内最下部附近更上方处保有的低异物树脂粒料作为标准品排出到上述料斗(1)之外的标准品排出通道(2);将上述料斗(1)内最下部附近积存的高异物树脂粒料作为非标准品排出到上述料斗(1)之外的非标准品排出通道(3)。由此在料斗内明确区分并排出应该作为非标准品处理的高异物树脂粒料,降低了标准品的异物含量,同时通过从其它通道排出非标准品,避免了下游设备的污染。

    填充喷嘴、树脂颗粒填充系统以及树脂颗粒填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6104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6630.6

    申请日:2006-12-05

    Inventor: 三桥谦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53/42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筒仓(20)内的树脂颗粒填充到输送用容器(30)中的填充喷嘴(10),具有与筒仓(20)的排出口(21)连接的上部部件(11)和与输送用容器的填充口(31)连接的下部部件(12),上部部件具有将从筒仓的排出口排出的树脂颗粒引导到下部部件中的内筒(13)、覆盖内筒的外周的外筒(14),下部部件具有可动筒(15),其在能够允许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倾斜方向的运动的状态下插入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S)中,并将从内筒排出的树脂颗粒引导到输送用容器的填充口中。由此,可发挥优异的位置偏离吸收作用,且能够从填充中的树脂颗粒中除去异物。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和成形品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05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80026749.6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A)和下述式(1)所示的全氟烷基磺酰亚胺(B),通过(来自于支化剂的结构单元的摩尔量)/(来自于二元酚的结构单元的摩尔量+来自于支化剂的结构单元的摩尔量+末端单元的摩尔量)×100所计算的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A)的支化率为0.30摩尔%以上且3.0摩尔%以下,上述全氟烷基磺酰亚胺(B)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0.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