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57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19546.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丰电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9/04 , G01N29/265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设备角焊缝相控阵检测爬壁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电机安装板、重心调节机构、工件夹持机构、检测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重心调节机构,便于在检测横向设置的工件时,对机器人的重心进行调整,使机器人安装更加平衡,防止机器人因重心不稳造成焊缝检测不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焊缝相控阵检测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设置工件夹持机构,使检测工件轴径范围可调,扩大了适用范围,同时该工件夹持机构可以直接将机器人固定在待检测工件上,同时可以带动检测机构进行转动,使用更为方便;本发明的通过将检测机构放置在连接板上,使检测机构在检测工件的空间位置不充足时,可以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板实现微调。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5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159150.0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提供虚拟惯量的虚拟振荡器控制策略。首先将逆变器有功功率测量值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使用低通滤波后的功率值计算得到对应的虚拟反馈电流;再将有功功率参考值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使用低通滤波后的功率值计算得到对应的虚拟参考电流;然后将虚拟反馈电流与虚拟参考电流做差,得到控制误差,并将控制误差为虚拟振荡器的输入,产生逆变器的电压信号。最后根据数学模型,设计所提虚拟振荡器的控制参数,提供所需虚拟惯量。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虚拟振荡器控制中无法提供惯性支撑的问题,简化虚拟振荡器参数设计,增强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确保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8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79543.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25D15/00 , C25D3/1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电沉积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的应用,属于电解水制氢和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使用二硫化钼前驱体、改性二硫化钼和碳化物作为修饰组分,并采用新型的电沉积方法进行制备,在不使用贵金属的基础上,保证催化剂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3094.0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48 , H02J3/32 , H02J3/2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一次调频有功分配多目标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得到储能系统参与调频所需有功出力总量;根据子储能系统的电路得到电源部分和PCS部分的有功效率,从而构成使得有功损耗最小的第一目标函数;基于子储能系统的SOC的偏差值构成第二目标函数;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构成本次优化的多目标函数;建立优化约束,求解本次优化的多目标函数得到有功出力分配的帕累托前沿;将所得帕累托前沿的目标函数值通过模糊隶属函数进行归一化,通过赋权从帕累托前沿中选出最优折中解。本发明有助于提高储能电站参与调频的经济性,同时减轻SOC偏差,延长储能电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14464.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光储联合调频有功出力的双层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实时监测电网频率,并通过一次调频公式得到调频所需有功总量;将风光储的调频成本量化成调频内损成本、风光风险备用成本和储能衰老成本,构建调频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构成本次机组出力上层优化约束;基于机组出力上层优化约束,利用第一工具包进行求解优化,得到本次调频的风光储最优有功出力;构建有功功耗最小的目标函数,构成本次的子系统出力优化约束;基于子系统出力优化约束,利用第二工具包进行求解优化,得到本次调频的子储能系统最优有功出力,实现机组上层出力和储能内部子系统的双层优化,提高新能源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77729.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型SVG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无功补偿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构网型SVG的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环节中引入构网型SVG的q轴电压同步控制补偿环节,对初始参考波相位角进行更新得到最终参考波相位角;步骤S2:采集构网型SVG的并网点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基于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计算无功功率值,确定SVG的参考波幅值;步骤S3:基于最终参考波相位角和参考波幅值获得SVG的调制参考波;步骤S4:在PWM调制环节,将调制参考波进行PWM调制,得到用以控制构网型SVG主电路的控制信号;该方法与跟网型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在弱电网中的稳定性更好,与其他构网型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实现简单,在弱电网中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9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71226.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送端风电场脱网的风电柔直系统协调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送端风电机组脱网时,确定风电柔直系统中的各风电场的无功出力;根据脱网风电机组和各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风电柔直系统中的并网点和各风电场之间的第二距离对无功出力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无功出力;对优化无功出力进行排序,确定调度顺序;基于预设暂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和调度顺序,确定目标调度风电场和风电柔直系统中柔直换流站输出的最优无功功率。本方案实现了快速、准确地对脱网事故进行协调控制,同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64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34837.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直流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目标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发生直流故障时,获取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确定初始调度方案;对初始调度方案依次进行系统安全性优化、多指标优化,得到目标调度方案;其中,多指标优化的指标包括风电集群调度成本、风电集群弃风率、耗能电阻调度成本。本方案实现了快速、准确地隔离直流故障,同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77729.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型SVG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无功补偿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构网型SVG的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环节中引入构网型SVG的q轴电压同步控制补偿环节,对初始参考波相位角进行更新得到最终参考波相位角;步骤S2:采集构网型SVG的并网点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基于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计算无功功率值,确定SVG的参考波幅值;步骤S3:基于最终参考波相位角和参考波幅值获得SVG的调制参考波;步骤S4:在PWM调制环节,将调制参考波进行PWM调制,得到用以控制构网型SVG主电路的控制信号;该方法与跟网型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在弱电网中的稳定性更好,与其他构网型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实现简单,在弱电网中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4837.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直流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目标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发生直流故障时,获取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确定初始调度方案;对初始调度方案依次进行系统安全性优化、多指标优化,得到目标调度方案;其中,多指标优化的指标包括风电集群调度成本、风电集群弃风率、耗能电阻调度成本。本方案实现了快速、准确地隔离直流故障,同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