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159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61515.2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兰州理工大学
IPC: E04G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异型桁架施工的无支撑胎架万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板底座、钢板顶盖、弹簧、螺杆、螺母及杆件支托架,钢板底座设有螺杆和球形凸缘,钢板底座上方通过螺杆和螺母安装钢板顶盖,其的底面与球形凸缘对应位置处设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球形凸缘的高度且球形凹槽开口处的宽度大于球形凸缘的直经,使钢板底座与钢板顶盖之间留有空间,钢板底座与钢板顶盖之间的螺杆上套接弹簧,钢板顶盖上固定有支撑异形桁架杆件的杆件支托架。本发明解决了异形桁架空间任意角度、任意方向转动调整的难题,借助桁架结构的摇摆柱构件实现无临时支撑台架的体系,减少临时支撑安装和拆除的施工程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4066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555457.3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高填方变形无线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监测方法,系统由传感器系统(1)、数据采集系统(9)、无线传输系统(13)和数据管理分析系统(17)构成,安装监测方法的步骤为:1、传感器系统埋设安装:①单点沉降计埋设安装,②土压力盒埋设安装,③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安装,④土壤湿度传感器埋设安装,⑤测斜仪埋设安装;2、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安装;3、无线传输系统安装与调试;4、数据管理分析系统安装;5、监测系统实施,可对高填方地基和高填方边坡在填方施工过程或工后变形与稳定进行无线远程综合监测,对高填方边坡变形及地下水环境改变等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提前预警,实现信息化设计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08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35802.9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N2203/0019
Abstract: 大型结构多点地锚式拉索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加载装置包括地锚、拉力转换、两头扣索具、钢索和主体结构;地锚由混凝土桩帽、混凝土灌注桩和地锚钢筋组成,各构件由混凝土浇筑成一体,混凝土桩帽的3/4和地锚钢筋成环一端浇筑在地面以上,混凝土桩帽的1/4和混凝土灌注桩以及锚筋浇筑在地面以下;拉力转换由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四孔钢板A、四孔钢板B和钢索A、钢索B组成,此拉力转换装置通过两根钢索A和钢索B之间的荷载传递,将千斤顶的压力转换成作用在主体结构上的钢索C的拉力;拉力转换与钢索C之间通过两头扣索具连接,试验加载前由两头扣索具调整钢索松弛度,使钢索达到加载状态。钢索C和主体结构由索扣连接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62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425543.2
申请日:2015-07-1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层建筑预制桩桩基纠偏加固方法,步骤包括:1、沉降倾斜原因分析,1)沉降倾斜监测,2)补充勘察,3)桩基测试,4)沉降倾斜原因分析;2、纠偏加固方案制定,1)确定加固纠偏思路,2)确定加固纠偏目标,3)原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4)补桩原则,5)筏板增补计算;3、加固施工,1)基础开挖,2)原土体夯实,3)确定增补桩位,4)筏板基础施工,5)柱(墙)脚加固,6)静压桩施工,7)质量检测,8)加固区封桩;4、纠偏施工,1)限位器加工,2)限位器安装,3)诱降纠偏,4)诱降区封桩,5)诱降钻孔部位修复,纠偏加固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17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8176.X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E04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44
Abstract: 采用先张法有黏结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及加固方法,解决已建建筑中原结构梁钢筋因二次受力出现的超载问题,加强加固构件和原结构梁的协同工作能力,提升原结构梁的承载能力,提升原结构梁的加固效果,该梁包括加固角钢1、植入钢筋2、连接角钢Ⅱ3、锁紧螺母4、钢片5、U型箍筋6、锁紧螺母7和钢垫板8;加固角钢1为两个,分别粘贴在梁9的两个底角;连接角钢3为四个,用以将加固角钢1和梁9两侧的柱10连接起来;加固角钢1和连接角钢3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钢片5和连接角钢3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角钢3和柱10通过植入钢筋2和锁紧螺母4进行连接;U型箍筋6向上穿过楼板11,利用锁紧螺母7将U型箍筋6的两端固定在钢垫板8上;钢垫板8位于楼板11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04066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55457.3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高填方变形无线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监测方法,系统由传感器系统(1)、数据采集系统(9)、无线传输系统(13)和数据管理分析系统(17)构成,安装监测方法的步骤为:1、传感器系统埋设安装:①单点沉降计埋设安装,②土压力盒埋设安装,③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安装,④土壤湿度传感器埋设安装,⑤测斜仪埋设安装;2、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安装;3、无线传输系统安装与调试;4、数据管理分析系统安装;5、监测系统实施,可对高填方地基和高填方边坡在填方施工过程或工后变形与稳定进行无线远程综合监测,对高填方边坡变形及地下水环境改变等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提前预警,实现信息化设计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622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25543.2
申请日:2015-07-1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层建筑预制桩桩基纠偏加固方法,步骤包括:1、沉降倾斜原因分析,1)沉降倾斜监测,2)补充勘察,3)桩基测试,4)沉降倾斜原因分析;2、纠偏加固方案制定,1)确定加固纠偏思路,2)确定加固纠偏目标,3)原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4)补桩原则,5)筏板增补计算;3、加固施工,1)基础开挖,2)原土体夯实,3)确定增补桩位,4)筏板基础施工,5)柱(墙)脚加固,6)静压桩施工,7)质量检测,8)加固区封桩;4、纠偏施工,1)限位器加工,2)限位器安装,3)诱降纠偏,4)诱降区封桩,5)诱降钻孔部位修复,纠偏加固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64365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712880.0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E02B7/10
Abstract: 一种抗巨石冲击的弹簧格构泥石流拦挡结构,包括连接节点(5),迎流面前部为工字型钢柱(1)和工字型钢梁(2)组成的平面井字形结构;前部工字型钢柱(1)与工字型钢梁(2)与后部为钢筋混凝土坝体(6)的迎流面平行;井字形梁柱节点处设置弹簧(3),弹簧(3)垂直于前部井字形结构平面和后部的钢筋混凝土坝体(6)的迎流面;井字形梁柱节点处设置弹簧保护套(4),弹簧保护套(4)为配合弹簧直径的圆钢管,对应的钢筋混凝土坝体(6)的迎流面相应位置预埋弹簧保护套(4),弹簧(3)两端置于井字形梁柱节点处和钢筋混凝土坝体(6)的弹簧保护套(4)中;工字型钢柱(1)的下端固定于钢筋混凝土坝体(6)的基础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126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03335.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甘肃建投土木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高层建筑隔墙用柔性金属耗能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第一钢柱或第二钢柱与墙板竖缝间采用的金属柔性耗能连接件和钢梁与墙板横缝间采用的内置弹性连接件,金属柔性耗能连接件协调第一钢柱1或第二钢柱与墙板间的变形,内置弹性连接件拉住墙板,避免墙板掉落。地震来临时,通过片状耗能板件在拉压过程中不断的变形,耗散地震作用,减小第一钢柱或第二钢柱与墙板与墙体间刚度不协调,变形不同步。同时,片状耗能板件的连接也能少量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96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738422.1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甘肃一安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兰州理工大学
IPC: E04B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网架结点位移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于网架结点底部的托板、设置于托板底部的上承板、通过加载螺栓连接的位于上承板下方的下承板、安装于脚手架横杆上的槽型钢梁,下承板固定于槽型钢梁上,加载螺栓上设有调节上承板位移的调节螺母,托板顶部具有与网架结点相匹配的弧度,上、下承板由具有半圆弧缺口的两块钢板拼接形成,半圆弧缺口相对设置形成穿设原钢管的通孔。本发明通过调节加载螺栓上的调节螺母实现网架结点位移的调整,使已破坏或失稳杆件完全卸载,从而进行杆件的加固或替换;结构简单、灵活,可以用于任意结点的加固,施工方便,能较为完整地保持原有结构的形体,且基本不改变原有的传力路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