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轻型装配式独立基础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53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08724.9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轻型装配式独立基础及施工方法,包括底板、桩身杯口、地梁、柱子和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底板,且底板上方中部设置有桩身杯口,所述桩身杯口呈方形结构,且桩身杯口四角外侧设置有肋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底座吊环,所述桩身杯口上开设有数个第一螺栓孔和数个第二螺栓孔,所述桩身杯口内设置有柱子,且柱子与桩身杯口内壁之间设置有预留空隙,所述柱子与桩身杯口之间通过第一螺栓杆、第一螺栓帽固定,且第一螺栓杆贯穿第一螺栓孔和桩身螺栓孔。该农村轻型装配式独立基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不受天气的影响,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减少湿作业,便于标准化作业。

    一种拼接式墙下装配式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7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08699.4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式墙下装配式条形基础,包括标准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直角接头、条形基础T形接头和条形基础十字接头四种标准件,其标准条形基础分为凸柱式标准条形基础和凹槽式标准条形基础,所述凸柱式标准条形基础底面的为矩形,基础顶面纵向两端居中处设有凸柱,所述凹槽式标准条形基础的底面与凸柱式标准条形基础的底面相同,其基础顶面纵向两端居中处向内凹陷了一个尺寸高度与凸柱式标准条形基础上凸柱相同的凹槽,凸柱式标准条形基础与凹槽式标准条形基础通过凸柱与凹槽相互拼接实现相邻条形基础的连接。本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能够有效缩短低层建筑的建设工期并降低其建造成本。

    一种轻型结构柱下装配式单独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53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08719.8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结构柱下装配式单独基础,包括基础底盘、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地梁,所述地梁上开设有第一预留高强螺栓孔道,基础底盘上部设置有第一预留高强螺栓、预留安装槽和第二预留高强螺栓孔道,基础底盘的上部通过第一预留高强螺栓穿过地梁上的第一高强预留螺栓孔道与地梁相连接,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下部设置有第三预留高强螺栓孔道,且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安插在预留安装槽内,第二预留高强螺栓孔道与其相对应的第三预留高强螺栓孔道调节对准后,通过第二高强螺栓相连接。该轻型结构柱下装配式单独基础,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结构形式简单,承载能力强,能实现工厂化制作,工地现场组装,缩短施工工期,产生巨大经济效应,大范围推广应用。

    一种复合钢管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87917.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管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基坑支护加固过程中,打入钢管桩、施工冠梁形成整体结构,并在冠梁上预留方形肋柱位置,在各钢管桩所围成的支护范围内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在冠梁的预留位置处开始逐步浇筑出竖直且线性排列的若干方形肋柱并配合腰梁、锚索或锚杆以实时加固支护结构,重复该过程至方形肋柱达到设计深度后最终达到基坑支护加固的目的。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抗侧力性能,保证基坑的正常使用寿命,既安全又降低工程造价,简化工艺,技术简单,占用施工区域小,便于应用及推广。

    一种土体渗流-沉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717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001297.5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渗流‑沉降的测试方法,目的在于补充并解决现有土体渗流沉降研究存在缺失的问题。测试方法包括S1.试验用土处理、S2.试验器材处理、S3.试验用土装填、S4.试验数据记录、S5.试验数据处理几个步骤,对土体的渗流‑沉降关系进行研究。本发明可以测出任意时刻土体沉降量及其对应时刻土体的含水率和密度,便于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土体渗流‑沉降量之间的关系;该方法有效补充了现有土地渗流‑沉降研究中存在的缺失,为进一步研究土地渗流‑沉降的内在机理以及为现场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为现场安全施工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一种复合钢管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01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011187917.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管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基坑支护加固过程中,打入钢管桩、施工冠梁形成整体结构,并在冠梁上预留方形肋柱位置,在各钢管桩所围成的支护范围内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在冠梁的预留位置处开始逐步浇筑出竖直且线性排列的若干方形肋柱并配合腰梁、锚索或锚杆以实时加固支护结构,重复该过程至方形肋柱达到设计深度后最终达到基坑支护加固的目的。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抗侧力性能,保证基坑的正常使用寿命,既安全又降低工程造价,简化工艺,技术简单,占用施工区域小,便于应用及推广。

    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36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08721.5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五种标准件,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沿纵向为榫头式,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沿纵向为榫孔式,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沿纵向为榫头式。所有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均为工厂预制,质量可靠。吊装施工,施工效率高,节约工期。所有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采用卯榫咬合连接,各标准件之间连接整体性强。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符合农村地区小型低层建筑基础施工,避免了支撑模板,现场浇筑,保温保湿养护等一系列施工步骤,节约成本。

    一种超高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066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96009.0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护结构包括设在坡体(1)顶部的坡顶抗滑桩(2),设在坡体底部的坡底抗滑桩(4)、沿坡面设置的框架体以及锚固在稳定土层中的预应力锚索(9);框架体包括交错设置的横梁(6)和立柱(7),预应力锚索(9)一端通过锚具设在两者交错连接处、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土层中;坡顶抗滑桩(2)顶部和框架体中立柱(7)的顶部通过顶部连梁(3)连成整体,底抗滑桩(4)顶部和框架体中立柱(7)的底部通过底部连梁(5)连成整体。本发明较传统支护型式而言,改变了支护结构受力模式,使其更为合理,所涉施工工艺简单明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一种土体渗流-沉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7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1001297.5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渗流-沉降的测试方法,目的在于补充并解决现有土体渗流沉降研究存在缺失的问题。测试方法包括S1.试验用土处理、S2.试验器材处理、S3.试验用土装填、S4.试验数据记录、S5.试验数据处理几个步骤,对土体的渗流-沉降关系进行研究。本发明可以测出任意时刻土体沉降量及其对应时刻土体的含水率和密度,便于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土体渗流-沉降量之间的关系;该方法有效补充了现有土地渗流-沉降研究中存在的缺失,为进一步研究土地渗流-沉降的内在机理以及为现场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为现场安全施工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一种可拆卸的复合基坑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883698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741749.7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复合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板墙、锚杆、斜撑及钢垫板,板墙竖直设置,板墙包括上部靠近基坑坑壁的自由段和下部埋入土体的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固段之间为向外突出的长条状翼缘;锚杆通过锚头与板墙固定连接,锚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基坑坑壁的土体中;钢垫板水平放置于基坑地面上,钢垫板的一端抵靠翼缘,钢垫板的下底面上密布有向下突出的月牙状抓地块;钢垫板与板墙之间连接有若干斜撑,斜撑的两端上均铰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螺栓,斜撑通过螺栓与钢垫板和板墙固定连接。随着基坑的填筑,可拆卸斜撑和底部钢垫板可以随之往上平移;在施工完成以后,结构可以拆卸重复利用,从而降低施工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