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5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865043.5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气体水合物快速生成的方法,属于气体水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括以下步骤:向含有促进剂的冰粉‑多孔介质混合体系中通入气体,水合反应温度为270.15‑272.15K,压力为2.0‑3.0MPa的条件下,能够快速生成气体水合物;其中,的促进剂的浓度为0‑1240ppm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冰粉‑多孔介质混合体系中,冰粉的粒径为250‑1000μm,冰粉的含量为11.11%‑33.33%,石英砂的粒径为250‑700μm。优选地,促进剂的浓度为240ppm,水合反应温度为270.15K,压力为3.0MPa。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气体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能够明显缩短气体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提高气体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和储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5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82263.4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转化为沼气和沼肥的快速方法,涉及生物质转化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生物质通过恒温厌氧发酵过程转化为沼气和固液混合底物;所述固液混合底物通过恒温好氧发酵过程腐熟成沼肥;所述固液混合底物进行恒温好氧发酵的过程中,回收固液混合底物恒温好氧发酵产生的热量用来维持厌氧发酵过程的恒温;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果蔬、秸秆和禽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向沼气和沼肥的快速转化,实现有机废弃物高效低成本处理和循环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27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57431.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nventor: 李金平 , 牛梦瑶 , 魏世范 , 万丹丹 , 靳世荣 , 曲超凡 , 代静波 , 李彩军 , 董玉慧 , 牛轶男 , 崔华健 , 石紫菡 , 杨嘉威 , 常淦 , 周建建 , 李晓霞 , 郑健 , 任海伟 , 张东 , 南军虎 , 王昱 , 张学民 , 王英梅 , 赵静
Abstract: 一种PV/T‑空气源热泵冷热电联供系统及联供方法,属于太阳能及空气能应用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热源侧组件、用户侧组件和双源复合热泵。热源侧组件设置集热水箱,水管路上并联太阳能集热支路、集热水箱支路、集热水箱补水支路、集热水箱供暖支路;用户侧组件包括用户供热支路和用户供热末端;双源复合热泵设置水侧蒸发器支路和空气侧蒸发器支路。该系统具有灵活调节、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的优点。通过水路和制冷剂支路的配合切换,该系统可实现太阳能集热、太阳能集热水箱直接供暖、太阳能集热器联合仅开启水侧蒸发器的热泵机组供暖、仅空气侧蒸发器开启的热泵机组直接供暖、热泵制冷(风冷散热)模式、热泵制冷(水冷散热)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65817.8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nventor: 李金平 , 崔华健 , 常淦 , 杨嘉威 , 石紫菡 , 黄娟娟 , 万丹丹 , 靳世荣 , 周建建 , 牛梦瑶 , 魏世范 , 曲超凡 , 王昱 , 李晓霞 , 南军虎 , 郑健 , 任海伟 , 张东 , 张学民
Abstract: 应用于尾菜规模化处理的回热回质系统,厌氧发酵罐(4)出料经过固液分离装置(5)后,分为沼渣和沼液两部分;沼液经污水泵(6a)送至三通阀(7),三通阀(7)回流端后安装污水泵(6b),污水泵(6b)与混合搅拌装置(2)连接;三通阀(7)出液端连接好氧池(9);好氧池(9)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10);好氧池内部侧壁架装换盘管(11);换热器出水端设置水泵(12),水泵出水管与水源热泵(13)的蒸发端连接,水源热泵(13)与水解罐(3)和发酵罐(4)之间的热水循环管路由热泵出水管路、水解罐(3)和发酵罐(4)的内外盘管组成,采用定温差变流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1171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02891.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F24D18/00 , F24D17/00 , F24D19/10 , F24S60/30 , C12M1/107 , C12M1/38 , E03C1/12 , H02J7/35 , F24D101/40
Abstract: 一种热电沼气联产生态厕所系统,将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相结合,通过太阳能集热器(2)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对蓄热水箱(5)中的水进行加热,为恒温发酵机构(20)提供厌氧发酵条件,其所产沼气经脱水、脱硫机构(11)满足农户生活所需。光伏阵列(1)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32)中,为系统中循环泵(P1、P2)、水泵(8)供电并为生态厕所提供照明。洗漱废水收集箱(7)中的废水经滤装置处理后蹲便器(9),解决水资源短缺及厕所异味问题,剩余沼液沼渣用于田地施肥。另外,恒温发酵机构(20)可通过辐射散热与导热给生态厕所供暖,提升农户冬季如厕及洗浴舒适度。同时满足炊事燃气、生活热水及照明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200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54875.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PV/T遮阴装置,其目的是在对温室大棚遮阴的同时,实现光热、光电的转化利用,以及消除作物光合作用与光伏发电之间的矛盾冲突,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包括支撑架、PV/T板、铁环、螺丝杆套、绳环、拉绳、传动装置、温度传感器、日照强度计、流量计、阀门、水泵、蓄热箱、进水管、出水管、三通阀、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交流负载、直流负载。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变化,通过龙骨两侧的PV/T装置伸展收缩的方式调整遮阴面积,同时实现将一部分PV/T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功用。能够实现对温室的遮阴,而且实现光电、光热的转化利用,降低了室内温湿度变化的波动范围,为室内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8021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54220.9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即在PV/T的基础上应用热管技术,通过管内工质的相变,提升PV/T遮阳装置的集热效率和发电产量。该装置应用于温室大棚,主要包括PV/T组件、热管、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交流负载、直流负载、温度传感器、U型槽、连接杆架、支杆、套杆、螺丝杆套、连接杆、螺丝杆、支撑杆等。通过温度传感器观测棚内温度,松动和拧紧螺丝套筒从而上下改变PV/T组件的遮阳角度,同时可转动连接杆架来实现遮阳装置跟踪太阳光照,对棚内进行遮阳的同时,实现集热和发电的功效。改善由于室内温度过高引发的作物生长停滞,甚至枯萎的现象,以期为作物生长营造适宜的室内环境,提升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62295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0599.7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水合物法海水淡化系统,本发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实现了气体的循环利用,可以对海水生成气体水合物,进而生成淡化水,实现海水的淡化,极大地提高了海水淡化程度。同时,在管路系统上设置有增压系统,可通过活塞增压系统调节气体水合反应系统压力,进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概括地说,本发明通过气体和海水生成气体水合物,再将气体水合物分解后得到淡化水,进而实现海水淡化的目的,采用本方案能够极大地提高海水的淡化效果,降低成本,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18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905497.6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变截面内循环流道式平板重力热管,包括管体(1)和隔板(2),所述管体(1)横截面为矩形,从下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隔板(2)横向设置在热管内部,将热管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隔板(2)从蒸发段(1-7)接近热管下底面(1-5)的位置一直延伸至绝热段(1-8)与冷凝段(1-9)的交界处,所述隔板(2)下边缘与热管下底面(1-5)之间留一缝隙,隔板(2)两侧边分别与热管的左右两侧壁面(1-3)、(1-4)密封连接,以使热管内部空间形成一环形流道(5)。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22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905531.X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外置搅拌车库式厌氧干发酵装置,包括有车库式发酵仓(1)、气密门(2),所述车库式发酵仓(1)下方设有两块异向的单向渗滤液挡板(3),单向渗滤液挡板(3)上方设有过滤网(4),车库式发酵仓(1)底部两端设有能自动平衡的伸缩液压缸(5),伸缩液压缸(5)设有串通管子(6),串通管子(6)中间设有控制节流阀(7),车库式发酵仓(1)底部中央设有支点(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