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气体水合物快速生成的方法、气体水合物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95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865043.5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气体水合物快速生成的方法,属于气体水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括以下步骤:向含有促进剂的冰粉‑多孔介质混合体系中通入气体,水合反应温度为270.15‑272.15K,压力为2.0‑3.0MPa的条件下,能够快速生成气体水合物;其中,的促进剂的浓度为0‑1240ppm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冰粉‑多孔介质混合体系中,冰粉的粒径为250‑1000μm,冰粉的含量为11.11%‑33.33%,石英砂的粒径为250‑700μm。优选地,促进剂的浓度为240ppm,水合反应温度为270.15K,压力为3.0MPa。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气体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能够明显缩短气体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提高气体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和储气量。

    PV/T遮阴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200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54875.6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PV/T遮阴装置,其目的是在对温室大棚遮阴的同时,实现光热、光电的转化利用,以及消除作物光合作用与光伏发电之间的矛盾冲突,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包括支撑架、PV/T板、铁环、螺丝杆套、绳环、拉绳、传动装置、温度传感器、日照强度计、流量计、阀门、水泵、蓄热箱、进水管、出水管、三通阀、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交流负载、直流负载。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变化,通过龙骨两侧的PV/T装置伸展收缩的方式调整遮阴面积,同时实现将一部分PV/T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功用。能够实现对温室的遮阴,而且实现光电、光热的转化利用,降低了室内温湿度变化的波动范围,为室内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021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54220.9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即在PV/T的基础上应用热管技术,通过管内工质的相变,提升PV/T遮阳装置的集热效率和发电产量。该装置应用于温室大棚,主要包括PV/T组件、热管、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交流负载、直流负载、温度传感器、U型槽、连接杆架、支杆、套杆、螺丝杆套、连接杆、螺丝杆、支撑杆等。通过温度传感器观测棚内温度,松动和拧紧螺丝套筒从而上下改变PV/T组件的遮阳角度,同时可转动连接杆架来实现遮阳装置跟踪太阳光照,对棚内进行遮阳的同时,实现集热和发电的功效。改善由于室内温度过高引发的作物生长停滞,甚至枯萎的现象,以期为作物生长营造适宜的室内环境,提升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一种气体水合物法海水淡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2295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0599.7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水合物法海水淡化系统,本发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实现了气体的循环利用,可以对海水生成气体水合物,进而生成淡化水,实现海水的淡化,极大地提高了海水淡化程度。同时,在管路系统上设置有增压系统,可通过活塞增压系统调节气体水合反应系统压力,进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概括地说,本发明通过气体和海水生成气体水合物,再将气体水合物分解后得到淡化水,进而实现海水淡化的目的,采用本方案能够极大地提高海水的淡化效果,降低成本,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变截面内循环流道式平板重力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5318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905497.6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变截面内循环流道式平板重力热管,包括管体(1)和隔板(2),所述管体(1)横截面为矩形,从下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隔板(2)横向设置在热管内部,将热管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隔板(2)从蒸发段(1-7)接近热管下底面(1-5)的位置一直延伸至绝热段(1-8)与冷凝段(1-9)的交界处,所述隔板(2)下边缘与热管下底面(1-5)之间留一缝隙,隔板(2)两侧边分别与热管的左右两侧壁面(1-3)、(1-4)密封连接,以使热管内部空间形成一环形流道(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