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脑电波分析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40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42624.7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脑电波分析诊断方法,本发明涉及脑电波诊断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处理的δ、θ、α、β以及γ的频段脑电波频率信号、脑电波频率监测的时间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将不同频段进行等距离多次划分,并提取每次划分的特征数据,按照每次划分的特征数据传输到模型上进行比对和分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δ、θ、α、β以及γ的频段进行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多段频谱中的特征进行处理,使得模型对划分不同的频段进行分析,通过多次诊断分析模型获取相同时间段的频谱,提高模型分析出的诊断数据的精准度。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抗菌性干电极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8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8269.6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机交互干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抗菌性干电极及其组装方法。本发明首次通过无有机溶剂的绿色化学方法,室温下先制备PEDOT/PSS分散溶液,再平衡PEDOT/PSS和MPBCD质量比例,一步将刚性导电高分子PEDOT/PSS快速组装成柔性、粘结能力可调、可重塑使用的导电干电极薄膜;其中,PEDOT/PSS分散液中两者质量比为1:3.8,PEDOT/PSS溶液和MPBCD溶液的质量比为1:30,所制备的干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并可长期重复使用,柔软、粘结性好,还具有优异的再生和抗菌性能。EMG、EOG信号可以根据其粘附性和皮肤顺应性进行精确测量,通过连接导线,薄膜就可以制成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呼吸肌电传感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07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1464.1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肌电传感贴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呼吸肌电传感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肌电传感贴片包括与皮肤贴合的超分子薄膜,所述超分子薄膜通过可传输气态水的乳液胶体与聚电解质PDDAC通过室温跨相沉淀组装技术制备可呼吸肌电传感贴片,制备所述乳液胶体使用的原料包括BA、MMA、EGDMA和MA‑POSS等,通过添加可增加乳液胶体空间位阻结构的笼型MA‑POSS替换一部分EGDMA,使乳液胶体内部结构形成有效的空间位阻和可传输气态水的通道,并确定了最佳MA‑POSS与EGDMA的比值。本发明首次将可传输气态水的乳液胶体引入肌电传感贴片,肌电传感贴片传输气态水性能优良,呼吸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呼吸肌电传感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07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771464.1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肌电传感贴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呼吸肌电传感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肌电传感贴片包括与皮肤贴合的超分子薄膜,所述超分子薄膜通过可传输气态水的乳液胶体与聚电解质PDDAC通过室温跨相沉淀组装技术制备可呼吸肌电传感贴片,制备所述乳液胶体使用的原料包括BA、MMA、EGDMA和MA‑POSS等,通过添加可增加乳液胶体空间位阻结构的笼型MA‑POSS替换一部分EGDMA,使乳液胶体内部结构形成有效的空间位阻和可传输气态水的通道,并确定了最佳MA‑POSS与EGDMA的比值。本发明首次将可传输气态水的乳液胶体引入肌电传感贴片,肌电传感贴片传输气态水性能优良,呼吸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方便佩戴的肌电信号手环

    公开(公告)号:CN22223768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20358547.8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佩戴的肌电信号手环,属于智能交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箱,所述主箱顶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器,所述主箱两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布,所述弹性布远离主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次箱,所述主箱与若干个次箱形成环状。本实用新型通过次箱之间的连接带既起到连接各个次箱作用的同时,也可对各个次箱进行收紧,提高了手环的连接强度,使得手环拥有较强的拉伸度,使用人员只需撑开次箱,并将手臂伸入其中进行佩戴,便于人员的使用,并且通过收紧带底部设置的弹簧,使得手环上的各个次箱的短端相互靠近并进行收拢,手环倾斜其内壁紧密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符合人体工程学,有效地防止因人体晃动,从而导致手环偏移和脱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