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鸭通管性能的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5125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618265.3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鸭通管性能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出雏公鸭和出雏母鸭,饲养至63-68日龄;(2)选取体重达到上市体重的公鸭,观察公鸭的主翼羽,对每根主翼羽进行通管评分,主翼羽分值达到选育标准的留种;选取体重达到上市体重的母鸭,观察母鸭的主翼羽,对每根主翼羽进行通管评分,主翼羽分值达到选育标准的留种;(3)留种的公鸭和母鸭按照配比为1:8~1:10组建家系进行系谱孵化,繁殖下一世代;重复步骤(1)~(3),进行至少3个世代选育。本发明具有达到明显改善鸭的通管性能,便于规模化的屠宰与加工,屠体美观的效果。

    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4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45815.9

    申请日:2016-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2

    Abstract: 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特优性突变白羽纯系扩繁;(2)亲本P选择;(3)将樱桃谷鸭公鸭与特优性白羽母鸭按1:10比例杂交获得F1代,选留母花鸭;(4)将特优性白羽公鸭与F1代中的母花鸭按照1:10的比例进行交配,获得F2代,选留生长速度快的白羽、黑喙、黄胫的个体;(5)横交固定、扩群、选育,获得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该品系保持了原有咔叽‑康贝尔鸭的优良肉质的特点,白羽屠宰后胴体更为美观,其喙为黑色可作为用于屠宰后的标识和独特研究喙色的品系开发利用,市场竞争力强;可用于建立资源群来研究鸭羽色、喙色和胫色的遗传机理,促进优质瘦肉型鸭业的创新发展。

    一种改进鸭通管性能的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5125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18265.3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鸭通管性能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出雏公鸭和出雏母鸭,饲养至63-68日龄;(2)选取体重达到上市体重的公鸭,观察公鸭的主翼羽,对每根主翼羽进行通管评分,主翼羽分值达到选育标准的留种;选取体重达到上市体重的母鸭,观察母鸭的主翼羽,对每根主翼羽进行通管评分,主翼羽分值达到选育标准的留种;(3)留种的公鸭和母鸭按照配比为1∶8~1∶10组建家系进行系谱孵化,繁殖下一世代;重复步骤(1)~(3),进行至少3个世代选育。本发明具有达到明显改善鸭的通管性能,便于规模化的屠宰与加工,屠体美观的效果。

    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426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610845815.9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特优性突变白羽纯系扩繁;(2)亲本P选择;(3)将樱桃谷鸭公鸭与特优性白羽母鸭按1:10比例杂交获得F1代,选留母花鸭;(4)将特优性白羽公鸭与F1代中的母花鸭按照1:10的比例进行交配,获得F2代,选留生长速度快的白羽、黑喙、黄胫的个体;(5)横交固定、扩群、选育,获得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该品系保持了原有咔叽‑康贝尔鸭的优良肉质的特点,白羽屠宰后胴体更为美观,其喙为黑色可作为用于屠宰后的标识和独特研究喙色的品系开发利用,市场竞争力强;可用于建立资源群来研究鸭羽色、喙色和胫色的遗传机理,促进优质瘦肉型鸭业的创新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