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893306.8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器,能抑制解除突起的变形。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和第2壳体;配置在第1壳体内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配置在第1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短路端子,短路端子具备一对接触片,一对接触片通过弹性地接触多个第1端子中的一对第1端子使该一对第1端子短路,第2壳体具备向与第1壳体嵌合的嵌合方向突出的解除突起,解除突起具备:解除部,在第1壳体与第2壳体正规嵌合的情况下,使一对接触片中的一个向第1方向的一侧弹性变形,从而解除一对第1端子的短路;以及伸出部,从解除部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两侧延伸,第1壳体具备从第1方向的另一侧与伸出部抵接的抵接部。

    连接器
    2.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57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50931.0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操作杆(12)被支承为相对于壳体(11)能够向临时卡止位置和正式卡止位置转动。在壳体(11)和操作杆(12)中的任一方设置有能挠曲变形的第1卡止部(28),在另一方设置有第2卡止部(53、53A)。第1卡止部(28)具有第1顶部(34)和与第1顶部(34)相连的第1卡止面(32)。第2卡止部(53、53A)具有与第1卡止部(28)接触而使操作杆(12)停止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第2卡止面(56、56A)。第2卡止面(56、56A)具有倾斜边(58、58A),该倾斜边(58、58A)在第1卡止部(28)由于第1顶部(34)与第2卡止部(53、53A)的干渉而挠曲的状态下从第1顶部(34)向第1卡止面(32)侧倾斜地配置。

    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6605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38825.8

    申请日:2009-11-24

    Inventor: 间濑强 田中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紧凑同时防止两个外壳的错误连接。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10;10A),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多个腔(19),端子接头(110)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腔中,用于固定所述端子接头(110)的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锁定矛(24)形成在每个腔(19)的内表面处,其中:用于防止与相配合的第二外壳(40)的错误连接的错误连接防止部(27)从所述第一外壳(10)的外表面突出,并且所述错误连接防止部(27)布置在一位置处,该位置位于与所述腔(19)的同所述锁定矛(24)的基端相连的内表面处于同一侧的表面上并基本与将所述腔(19)中的相邻腔分隔的分隔壁(22)对应。

    连接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6605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038825.8

    申请日:2009-11-24

    Inventor: 间濑强 田中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紧凑同时防止两个外壳的错误连接。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10;10A),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多个腔(19),端子接头(110)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腔中,用于固定所述端子接头(110)的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锁定矛(24)形成在每个腔(19)的内表面处,其中:用于防止与相配合的第二外壳(40)的错误连接的错误连接防止部(27)从所述第一外壳(10)的外表面突出,并且所述错误连接防止部(27)布置在一位置处,该位置位于与所述腔(19)的同所述锁定矛(24)的基端相连的内表面处于同一侧的表面上并基本与将所述腔(19)中的相邻腔分隔的分隔壁(22)对应。

    连接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5273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910225009.1

    申请日:2009-11-24

    Inventor: 间濑强 田中努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同时防止两个外壳的错误连接的连接器。一种连接器设有一对可彼此相连的阴和阳外壳(10、40),其中该阴外壳(10)包括框形的外壳主体(11)而该阳外壳(40)包括接收器(42),该接收器具有与外壳主体(11)的外表面相符的内表面形状。彼此对角的外壳主体的外表面上的角部形成具有不同形状的斜切部(14、15)。斜切部(14、15)包括位于外壳主体(11)的上表面的相对端处并且相对于高度方向以相对大的角度倾斜的适度倾斜部,以及位于外壳主体(11)的下表面的相对端处并且相对于该高度方向以相对小的角度倾斜的陡峭倾斜部(15)。

    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969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95926.8

    申请日:2008-04-25

    Inventor: 间濑强 田中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能够使外壳的连接操作顺利。阴性外壳(5)包括用于容纳端子接头(14)的内管部分(8),和环绕该内管部分(8)的外周表面的外管部分(9)。数个空腔(15A、15B)并排设置在阴性外壳(5)的后端表面中,延伸部分(E)在空腔的设置方向上从位于设置方向上端部处的空腔(15A)向外突出,并且在连接操作之时,延伸部分(E)的后端表面起到可推动表面(22)的作用。外管部分(9)的侧壁(9B)与延伸部分(E)相连续,并且操作凹口(44)形成在侧壁(9B)中,在连接方向上位于延伸部分(E)前面。在将外壳(1、5)彼此连接和分离之时,通过抓住操作口(44)可进行操作。

    连接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3156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510068856.3

    申请日:2005-05-12

    Inventor: 田中努 间濑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2

    Abstract: 连接器具有外壳(10),该外壳带有在底表面和两个相对侧表面(19)上开放的保持器安装孔(16)。保持器(50)可以安装在保持器安装孔(16)中,并具有将外壳(10)的侧表面(53)夹在中间的两个侧板(53)。要锁定部分(51)设置在每个侧板(53)上。外壳(10)的侧表面(19)具有位于保持器安装孔(16)前面和后面的前、后临时锁(17A,17B),以与该要锁定部分(51)配合,并将保持器(50)固定在临时锁定位置处。每个侧表面(19)还具有位于保持器安装孔(16)上方的主锁(18),以与该要锁定部分(51)配合,并将保持器(50)固定在主锁定位置处。

    杆式壳体
    8.
    发明公开
    杆式壳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54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893315.7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保护检测构件及杆的杆式壳体。杆式壳体(10)具备:壳体(30);杆(40),能在初期位置与完成位置之间转动地装配于壳体;以及检测构件(50),能在待机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地安装于壳体,在杆位于完成位置的状态下,检测构件能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杆具备一对板状部(41)、在第1方向连结一对板状部的操作部(42)、以及从操作部突出的突出部(43),检测构件具备主体部(51)和从主体部凹陷的凹部(52),在杆位于初期位置且检测构件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检测构件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一对板状部的内侧,突出部配置在凹部内。

    杆式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杆式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18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80044800.0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杆式连接器(1)具备:连接器壳体(10),具有嵌合面(11A)和与嵌合面(11A)不同的第1杆安装面(11D1),与对方连接器(100)嵌合;前保持体(70),具备前壁(71)和周壁(73),前壁(71)沿着嵌合面(11A)配置,周壁(73)从前壁(71)延伸并沿着第1杆安装面(11D1)配置;以及杆(80),能从初期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地组装于连接器壳体(10),连接器壳体(10)具备第1锁定臂(43),第1锁定臂(43)具备第1臂部(44)和第1锁定突起(45),第1臂部(44)能挠曲地配置于第1杆安装面(11D1),第1锁定突起(45)从第1臂部(44)突出,在杆(80)位于初期位置时与杆(80)卡合,周壁(73)覆盖第1臂部(44)。

    连接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223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780090776.9

    申请日:2017-05-15

    Inventor: 间濑强

    Abstract: 实现嵌合检测部件的嵌合检测功能的可靠性提高。嵌合检测部件(30)以能够与锁臂(15)的支承部(20)一体地弹性移位的方式安装于支承部(20),相对于支承部(20)能在初期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相对移动。嵌合检测部件(30)的弹性卡止片(32)在两壳体(10、50)未嵌合及半嵌合的状态下抵接于锁臂(15)的前止动部(19)而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向检测位置移动。在第1壳体(10)设置有移动限制部(23),在弹性卡止片(32)由于锁臂(15)的弯曲变形而向从前止动部(19)解脱的方向移位时,通过使嵌合检测部件(30)抵接于移动限制部(23),从而移动限制部(23)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向检测位置侧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