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插组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A

    公开(公告)日:1997-05-07

    申请号:CN96109633.0

    申请日:1996-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2

    Abstract: 一种接插组件,由第一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组成,第一接插件有凹端子在第一接插件不与第二接插件连接时通过一个短路端子短接。当第二接插件插入第一接插件时,第二接插件的一个绝缘片将各凹端子之间的短接断开。短路端子有若干接触部分,至少其中一个短路端子接触部分有一个侧面延伸部分。第二接插件有一个肋件适宜压住各接触部分,在各短路端子与各凹端子之间形成间隙。绝缘片可以无阻力地插入间隙,从而减小绝缘片的厚度,提高接插组件的长期可靠性。

    模块式接线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966A

    公开(公告)日:1998-05-27

    申请号:CN97122494.3

    申请日:1997-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拆卸模块式接线器,它由一个上盒体A和一个下盒体B叠放在一起构成的。锁定突起A7,A8设置在上盒体A左右侧面的前边和后边,而相应的锁定孔B3,B5设置在下盒体B中。锁定突起A7,A8加工得带有锁定表面A7b,A8b和拆卸引导面A7c,A8c,后者用于把锁定突起A7,A8从锁定孔B3,B5中平稳地拆卸下来。此外,在下盒体B的前表面上还加工了一个用于插入拆卸工具E的工具插入孔B6。

    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699A

    公开(公告)日:1998-07-15

    申请号:CN97111220.7

    申请日:1997-04-24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它包括插头和插座连接器外壳,每个外壳载有一组配合端子,连接器外壳中的一个被分成一组连接器外壳,使之能与一组在另外连接器外壳上的相应容放位置相配合和接合,该连接器包括:用于控制前面配合或接合的外壳的配合和/或接合的控制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最后一个外壳件是否恰当接合的接合检测装置。

    卡装连接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991C

    公开(公告)日:2002-11-06

    申请号:CN96104559.0

    申请日:1996-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43

    Abstract: 卡装插入式电连接器(10)的帽盖元件(12)被插入并限定于面板(20)的透孔(21)中。具有弹性限定爪(16)的锁定臂(15)设置在帽盖元件(12)的周壁表面上。防护板(17)形成在止挡爪(16)的前侧,既使套筒式连接器(30)被斜压而与防护板(17)相接触,也能防止锁定臂(15)向下弯曲,因而防止使连接器(10)意外地从透孔(21)中脱开。

    卡片端连接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62760A

    公开(公告)日:2002-08-07

    申请号:CN01143471.6

    申请日:2001-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21 H01R13/4538

    Abstract: 为了阻止卡片端连接器的终端接头短路,一外壳配备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短路阻止元件(50)。短路阻止元件(50)可以在设置在上和下相对位置上的终端接头(40)的弹性触点(42)之间的短路阻止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后退位置位于短路阻止位置的后侧。由于当短路阻止元件处于短路阻止位置时,阻止了上和下终端(40)的短路接触,弹性触点(42)可以弯曲更大的程度,因而增加了它们与卡片端连接器触点的接触力。

    卡片端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1891C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1143471.6

    申请日:2001-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21 H01R13/4538

    Abstract: 为了阻止卡片端连接器的终端接头短路,一外壳配备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短路阻止元件(50)。短路阻止元件(50)可以在设置在上和下相对位置上的终端接头(40)的弹性触点(42)之间的短路阻止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后退位置位于短路阻止位置的后侧。由于当短路阻止元件处于短路阻止位置时,阻止了上和下终端(40)的短路接触,弹性触点(42)可以弯曲更大的程度,因而增加了它们与卡片端连接器触点的接触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