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用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0229305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419.6

    申请日:2010-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53 H01L27/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形成显示装置用基板(60)之工序,在具备配设有多个滤色器元件的彩色滤光片(30)之第一基板(20)上,将个别地具备形成有连接端子(46)的连接用电极的且彼此为相同构成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40)以与多个滤色器元件分别重合之方式设置,由此形成显示装置用基板(60)之工序;准备驱动用基板(50)之工序,该驱动用基板(50)具备用于驱动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之驱动电路、及与驱动电路导通之连接部(52a);在显示装置用基板或驱动用基板的表面配置贴合部件(74X)之工序,以使在显示装置用基板与驱动用基板贴合之状态下,该贴合部件包围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连接端子与连接部抵接之方式使显示装置用基板与驱动用基板贴合之工序。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1069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80054093.0

    申请日:2011-11-07

    Inventor: 梶谷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9 H01L27/3246 H01L27/3283 H01L51/0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显示装置可在隔壁所包围的区域形成均匀膜厚的有机层且具有简易构造。该显示装置包含基台、在该基台上划分预先设定的分区的隔壁、以及分别设置于由该隔壁划分的分区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含至少一层的第1电极、至少一层的有机层和至少一层的第2电极,并从所述基台侧起以该顺序层叠;所述隔壁的端部相接在所述第1电极上;从所述基台的厚度方向的一边来看,所述第1电极在被所述隔壁的端部覆盖的部位以外的剩余部位及该剩余部位的周边部具有凹陷,该凹陷比所述隔壁端部与所述第1电极的界面更凹向基台侧。

    显示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650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1606.X

    申请日:2014-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83 H01L27/3246 H01L51/0005 H01L51/5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于含有倒锥形形状的间隔壁的显示装置(1)中,可薄化第2电极厚度的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包括基板(2)、设于基板上的显示区域(30)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规定设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区域与设于显示区域外的接触孔的间隔壁,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第1电极、较该第1电极从基板更远离而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设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1层或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层,第2电极具有在间隔壁上从显示区域延伸至接触孔的连接部,关于间隔壁的基板侧的端部,于显示区域,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为钝角,在形成有接触孔的区域,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为锐角。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6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80100503.9

    申请日:2008-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6 H01L51/5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提高对侵入形成于基板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的水蒸气或氧气等气体的阻隔性的结构。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具备:基板10;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0,其是在基板10上,在一对电极间夹持包含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层而构成的,所述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为透明或半透明;密封层30,其是密封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0的层,是将无机物膜与有机物膜交替层叠多层而形成的;密封玻璃基板40,其密着配置于密封层30的最上位有机物膜33-n上。

    显示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6502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480031606.X

    申请日:2014-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于含有倒锥形形状的间隔壁的显示装置(1)中,可薄化第2电极厚度的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包括基板(2)、设于基板上的显示区域(30)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规定设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区域与设于显示区域外的接触孔的间隔壁,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第1电极、较该第1电极从基板更远离而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设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1层或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层,第2电极具有在间隔壁上从显示区域延伸至接触孔的连接部,关于间隔壁的基板侧的端部,于显示区域,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为钝角,在形成有接触孔的区域,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为锐角。

    发光装置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332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7608.X

    申请日:2011-03-25

    Inventor: 梶谷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0 H01L27/3246 H01L27/328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以少量的工序数形成由第1隔壁构件和第2隔壁构件构成的隔壁的发光装置用基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用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支撑基板上形成所述第1隔壁构件形成用的第1薄膜的工序;在所述第1薄膜上形成由感光性树脂构成的第2隔壁构件形成用的第2薄膜的工序;利用光刻法除去从所述支撑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看所述第2薄膜中除了与形成第1隔壁构件的部位重叠的部位以外的残余部位的工序;利用蚀刻除去所述第1薄膜中的、除了被所述第2薄膜覆盖的部位以外的残余部位,形成第1隔壁构件的工序;以及利用蚀刻除去所述第2薄膜的表面部,形成第2隔壁构件的工序。

    显示装置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150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80006357.0

    申请日:2010-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53 H01L27/3246

    Abstract: 一种被贴合在设有驱动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的驱动用基板上的显示装置用基板,具有:基板主体;在该基板主体上所设置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隔堤,其在所述基板主体上将所述多个有机EL元件分别划分开;突起状的台座,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主体上;第一连接电极,其以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延伸到所述台座上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台座被配置在:在与所述驱动用基板贴合的状态下该台座上所配置的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驱动电路具有的第二电极相连接的位置,且所述隔堤和所述台座的高度相同。

    显示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265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180059829.3

    申请日:2011-12-12

    Inventor: 梶谷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83 H01L27/3246 H05B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备倒锥形形状的隔壁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形成有在多个有机场致发光元件上相连的第二电极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具备:支承基板;设置在支承基板上的多个有机场致发光元件(4);以分别围绕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的从支承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一方观察时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隔壁(3),隔壁具有:面向外周之中的一部分而设置的第一隔壁(3a);面向外周之中的除了一部分以外的剩余的部分而设置的第二隔壁(3b),第一隔壁为围绕外周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呈锐角的正锥形形状的隔壁,第二隔壁为围绕外周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呈钝角的倒锥形形状的隔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