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托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9882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580046015.0

    申请日:2005-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1/504

    Abstract: 一种用于承载多个容器的可挠性托架(10),包括可挠性片(20)和形成于所述可挠性片上的多个容器接收开口(25)。所述容器接收开口(25)的阵列穿过所述可挠性片(20)纵向延伸,其中每个容器接收开口(25)基本上是矩形并且包括在应用到容器上之后增加42%以上的开口周长。

    容器承载器和包装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24123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680005552.5

    申请日:2006-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1/504 B65D2203/02

    Abstract: 用于承载多个容器的挠性承载器(10)包括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一排容器接收孔(25)的挠性薄片(20)。该挠性承载器(10)进一步包括与挠性薄片(20)形成为一体的把手(5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与至少一排容器接收孔(25)形成为一体的、形成于与把手(50)相对的一侧的一排容器接收孔(25)上的板(40)。通过扇状展开两排容器接收孔(25)形成包装,并将多个容器插入其中,每个容器都插入各自的容器接收孔(25)。

    多种容器直径载装带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759C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0100858.7

    申请日:2000-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装带,用来包装多个容器,制造一片具有弹性的聚合材料薄片,薄片上形成有许多面对面横向成对排列的容器接纳孔,每个容器接纳孔皆具一个小的半径,该半径在容器接纳孔的内边缘确定一个顶点。在面对面横向成对的容器接纳孔之间形成有横筋,拉长孔位于面对面横向成对的容器接纳孔的顶点之间的横筋上。拉长孔的尺寸最好做得能够根据被包装的容器的直径和/或外形使横筋稍稍伸长,从而能控制容器之间的横向间距,而与容器直径无关。

    多种容器直径载装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66806A

    公开(公告)日:2000-09-20

    申请号:CN00100858.7

    申请日:2000-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装带,用来包装多个容器,制造一片具有弹性的聚合材料薄片,薄片上形成有许多面对面横向成对排列的容器接纳孔,每个容器接纳孔皆具一个小的半径,该半径在容器接纳孔的内边缘确定一个顶点。在面对面横向成对的容器接纳孔之间形成有横筋,拉长孔位于面对面横向成对的容器接纳孔的顶点之间的横筋上。拉长孔的尺寸最好做得能够根据被包装的容器的直径和/或外形使横筋稍稍伸长,从而能控制容器之间的横向间间距,而与容器直径无关。

    一种挠性承载器及包括该承载器的包装

    公开(公告)号:CN10116024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680011552.6

    申请日:2006-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1/504

    Abstract: 一种用于承载多个容器的挠性承载器,包括挠性片材(20),所述挠性片材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两排容器接收孔(25)。所述多个容器(80)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容器接收孔中,并由此在包装中进行成组。所述挠性承载器进一步包括环(30),所述环在所述包装端部上的所述挠性片材的外周在两排容器接收孔之间延伸,并延伸出所述多排成组的容器的纵向边缘。当由消费者抓握时,所述环优选地能够支撑所述包装。所述挠性承载器进一步包括向上延伸的把手(50)和/或与所述挠性片材整体形成的面板。所形成的包装可以从端部抓握环,或从顶部抓握把手。

    容器承载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4123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680005552.5

    申请日:2006-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1/504 B65D2203/02

    Abstract: 用于承载多个容器的挠性承载器(10)包括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一排容器接收孔(25)的挠性薄片(20)。该挠性承载器(10)进一步包括与挠性薄片(20)形成为一体的把手(5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与至少一排容器接收孔(25)形成为一体的、形成于与把手(50)相对的一侧的一排容器接收孔(25)上的板(40)。通过扇状展开两排容器接收孔(25)形成包装,并将多个容器插入其中,每个容器都插入各自的容器接收孔(2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