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使用其的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878069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80015707.1

    申请日:2017-03-14

    Inventor: 菊池直树

    Abstract: 薄膜电容器具备:主体部(3),具有电介质薄膜(1)、和分别被配置于该电介质薄膜(1)的对置的第1面(1c)以及第2面(1d)的第1金属膜(2a)以及第2金属膜(2b);和第1外部电极(4a)以及第2外部电极(4b),分别被配置于主体部(3)的对置的第1端部(3a)以及第2端部(3b)。第1金属膜(2a)以及第2金属膜(2b)分别具有第1部位(21)、第2部位(2m)以及第3部位(2n)。第3部位(2n)位于与第1外部电极(4a)、第2外部电极(4b)的任意一个连接的第1部位(21)和位于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第2部位(2m)之间。第1金属膜(2a)的第3部位(2na)被在第1方向(OA)延伸的第1槽(7na)分割,第2金属膜(2b)的第3部位(2nb)被在第2方向(OB)延伸的第2槽(7nb)分割。第1方向(OA)与第2方向(OB)在俯视的情况下相互交叉。

    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和使用其的变换器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0749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4004.5

    申请日:2017-04-26

    Inventor: 菊池直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具备:具有电介质膜(1a)、(1b)及金属膜(2a)、(2b)的主体部(3);和外部电极(4a)、(4b),外部电极(4a)、(4b)分别设置在位于主体部3的第1方向的两端的一对主体端部(3a)、(3b)。金属膜(2a(2b))具有:在任一主体端部(3a(3b))与外部电极(4a(4b))连接的第1部位(2la(2lb))、位于另一主体端部(3b(3a))的第2部位(2ma(2mb))、以及在第1方向位于第1部位(2la(2lb))与第2部位(2ma(2mb))之间的第3部位(2na(2nb)),第3部位(2na(2nb))的膜厚小于前述第2部位(2ma(2mb))的膜厚。

    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13456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80060201.9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公开的薄膜电容器包括:层叠体,由包括聚芳酯薄膜的至少一层电介质膜、与多层金属蒸镀膜交替地层叠而成;覆盖膜,包含聚酯系热熔胶树脂,所述覆盖膜层叠在两个第1侧面上,所述两个第1侧面在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相对;金属喷镀电极,层叠在两个第2侧面上,所述两个第2侧面在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相对。

    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使用其的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21321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80066703.0

    申请日:2018-10-24

    Inventor: 菊池直树

    Abstract: 薄膜电容器具备:主体部(3),其至少具备在第一电介质薄膜(1a)的第一面上具有第一金属膜(2a)的第一金属化薄膜、以及在第二电介质薄膜(1b)的第二面上具有第二金属膜(2b)的第二金属化薄膜(5b);和一对外部电极(4a、4b)。在第一金属膜(2a)和第二金属膜(2b)之间,配置有第一电介质薄膜(1a)或第二电介质薄膜(2b)。外部电极(4a、4b)分别配置于主体部(3)的第一方向的一对主体端部(3a、3b),并与第一金属膜(2a)或第二金属膜(2b)电连接。与外部电极(4a、4b)电连接的第一、第二金属膜(2a、2b)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在与外部电极(4a、4b)电连接的主体端部(3a、3b)的附近具有膜厚为20nm以上的第一部位(2e),并且在该第一部位(2e)具有与主体端部(3a或3b)相接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槽(8)。

    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134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80060201.9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公开的薄膜电容器包括:层叠体,由包括聚芳酯薄膜的至少一层电介质膜、与多层金属蒸镀膜交替地层叠而成;覆盖膜,包含聚酯系热熔胶树脂,所述覆盖膜层叠在两个第1侧面上,所述两个第1侧面在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相对;金属喷镀电极,层叠在两个第2侧面上,所述两个第2侧面在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相对。

    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和使用其的变换器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07495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780024004.5

    申请日:2017-04-26

    Inventor: 菊池直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具备:具有电介质膜(1a)、(1b)及金属膜(2a)、(2b)的主体部(3);和外部电极(4a)、(4b),外部电极(4a)、(4b)分别设置在位于主体部3的第1方向的两端的一对主体端部(3a)、(3b)。金属膜(2a(2b))具有:在任一主体端部(3a(3b))与外部电极(4a(4b))连接的第1部位(2la(2lb))、位于另一主体端部(3b(3a))的第2部位(2ma(2mb))、以及在第1方向位于第1部位(2la(2lb))与第2部位(2ma(2mb))之间的第3部位(2na(2nb)),第3部位(2na(2nb))的膜厚小于前述第2部位(2ma(2mb))的膜厚。

    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使用其的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213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80066703.0

    申请日:2018-10-24

    Inventor: 菊池直树

    Abstract: 薄膜电容器具备:主体部(3),其至少具备在第一电介质薄膜(1a)的第一面上具有第一金属膜(2a)的第一金属化薄膜、以及在第二电介质薄膜(1b)的第二面上具有第二金属膜(2b)的第二金属化薄膜(5b);和一对外部电极(4a、4b)。在第一金属膜(2a)和第二金属膜(2b)之间,配置有第一电介质薄膜(1a)或第二电介质薄膜(2b)。外部电极(4a、4b)分别配置于主体部(3)的第一方向的一对主体端部(3a、3b),并与第一金属膜(2a)或第二金属膜(2b)电连接。与外部电极(4a、4b)电连接的第一、第二金属膜(2a、2b)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在与外部电极(4a、4b)电连接的主体端部(3a、3b)的附近具有膜厚为20nm以上的第一部位(2e),并且在该第一部位(2e)具有与主体端部(3a或3b)相接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槽(8)。

    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4784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5474.X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主体部(3),其具有被卷绕的电介质薄膜(1)和配置在电介质薄膜(1)的一个面上的金属膜(2);以及外部电极(4),其分别设置在主体部(3)的轴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将金属膜(2)在电介质薄膜(1)的宽度方向上的表面粗糙度设为S1且金属膜(2)在电介质薄膜(1)的长度方向上的表面粗糙度设为S2时,S1及S2具有S1>S2的关系,并且,金属膜(2)的由褶皱形成的凹凸边界线的分形维数的平均值为1.08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