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85725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40348.7

    申请日:2012-04-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底板、天线罩、垂直极化天线以及水平极化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包括以尖端相向分别固定在介质件相对的两侧的上锥形振子和下锥形振子,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包括布设在第一介质基板底面上的环形阵列和顶面上的匹配网络,所述第一介质基板套设于所述下锥形振子周围,所述下锥形振子内部设置第二介质基板,其表面设有功分网络,第二介质基板与第一介质基板之间通过若干贯穿下锥形振子的内部同轴连接器实现所述功分网络与所述环形阵列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通过改进其垂直极化天线与水平极化天线之间的组装关系以及附加调节片等手段,达到低驻波比、高隔离度的预期目标。

    宽频带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公开(公告)号:CN202585724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40286.X

    申请日:2012-04-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宽频带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圆形的底板、天线罩、垂直极化天线以及水平极化天线,底板与天线罩相组装以罩设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其中,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包括中部设置有通孔的圆形垂直极化金属板、固定在该通孔上且带有导线孔的金属支撑座、竖立设置在该金属支撑座上的辐射振子;所述水平极化天线设置在圆形的水平极化介质板上;所述水平极化介质板居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垂直极化金属板居于所述水平极化介质板的上方,若干支撑柱穿过所述水平介质板,分别固定支撑所述垂直极化金属板和底板。按照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天线具有较强的环境适用性,驻波比低,隔离度高,天线性能优越,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天线电缆保护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85700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40209.4

    申请日:2012-04-05

    Abstract: 一种天线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电缆夹,其包括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纹段的第一柱体部、形成于第一柱体部的端面的凸缘、自凸缘轴向延伸形成且其外表面形成第二外螺纹段的第二柱体部、从第一柱体部的另一个端面延伸形成且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形部及轴向贯通锥形部、第一柱体部及第二柱体部的电缆穿孔;连接头,其包括筒体,筒体内部从一个端面到另一个端面依次形成第一内螺纹段、与第一内螺纹段衔接并且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内壁及与锥形内壁衔接的第二电缆穿孔;及旋入第二外螺纹段的锁紧螺母。锥形部与锥形内壁抵靠,第一外螺纹段旋入第一内螺纹段内。

    移相组件、移相器及移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2954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57549.7

    申请日:2016-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18 H01Q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相组件、移相器及移相系统。所述移相组件用于调整流经其中的信号的相位,其包括同轴套接设置的外导体和内导体,所述外导体或内导体上固设有便于控制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之间沿轴向产生相对位移的传动块,将所述传动块的移动路径设置在预设区域,以使所述移相组件安装于腔体中时,所述腔体无需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计容纳所述传动块的容置空间且所述传动块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未延伸至所述腔体外。本发明所述的移相器不仅具有小型化、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无源互调较好,且便于结构布局、损耗较低、各方面性能较稳定;同时,有便于提高赋形、增益等相关数据指标,进而便于实现超宽带信号的传输及发射。

    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98341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501216.7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同时工作在2G、3G以及TD-LTE频段,尺寸小、结构紧凑、隔离度高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提供有顶部端面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垂直极化天线包括作为辐射振子使用的锥形振子,水平极化天线包括设置在水平极化介质板上的水平辐射振子,水平极化介质板置于垂直极化天线所提供的顶部端面上方,水平辐射振子置于水平极化介质板的顶面与底面之内,水平极化介质板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垂直极化天线顶部端面的直径。本发明实现了站点共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在室内多径反射显著的场合,可以通过极化分集实现室内信号的良好覆盖。

    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98341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01216.7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同时工作在2G、3G以及TD-LTE频段,尺寸小、结构紧凑、隔离度高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提供有顶部端面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垂直极化天线包括作为辐射振子使用的锥形振子,水平极化天线包括设置在水平极化介质板上的水平辐射振子,水平极化介质板置于垂直极化天线所提供的顶部端面上方,水平辐射振子置于水平极化介质板的顶面与底面之内,水平极化介质板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垂直极化天线顶部端面的直径。本发明实现了站点共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在室内多径反射显著的场合,可以通过极化分集实现室内信号的良好覆盖。

    移相组件、移相器及移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003933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0869244.8

    申请日:2016-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相组件、移相器及移相系统。所述移相组件用于调整流经其中的信号的相位,其包括同轴套接设置的外导体和内导体,所述外导体或内导体上固设有便于控制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之间沿轴向产生相对位移的传动块,将所述传动块的移动路径设置在预设区域,以使所述移相组件安装于腔体中时,所述腔体无需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计容纳所述传动块的容置空间且所述传动块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未延伸至所述腔体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相器不仅具有小型化、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无源互调较好,且便于结构布局、损耗较低、各方面性能较稳定;同时,有便于提高赋形、增益等相关指标,进而便于实现超宽带信号的传输及发射。

    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71969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549939.X

    申请日:2012-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用于移动通信,其包括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接地金属反射板、微带金属片组成的平行放置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的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位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一端供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与同轴电缆相转换连接的端点,所述辐射单元垂直置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上方,且所述辐射单元的馈电点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一端相连接,其中,还包括平行于所述接地金属板并以耦合加载形式垂直连接于所述辐射单元顶端的单面覆铜介质板。本实用新型尺寸更小巧、性能更稳定,适合室内安装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