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宽带跳频系统的削峰门限值调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96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242107.8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宽带跳频系统的削峰门限值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在宽带跳频系统中进行信号处理时,多载波之间功率不平衡,且多载波功率及载波间带宽随时间变化,不能及时更新跳频门限值的问题。方法为:接收下一个跳频周期的跳频序列,从上述跳频序列中获得载波数;根据上述跳频序列计算下一个跳频周期对应的最大载波带宽及最大功率等级;根据最大载波带宽,最大功率等级及载波数,调整下一个跳频周期的削峰门限值。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快速准确地更新跳频门限值,并且有效避免多载波之间功率不平衡,及多载波功率及载波间带宽随时间变化的问题。

    零中频接收机及其直流泄漏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532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33725.9

    申请日:2011-10-28

    Inventor: 龚贺 张嘉鹏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零中频接收机及其直流泄漏抑制方法,分别抓取数模转换芯片输出的I路数据和Q路数据,再分别计算抓取的I路数据和Q路的加和平均值,得到I路和Q路的直流泄漏校正差值,将接收到的I路数据和Q路数据分别减去各自的直流泄漏校正差值,既完成了I/Q数据的直流泄漏校正。由于是根据实时接收到的数据来计算校正差值,再根据此校正差值对实时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零中频接收机及其直流泄漏抑制方法的实时性强,且校正方法简单有效。

    一种应用于宽带跳频系统的削峰门限值调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9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42107.8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宽带跳频系统的削峰门限值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在宽带跳频系统中进行信号处理时,多载波之间功率不平衡,且多载波功率及载波间带宽随时间变化,不能及时更新跳频门限值的问题。方法为:接收下一个跳频周期的跳频序列,从上述跳频序列中获得载波数;根据上述跳频序列计算下一个跳频周期对应的最大载波带宽及最大功率等级;根据最大载波带宽,最大功率等级及载波数,调整下一个跳频周期的削峰门限值。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快速准确地更新跳频门限值,并且有效避免多载波之间功率不平衡,及多载波功率及载波间带宽随时间变化的问题。

    接收机及其镜像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438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4844.0

    申请日:2012-02-03

    Inventor: 龚贺 张嘉鹏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收机及其镜像抑制方法,在接收机上电后,向下行链路输入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经下行链路处理后再由上行链路处理,得到I/Q数据,对所得I/Q数据依次进行自相关、互相关、加和求平均和镜像校正系数计算,得到镜像校正系数,最后断开参考信号。这样,正常通信时,射频信号经上行链路处理后,就可以按照所得镜像校正系数进行镜像校正。本方法特别适用于零中频接收机,参考信号以白噪声信号为优选,射频信号经过上行零中频调制器的第一级镜像校正后,再按照所得镜像校正系数进行第二级镜像校正。最终,镜像可以被校正到-70dbm,系统的误差向量幅度、带内杂散和灵敏度等指标均有提升。

    接收机及其镜像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4381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024844.0

    申请日:2012-02-03

    Inventor: 龚贺 张嘉鹏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收机及其镜像抑制方法,在接收机上电后,向下行链路输入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经下行链路处理后再由上行链路处理,得到I/Q数据,对所得I/Q数据依次进行自相关、互相关、加和求平均和镜像校正系数计算,得到镜像校正系数,最后断开参考信号。这样,正常通信时,射频信号经上行链路处理后,就可以按照所得镜像校正系数进行镜像校正。本方法特别适用于零中频接收机,参考信号以白噪声信号为优选,射频信号经过上行零中频调制器的第一级镜像校正后,再按照所得镜像校正系数进行第二级镜像校正。最终,镜像可以被校正到-70dbm,系统的误差向量幅度、带内杂散和灵敏度等指标均有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