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8347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010809185.6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其中,所述拉杆连接机构用于设置在移相器的腔体上并将移相器的介质板与拉杆连接起来,所述腔体包括分设于厚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分设于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所述拉杆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设置在腔体外的连接部和可从所述顶壁或者底壁穿入腔体内并与腔体内的介质板连接的驱动部,所述连接部设有拉杆固定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拉杆连接机构中,用于与拉杆连接的连接件可从移相器腔体的顶壁或者底壁穿入腔体内与介质板连接,即通过所述连接件可将拉杆设置在腔体的侧面,从而减少移相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方便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83470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809185.6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其中,所述拉杆连接机构用于设置在移相器的腔体上并将移相器的介质板与拉杆连接起来,所述腔体包括分设于厚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分设于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所述拉杆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设置在腔体外的连接部和可从所述顶壁或者底壁穿入腔体内并与腔体内的介质板连接的驱动部,所述连接部设有拉杆固定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拉杆连接机构中,用于与拉杆连接的连接件可从移相器腔体的顶壁或者底壁穿入腔体内与介质板连接,即通过所述连接件可将拉杆设置在腔体的侧面,从而减少移相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方便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一种止退型铆钉和天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090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75583.9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退型铆钉和天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止退型铆钉包括销钉和销套,销套内开设有可供销钉穿入的销孔,且销套的一端外壁凸出形成外延部,其另一端形成可向外弹性翻折并与外延部共同形成夹持作用的张紧部,张紧部的内壁上凸出形成可在销钉插入销孔内时使张紧部向外翻折的止退部,销钉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止退部卡接配合从而限制销钉从销孔内退出的锁止部。在销钉插入至销孔内时,销钉与止退部相互作用,使张紧部向外翻折,销钉外壁上的锁止部与销套上的止退部形成卡接作用,张紧部与板件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张紧部的弹性回复力使止退部和锁止部保持卡接状态,从而限制销钉从销套内脱离,提高了铆钉固定效果的稳定性。

    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

    公开(公告)号:CN21248550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1677469.6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其中,所述拉杆连接机构用于设置在移相器的腔体上并将移相器的介质板与拉杆连接起来,所述腔体包括分设于厚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分设于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所述拉杆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设置在腔体外的连接部和可从所述顶壁或者底壁穿入腔体内并与腔体内的介质板连接的驱动部,所述连接部设有拉杆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杆连接机构中,用于与拉杆连接的连接件可从移相器腔体的顶壁或者底壁穿入腔体内与介质板连接,即通过所述连接件可将拉杆设置在腔体的侧面,从而减少移相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方便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微波器件介质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42635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209037.2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器件介质结构,包括PCB板和设于PCB板两侧面的两个介质板,还包括设置在两个介质板上相互连接的滑动组件和设置在两个介质板上相互连接的限位组件;PCB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组件穿过第二滑槽实现相互连接,滑动组件与第二滑槽间隙配合;限位组件穿过第一滑槽实现相互连接,限位组件与第一滑槽间隙配合;第一滑槽的宽度小于第二滑槽的宽度和/或第一滑槽的长度小于第二滑槽的长度。因第一滑槽的宽度小于第二滑槽的宽度和/或第一滑槽的长度小于第二滑槽的长度,在移动介质板的过程中能减少介质板的损伤,从而延长介质板的寿命,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