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41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77404.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船舶通航调度方法和系统,涉及船舶调度领域,所述基于北斗的船舶通航调度方法包括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获取航道内的船舶数量,及每个船舶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船舶数量及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航道的拥堵密度;获取所述航道内的船舶流量及船舶平均速度,结合所述拥堵密度,训练所述船舶所在的所述航道的航道状态模型;设置所述航道的状态阈值,将所述航道状态模型生成结果与所述状态阈值进行对比,确定所述航行状态通过本发明能够实时判断航道是否处于拥堵状态,并进行有效调控,通过本发明达到了智能过闸、智能调度,疏通航道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9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625005.9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闸船舶的溢油信息和尾气排放混合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船舶的溢油数据和船舶数据,其中,所述溢油数据包括:溢油面积、溢油时间和油品黏度;所述船舶数据包括:船舶载重量、船舶速度和水流速度;设置溢油量计算模型,根据所述溢油数据和所述船舶数据,计算所述船舶的溢油量,及通过红外成像,获取所述船舶的尾气排放数据,其中,所述尾气排放数据包括尾气的浓度;分别将所述船舶的溢油量和所述尾气排放数据与相对应的预设溢油量阈值和预设排放阈值进行对比,超过所述预设溢油量阈值或所述预设排放阈值时,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45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01175.4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行途中船员疲劳度的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人脸图像,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人眼区域图像,对所述人眼区域图像进行灰度处理,获取所述人眼区域图像的灰度图像,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降噪、对比度调整和滤波处理,获取新灰度图像,对所述新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提取人眼开度值;获取船员的眨眼频率和船员的注视持续时间,根据所述人眼开度值,得到与所述人眼开度值相对应的PERCLOS值;设置船员疲劳值模型,根据所述船员的眨眼频率、所述船员的注视持续时间和所述船员的PERCLOS值,计算所述船员的疲劳值,当发现所述船员的疲劳值大于预设的疲劳阈值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所述船员休息,从而对航行途中船员疲劳度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711786.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船舶虚假定位信息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起始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航程划分成多个子航程,获取历史船舶从起始地到目的地的每段子航程的历史定位信息,对每段子航程的历史定位信息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均值化历史定位信息;获取待识别船舶从起始地到目的地的每段子航程的待识别船舶定位信息;设置虚假定位信息识别模型,并根据均值化历史定位信息和待识别船舶的定位信息,得到待识别船舶的位置变化曲线,在位置变化曲线上获取待识别船舶的监测点,并获取整个航程内所有相邻两个监测点的曲线变化角度;设置待识别船舶的定位信息的识别策略,根据识别策略,并结合曲线变化角度,对待识别船舶的定位信息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25005.9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闸船舶的溢油信息和尾气排放混合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船舶的溢油数据和船舶数据,其中,所述溢油数据包括:溢油面积、溢油时间和油品黏度;所述船舶数据包括:船舶载重量、船舶速度和水流速度;设置溢油量计算模型,根据所述溢油数据和所述船舶数据,计算所述船舶的溢油量,及通过红外成像,获取所述船舶的尾气排放数据,其中,所述尾气排放数据包括尾气的浓度;分别将所述船舶的溢油量和所述尾气排放数据与相对应的预设溢油量阈值和预设排放阈值进行对比,超过所述预设溢油量阈值或所述预设排放阈值时,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1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11786.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船舶虚假定位信息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起始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航程划分成多个子航程,获取历史船舶从起始地到目的地的每段子航程的历史定位信息,对每段子航程的历史定位信息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均值化历史定位信息;获取待识别船舶从起始地到目的地的每段子航程的待识别船舶定位信息;设置虚假定位信息识别模型,并根据均值化历史定位信息和待识别船舶的定位信息,得到待识别船舶的位置变化曲线,在位置变化曲线上获取待识别船舶的监测点,并获取整个航程内所有相邻两个监测点的曲线变化角度;设置待识别船舶的定位信息的识别策略,根据识别策略,并结合曲线变化角度,对待识别船舶的定位信息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577404.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船舶通航调度方法和系统,涉及船舶调度领域,所述基于北斗的船舶通航调度方法包括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获取航道内的船舶数量,及每个船舶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船舶数量及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航道的拥堵密度;获取所述航道内的船舶流量及船舶平均速度,结合所述拥堵密度,训练所述船舶所在的所述航道的航道状态模型;设置所述航道的状态阈值,将所述航道状态模型生成结果与所述状态阈值进行对比,确定所述航行状态通过本发明能够实时判断航道是否处于拥堵状态,并进行有效调控,通过本发明达到了智能过闸、智能调度,疏通航道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34497.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52 , G06V10/764 , G06V10/75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船舶禁停监测方法,包括:获取港口图像中目标船舶的船舶数据,其中,所述船舶数据包括:目标船舶的亮度强度的幅度、所述港口图像中目标船舶像素的横坐标、所述港口图像中目标船舶像素的纵坐标、在所述港口图像中目标船舶中心位置的横坐标和在所述港口图像中目标船舶中心位置的纵坐标;设置船舶识别模型,根据所述船舶数据,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港口图像中的亮度强度,通过所述亮度强度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形状,并与被禁停的船舶形状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所述目标船舶是否需要被禁停。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9180.6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8/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态势感知数据的重要性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用于态势感知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获取到待评分态势感知数据、目标态势感知数据样例、目标态势感知数据样例的重要性参考评分后,对待评分态势感知数据和目标态势感知数据样例中的数据值进行文字转换,得到更新后的待评分态势感知数据和更新后的目标态势感知数据;再与重要性参考评分一起填充至预设大语言模型提示词模板中,得到大语言模型提示词;进而输入至预设大语言模型中,得到每个待评分态势感知数据在评分维度的重要性评分。本方案通过确定目标态势感知数据样例的重要性参考评分,结合大语言模型确定待评分态势感知数据的重要性评分,有效提高了评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29243.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北斗定位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鸿蒙终端在多个时间的被测位置点的坐标测量值,所述坐标测量值包括:横坐标测量值、纵坐标测量值、历史平均横坐标测量值、历史平均纵坐标测量值、被测位置点的横坐标真实值和被测位置点的纵坐标真实值;设置位置融合模型,并根据所述坐标测量值,并通过梯度下降法或遗传算法,将所述位置融合模型进行拟合,从而完成所述位置融合模型的训练,通过训练后的所述位置融合模型对新获取的坐标测量值进行北斗定位数据融合,使融合后的北斗定位数据中横纵坐标与被测位置点的横坐标真实值和纵坐标真实值最接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