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31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31605.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分层储水与自动补水结构的智能化灌溉小车,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轨道与注水组件,所述轨道的顶部贴合有移动车组件,所述移动车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水箱组件和灌溉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外壁顶部安装有第二电动阀门。该具备分层储水与自动补水结构的智能化灌溉小车,采用了移动车组件,当进行桥梁施工维护时可以根据梁面温湿度情况,自动进行灌溉作业,提高维护工作效率;采用了注水组件,在使用灌溉小车时,当小车内无水时可以自动向储水箱内进行注水,提高灌溉小车使用时的便捷性,采用了水箱组件,当灌溉小车移动时,可以减少储水箱内的水晃动时对水箱组件的冲击,提高灌溉小车使用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8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53702.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植被喷灌养护方法,涉及边坡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埋管沟施工,对坡顶、坡面以及坡底均开设埋管沟,坡顶横向埋设主水管,沿着坡面平行埋设顶端通过三通接头与主水管相连接的若干个分配管,每个分配管自上而下等距安装有多个垂直设立的雾化喷头;步骤三:设立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汽油水泵、净水器、雾化喷头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还与远程控制终端交互连接;步骤四:对边坡植被进行供水喷灌。该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植被喷灌养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植被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21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97127.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生态护坡基质形变监测装置,涉及一种装置,包括边坡,边坡上设有两组固定钉,固定钉插入边坡中,固定钉的一侧设有安装件,安装件固定连接在固定钉上端,一组固定钉上设有拉绳传感器,拉绳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安装件上,拉绳传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另一组固定钉上的安装件上,拉绳传感器的一侧设有信息传输台,信息传输台固定连接在边坡上,拉绳传感器与信息传输台电性连接,在边坡检测时,通过使用拉绳传感器可以对边坡进行长期实时的检测,并且通过信息传输台可以将数据传输至电脑或者手机进行实时查看来监测边坡的形变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29297.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抗侵蚀纤维喷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处理坡面:清理边坡上的碎石及浮石,采用生态袋或植生袋装回填土锚固压实填充坡面局部的小凹坑及空洞或者直接采用回填土压实填充坡面局部的小凹坑及孔洞形成平顺的岩土边坡,平顺的岩土边坡通过挖掘横沟加糙处理;S2,铺设铁丝网:在岩土坡面铺设镀锌铁丝网;S3,锚固铁丝网;S4,制备基质:将基质的各组成物料混合;S5,喷附基质层;S6,制备抗侵蚀纤维,抗侵蚀纤维包括:抗侵蚀纤维、粘合剂、保水剂、种子;S7,喷附抗侵蚀纤维层;S8,保墒、保温及防侵蚀防护。通过喷射抗侵蚀纤维层,在边坡上形成互锁式的韧性结构,能够给边坡提供从坡表面到浅表层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32820.1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服务区污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涉及服务区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及分析模块和水质监控中心模块;现场数据采集及分析模块,由水质监测传感器和内部带有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和RTU(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控制单元组成;水质监控中心模块,采用装有环保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PC端设备和短信息接收设备,两者之间通过GSM无线网络实现信息互通操作。该公路服务区污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以在线自动采集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远程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75630.X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岩质边坡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涉及一种边坡监测方法,具体为边坡踏勘,选择植生水泥土容易塌陷区域,浇筑基座,安装传感器、拉线及信号传递系统,联网读数,实时监测,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做到公路边坡生态修复基质形变的数字化连续性实时监测,确保其安全稳定,不易塌陷,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及时决策,高精度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异常检测进行早期预警,优化资源利用,并且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帮助改进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38914.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C04B28/00 , C05G3/00 , C05G3/40 , C05G3/80 , C05G5/30 , C05G5/40 , E02D17/20 , E02D3/00 , A01G24/10 , A01G24/20 , A01G24/30 , A01G24/22 , C04B111/34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型植被混凝土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基材配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组成:种植土,100~120重量份;水泥,18~26重量份;微硅粉,0.3~0.5重量份;生物质碎屑,35~40重量份;短纤维,1~2重量份;长效缓释复合肥,1~2重量份;矿源黄腐酸钾,0.1~0.15重量份;生物炭颗粒,4~6重量份;复合菌剂,0.009‑0.01重量份;有机肥,6‑7重量份;植物种子,0.03~0.5重量份。本发明中的生态型植被混凝土基材通过采用公路施工产生的林草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生态环保;可改善植物根际微生态,提升基材的抗蚀促生能力,增强植物抗旱性能,改善立地条件,构筑稳定生境,能有效解决公路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7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1526.0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公路边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属于环境质量监测技术领域,该监测系统包括如下应用步骤:进入系统进行用户管理,进行角色管理,进行图层管理;本发明中,该坡土壤监测系统能够实现采样点基本信息和采样点土壤成分的动态监测,有效标准化现场作业、实验室检验各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及时、高效的进行数据收集汇总,为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且该系统内还采用了三维可视化操作系统,能够将各个采集的数据导入至三维可视化系统内,能够使各类数据与三维图像进行对应与适配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能够保证后续人员能够快速对于各项数据进行检索与搜寻,提高系统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538914.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C04B28/00 , C05G3/00 , C05G3/40 , C05G3/80 , C05G5/30 , C05G5/40 , E02D17/20 , E02D3/00 , A01G24/10 , A01G24/20 , A01G24/30 , A01G24/22 , C04B111/34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型植被混凝土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基材配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组成:种植土,100~120重量份;水泥,18~26重量份;微硅粉,0.3~0.5重量份;生物质碎屑,35~40重量份;短纤维,1~2重量份;长效缓释复合肥,1~2重量份;矿源黄腐酸钾,0.1~0.15重量份;生物炭颗粒,4~6重量份;复合菌剂,0.009‑0.01重量份;有机肥,6‑7重量份;植物种子,0.03~0.5重量份。本发明中的生态型植被混凝土基材通过采用公路施工产生的林草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生态环保;可改善植物根际微生态,提升基材的抗蚀促生能力,增强植物抗旱性能,改善立地条件,构筑稳定生境,能有效解决公路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294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0781.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N21/35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傅里叶红外遥测阵列的车流排放污染物探测方法,实现对机动车流污染物排放的高光谱成像,包括:公路两侧设置阵列光源、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反射端,对机动车流排放气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图像数据集;基于预设公式计算,获得气体运动轨迹图;对轨迹图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各像素点红外光谱图;将像素点红外光谱图和已知气体光谱进行比较,定性判定气体成分,定量演算气体浓度,从而获得像素点的污染物类型、浓度及污染气体的二维分布,进而绘制机动车流污染物浓度分布图。本发明为主动式傅里叶红外阵列遥测系统,将阵列光源和红外光谱仪放在公路同侧,减少用电布设,同时实现了公路机动车流污染物排放的实时高光谱浓度成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