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245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786863.0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孔光辉 , 张光海 , 赵高坤 , 姚恒 , 李薇 , 吴玉萍 , 勒安德罗 , 伯纳德 , 夏华昌 , 杨万龙 , 郑元仙 , 卜令铎 , 陈彪 , 李本辉 , 洪瑞临 , 罗红洋 , 霍梦婷
IPC: A24B15/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酵中产生的发霉雪茄烟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收集发酵翻堆时发现的发霉烟叶;步骤S20:晾干或排湿机控湿发霉烟叶至烟叶含水量为17~19%后,在每层烟叶表面均匀喷洒处理料液后,将喷洒处理完的烟叶逐层堆码后堆垛发酵;所述处理料液为:酸醋浓度为2%的食用醋与质量浓度为2%的食用小苏打溶液按体积比为1:1混合制成;步骤S30:堆垛后直至完成发酵。采用该方法可实现发霉烟叶的有效可靠回用。可有效降低发霉导致的烟叶浪费比例,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53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93841.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光海 , 孔光辉 , 焦芳婵 , 赵高坤 , 姚恒 , 吴玉萍 , 李薇 , 伯纳德 , 夏华昌 , 刘子仪 , 何元胜 , 瞿兴 , 沈俊儒 , 杨万龙 , 张永俊 , 李再明 , 谭涛 , 赵华
IPC: A24B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茄茄芯烟叶增香提质醇化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原料包括:肉桂、丁香、甘蔗糖浆、食用白酒、红酒、菠萝和小苏打。实现烟叶可以通过增香提质醇化介质进行养护。处理工艺包括:醇化介质原液提取、醇化介质制备、烟叶分拣分级、制备蛙腿叶、添加醇化介质、堆垛醇化、翻垛3‑4次(添加醇化介质)、静置养护、抽样评吸、打包。
-
公开(公告)号:CN116508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87123.9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草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制作种子包衣提高烟草黑胫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种子包衣涂层,对烟草种子进行包衣;步骤2、观察种子发芽率;步骤3、将烟草小苗进行移栽;步骤4、移栽4周后感染烟草疫霉菌;步骤5、测定感染烟草疫霉菌前后3周植株相对生长率;步骤6、测定病圈直径、病害指数和防治效果;该过程综合考虑了包衣对种子发芽率、感染黑胫病前后相对生长率、植株病圈直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等多方面的影响,包衣制作过程简单、易操作,同时也可以提高烟草植株对黑胫病的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99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19025.1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功能微生物定向调控雪茄烟叶质量的工厂化发酵方法,构建了茄衣、茄芯和茄套烟叶的添加功能微生物的发酵工艺流程、方法、技术参数和评价指标。发酵工艺步骤具体为:杀虫处理、初分类、加湿回潮、水分平衡、喷施功能微生物菌液、茄衣装箱恒温恒湿发酵、茄芯烟叶堆积发酵、茄套烟叶装箱或堆积发酵、拆垛、分拣分级和醇化。采用添加功能微生物菌液可以定向调控雪茄烟叶质量,缩短雪茄烟叶发酵周期40‑90天,促进雪茄烟叶典型风味的形成,使得烟叶颜色更均匀,提升发酵后烟叶成熟度,改善烟叶的组织结构。提高烟叶的香气特性、烟气特性、余味特性和燃烧特性等感官评吸质量,提升烟叶整体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58241.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光海 , 高玉龙 , 童治军 , 姜宁 , 孔光辉 , 冯智宇 , 方敦煌 , 吴兴富 , 陈学军 , 焦芳婵 , 姚恒 , 黄昌军 , 谢贺 , 夏华昌 , 赵高坤 , 吴玉萍 , 卢灿华 , 赵璐 , 李薇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草免疫与系统性抗性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烟草疫霉菌的系统性mRNA筛选分析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选择高抗和高感烟草品种分别进行嫁接,并对接种前后各嫁接体的砧穗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砧穗间双向运输mRNA并对其进行GO富集,初步筛选与抗病响应紧密相关的多个候选mb‑mRNAs,然后对候选mb‑mRNAs进行基因结构预测、蛋白结构域预测和同源基因基因分析,获得1个与已知的PR1基因高度同源的Scaffold5.820基因,对烟草疫霉菌胁迫中起重要的信号调控作用。本发明对高抗与高感品种嫁接后是否能触发高感品种产生对烟草疫霉菌的耐受性以及在砧木和接穗间是否存在大量的双向移动mRNAs长距离交流及介导整株植物的免疫防御反应进行研究,填补当前研究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053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793841.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光海 , 孔光辉 , 焦芳婵 , 赵高坤 , 姚恒 , 吴玉萍 , 李薇 , 伯纳德 , 夏华昌 , 刘子仪 , 何元胜 , 瞿兴 , 沈俊儒 , 杨万龙 , 张永俊 , 李再明 , 谭涛 , 赵华
IPC: A24B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茄茄芯烟叶增香提质醇化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原料包括:肉桂、丁香、甘蔗糖浆、食用白酒、红酒、菠萝和小苏打。实现烟叶可以通过增香提质醇化介质进行养护。处理工艺包括:醇化介质原液提取、醇化介质制备、烟叶分拣分级、制备蛙腿叶、添加醇化介质、堆垛醇化、翻垛3‑4次(添加醇化介质)、静置养护、抽样评吸、打包。
-
公开(公告)号:CN113729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21056.9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赵高坤 , 李薇 , 陈明富 , 孔光辉 , 姚恒 , 张光海 , 吴玉萍 , 莱安德罗 , 夏华昌 , 王婷 , 蒋亮 , 庞滇 , 杨萌 , 贺晓辉 , 杨志吉 , 任龙辉 , 王成 , 张体坤 , 王庙昌 , 何军 , 张永俊 , 唐旭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茄烟叶晾制方法,所述雪茄烟叶晾制包括茄衣烟叶晾制和茄芯烟叶晾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茄衣烟叶晾制为将茄衣鲜烟叶编装在晾制杆上放入晾房,分四个阶段进行晾制后,经通风回潮至茄衣烟叶柔软且不碎烟后下竿即制得茄衣烟叶;所述茄芯烟叶晾制为将茄芯鲜烟叶编装在晾制杆上放入晾房,分四个阶段进行晾制后,经通风回潮至茄衣烟叶柔软且不碎烟后下竿即制得茄芯烟叶。本发明分别通过四个阶段晾制得到优质的雪茄茄衣烟叶和雪茄茄芯烟叶,从而能显著提高雪茄烟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05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93847.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4B1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促进雪茄烟叶发酵绿色天然的复配发酵介质及其发酵方法;包括如下原料:食用高度白酒、糖浆、食用醋、食用小苏打、食用香料植物提取液;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原材料:食用高度白酒、糖浆、食用醋、食用小苏打、食用香料植物提取液;制备发酵介质;添加绿色天然的复配发酵介质可消除烟叶生青气、腥气和杂气,使得雪茄烟特征香气充分彰显,吃味趋于醇和,烟气刺激性和粗糙感、辛辣、苦涩味与劲头相应减轻,吃味变得醇和柔顺,余味更加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4508.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07J9/00 , G01N30/90 , G01N30/95 , A24B15/26 , A24B15/18 , C07C13/02 , C07C7/00 , C07C7/10 , C07C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雪茄烟叶的标志物、获取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对雪茄烟叶的系统成分研究、发酵前后烟叶成分对比分析,发现西松烷二萜类成分(1)和麦角甾醇类(2)成分是发酵过程产生新产生的,通过对比发酵、非发酵及市售雪茄烟成分,均支持其可作为雪茄烟叶的标志物,可以用于鉴别雪茄烟叶和发酵过程质量控制指标。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助于建立国产雪茄烟叶的定性和定量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5394.3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69 , G16B20/30 , G16B30/2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长距离系统性信号分析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缘物种嫁接后砧穗间长距离移动mRNA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嫁接亲本材料的基因测序与组装;S2:嫁接构建根冠信号传递模式系统;S3:嫁接植株转录组测序和分析;S4:砧穗间长距离移动mRNA鉴定;S5:砧穗间长距离移动mRNA序列优化。本发明提供的鉴定方法与常规的mRNA分析鉴定方法相比,可减少833‑1026个误差,可用于区分两个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间移动mRNAs转录本,解决现有技术较难区分两个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间移动mRNAs转录本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