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118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084508.9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通过浸泡、切碎、洗脱过滤、离心分离、真空干燥、混配、分装制得。真空干燥机是在28‑35℃,负0.9个大气压下,真空干燥10‑15小时得到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浓缩液,除去了该油剂的恶臭异味,使该产品易于推广应用。所述混配是加入皂化甘油及分析纯活性炭。制成的油剂中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含量为15亿PIB/ml以上,其病毒的致病力强,延长了油剂的保质期,可保质3‑4年。使用本发明油剂可使松毛虫病毒感病率达到95%以上,防治一次,在之后多年都对林间松毛虫有持续控制效果,持续防治效果可达5年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6381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521716.6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G1/00
Abstract: 一种竹林下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场地:选择海拔1600~2100m范围的竹林带为栽种区域;(2)选择良种:种麻良种可以来自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米麻或白麻;(3)适量添加菌棒材:在竹林内以竹鞭为基础菌材,适量添加新鲜菌棒材,每窝或每穴添加新鲜菌棒材3kg左右。将菌棒材截成长15~20cm,直径约5cm的段木;(4)蜜环菌接种:(5)适时播种:下种时间为一月中旬至立春前。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710796067.4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养殖设备,特别是一种桔小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及其养殖方法,养虫箱箱体顶侧、底侧以及后侧采用不锈钢纱网,左右两侧采用玻璃板;玻璃板上部设置通孔,箱体内设置贯穿玻璃板的喂料管,喂料管上方开口,喂料管一端设置直径大于通孔的固定盖,另一端设置水平向上的投料口;箱体内中部两侧设置支架,支架上放置物料盘;箱体前侧上部采用纱布,纱布中央设置纱网袖,纱布通过外缘设置的粘扣带与箱体连接;箱体前侧中部采用不锈钢纱网,箱体前侧下部设置抽屉式底托,底托内铺设石英砂;喂料管开口内放置海绵,海绵外覆盖纱布,方便实蝇成虫取食;箱体前侧的底托两端设置软磁条,避免实蝇逃逸;在养虫箱内底部下方还悬挂有取卵器。该养虫箱能够精确的获取实蝇的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虫态的特定发育进程的实验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934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96067.4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养殖设备,特别是一种桔小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及其养殖方法,养虫箱箱体顶侧、底侧以及后侧采用不锈钢纱网,左右两侧采用玻璃板;玻璃板上部设置通孔,箱体内设置贯穿玻璃板的喂料管,喂料管上方开口,喂料管一端设置直径大于通孔的固定盖,另一端设置水平向上的投料口;箱体内中部两侧设置支架,支架上放置物料盘;箱体前侧上部采用纱布,纱布中央设置纱网袖,纱布通过外缘设置的粘扣带与箱体连接;箱体前侧中部采用不锈钢纱网,箱体前侧下部设置抽屉式底托,底托内铺设石英砂;喂料管开口内放置海绵,海绵外覆盖纱布,方便实蝇成虫取食;箱体前侧的底托两端设置软磁条,避免实蝇逃逸;在养虫箱内底部下方还悬挂有取卵器。该养虫箱能够精确的获取实蝇的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虫态的特定发育进程的实验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62118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84508.9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通过浸泡、切碎、洗脱过滤、离心分离、真空干燥、混配、分装制得。真空干燥机是在28-35℃,负0.9个大气压下,真空干燥10-15小时得到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浓缩液,除去了该油剂的恶臭异味,使该产品易于推广应用。所述混配是加入皂化甘油及分析纯活性炭。制成的油剂中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含量为15亿PIB/ml以上,其病毒的致病力强,延长了油剂的保质期,可保质3-4年。使用本发明油剂可使松毛虫病毒感病率达到95%以上,防治一次,在之后多年都对林间松毛虫有持续控制效果,持续防治效果可达5年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26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13932.6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场地:选择海拔1000~1600m范围的自然山坡;(2)选择良种:种麻块茎的选择可以来自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米麻和白麻;(3)选好菌棒材:截成长15~20cm,直径约5cm的段木;(4)蜜环菌接种;(5)适时播种:先把床面上的表层腐殖质土扒开,床底面要求平整,然后以3∶1或者4∶1的新鲜棒材和老菌材的混合段木交替横摆一层做底材,各菌材之间应贴紧,菌材相接处的两头放麻种,菌材的中间部位,可散播小量的米麻种,每窝用麻种0.5kg左右,接着同样以3∶1或者4∶1的新老棒材混合加铺一层盖材,也可用嫩竹技,竹尾做盖材,最后用腐殖质表土覆土10~20cm厚。
-
公开(公告)号:CN1088350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96088.8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 A23K10/16 , A23K10/18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63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昆虫饲养方法及饲养装置技术领域中一种桔小实蝇采卵和幼虫饲养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一种桔小实蝇采卵和幼虫饲养的方法及装置,可为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生理学、行为学、遗传学、生态学,尤其是防治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数量大,发育整齐、生理状况一致性良好的虫源材料,且涉及的桔小实蝇采卵和幼虫饲养装置结构简单、可循环使用、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方便规模化繁殖,操作简便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96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74168.9
申请日:2015-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88 ,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豆科植物控制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方法,属于林业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发生细菌性黑斑病危害的核桃林下套种苕子、豌豆、蚕豆或大豆等豆科植物,施作至少2年,此后,核桃林内细菌性黑斑病的危害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本发明发挥核桃与绿肥,两种植物的间种所形成的生物物理屏障作用,发挥绿肥地下有益菌群排斥核桃树病原菌的功能作用,从空间上阻断病菌繁殖体的传播,改变核桃园生态小气候:同时利用核桃产果具有耗地力和苕子、豌豆、蚕豆、大豆等绿肥具有固氮培肥的特点,将两种作物组合在一起种植,通过绿肥的种植经营活动,从时间上阻断病菌繁殖体的传播,形成营养竞争与互补,最终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9122529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183981.8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61D7/00
Abstract: 一种昆虫注射装置,涉及实蝇注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位移台、注射台和固虫构件,所述的位移台一侧端安装注射台;所述的固虫构件包括虫槽、针管槽、压虫板和固定针,注射台远离位移台的一侧端顶面向下凹设以形成虫槽,虫槽连接一针管槽,所述的压虫板固定在虫槽上方位置,压虫板通过固定针底端依次刺穿压虫板并刺入注射台上部,以固定在注射台顶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昆虫注射装置,利用虫槽和注射器结合的结构,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固定虫子后,通过针管槽,方便使注射毛细管到达虫体,操作方便,有效提升注射成功率,在提高注射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药液浪费,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544130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699322.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M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嗅觉仪,其特征在于该嗅觉仪包括气味源通道、接虫通道与接虫室,八个气味源通道同时与接虫通道连通,所述的气味源通道以20°的夹角等角度分布;所述的气味源通道端头通过电动调节阀与气泵连接,近端头位置底部设置滑槽,滑槽上与之配合的盒体,盒体内设置带支撑架的海绵片;气味源通道中部由底部向上设置挡片,位于中央的气味源通道挡片高度向位于两侧的气味源通道挡片高度递减;所述接虫通道与两侧位置的气味源通道呈110°夹角布置,接虫室顶端设置宽大的接虫室,接虫室端头设置可拆卸的防逃逸网。该嗅觉仪结构巧妙,采用了多通道及气泵设计,保证了实验的高效性及准确性,值得在实验室中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