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5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358335.0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斌 , 朱红兴 , 白洪涛 , 马健 , 汪磊 , 邹惠琼 , 李蔓琴 , 张超 , 马正林 , 夏支贤 , 魏家旭 , 陈永亮 , 徐勇 , 尹开川 , 骆翔 , 朱忠 , 代攀 , 黄永福 , 袁少洋 , 武文祥 , 刘翠红 , 张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主索鞍及散索鞍特性的辊轴式索鞍及其使用方法,索鞍包括彼此连接的中跨侧半索鞍和锚跨侧半索鞍,中跨侧半索鞍的鞍槽侧壁相互平行,对主缆进行支承和转向;锚跨侧半索鞍的鞍槽侧壁向锚碇方向逐渐外扩,呈弧形锥面结构,对主缆进行支承、转向和发散;中跨侧半索鞍和锚跨侧半索鞍设于底座上,底座设于上承板上,上承板和下承板之间设有滚动摩擦副,通过滚动摩擦副的滚动实现索鞍的预偏。本发明构造简单、应力扩散合理、功能完善、安装维护方便,从而使得在陡峭山区峡谷中修建开挖量少、施工工期短、经济效益可观和环境友好的无塔地锚式悬索桥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216689033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0672562.6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红兴 , 刘斌 , 李蔓琴 , 白洪涛 , 马健 , 张超 , 汪磊 , 马正林 , 邹惠琼 , 魏家旭 , 夏支贤 , 徐勇 , 陈永亮 , 骆翔 , 尹开川 , 朱忠 , 代攀 , 黄永福 , 袁少洋 , 武文祥 , 刘翠红 , 张皓
IPC: E01D19/1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主索鞍及散索鞍特性的辊轴式索鞍,索鞍包括彼此连接的中跨侧半索鞍和锚跨侧半索鞍,中跨侧半索鞍的鞍槽侧壁相互平行,对主缆进行支承和转向;锚跨侧半索鞍的鞍槽侧壁向锚碇方向逐渐外扩,呈弧形锥面结构,对主缆进行支承、转向和发散;中跨侧半索鞍和锚跨侧半索鞍设于底座上,底座设于上承板上,上承板和下承板之间设有滚动摩擦副,通过滚动摩擦副的滚动实现索鞍的预偏。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应力扩散合理、功能完善、安装维护方便,从而使得在陡峭山区峡谷中修建开挖量少、施工工期短、经济效益可观和环境友好的无塔地锚式悬索桥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92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70851.0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和边坡工程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圆形抗滑桩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轴线和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机械钻孔;成孔检查;清孔;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声测管安装;桩身混泥土的浇筑;质量验收与实验试块制作;能够对滑坡进行加固,增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6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62584.1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4/26 ,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8F220/20 , C08F22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砂高强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的制备方法,该外加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母液16.0‑18.0%,六碳综合母液30.0‑32.0%,聚羧酸高性能保坍母液38.0‑40.0%,葡钠4.0‑6.0%,白糖4.0‑10.0%,740消泡万分之6‑万分之7,将本发明应用于超高层泵送的机制砂超高强混凝土,可有效改善机制砂超高泵送高强混凝土易泵离析以及低水胶比、大掺量胶材带来的粘度过大、流动度小、可泵送性差等问题,同时该外加剂的适应性强,能够满足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的适应性问题,同时使用该外加剂能够使拌合物的4h坍落度损失为零,能够满足超高层建筑泵送施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30220.8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用微米级矿物掺合料,由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石灰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gO膨胀剂、聚羧酸减水剂、柠檬酸、硼酸、葡萄糖酸钠、过硫酸铵钠锂、酒石酸钠、纳米二氧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甲酸钙、乙酸钙、纤维素醚制备而成。本发明可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泌水少,同时能降低单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中水化热;减少混凝土中自由水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开裂的风险、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