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冲击电流发生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895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23606.3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冲击电流发生器及使用方法,其中,可移动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壳体、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充电设备、充电保护电阻和旋转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设置在旋转底座上,并将该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和充电设备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可以打破在运输过程中调波电阻架过宽以及实验时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须正对充电设备的限制,具有接线简单、运输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对实验场地的要求、减少运输成本并提高实验效率,有助于及时消除实验接线错误造成的故障隐患,进而避免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998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23900.4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包括框架,框架内部设有三层固定板,三层固定板上依次设有冲击电流发生系统、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还设有为各系统供电的电源系统。测试系统包括指令输入模块和测量模块,指令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测试指令;控制系统控制冲击电流发生系统产生相应的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冲击电流发生系统产生相应的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并将其注入待测电力设备;测量模块接收响应电压和响应电流,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为户外测试提供便捷,且可输出冲击电压和多种波形的冲击电流,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冲击电流发生器多功能化。

    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9981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123900.4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包括框架,框架内部设有三层固定板,三层固定板上依次设有冲击电流发生系统、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还设有为各系统供电的电源系统。测试系统包括指令输入模块和测量模块,指令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测试指令;控制系统控制冲击电流发生系统产生相应的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冲击电流发生系统产生相应的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并将其注入待测电力设备;测量模块接收响应电压和响应电流,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为户外测试提供便捷,且可输出冲击电压和多种波形的冲击电流,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冲击电流发生器多功能化。

    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05404710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68607.5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包括框架,框架内部设有三层固定板,三层固定板上依次设有冲击电流发生系统、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还设有为各系统供电的电源系统。测试系统包括指令输入模块和测量模块,指令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测试指令;控制系统控制冲击电流发生系统产生相应的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冲击电流发生系统产生相应的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并将其注入待测电力设备;测量模块接收响应电压和响应电流,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紧凑型冲击发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为户外测试提供便捷,且可输出冲击电压和多种波形的冲击电流,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冲击电流发生器多功能化。

    一种可移动冲击电流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05404626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67391.0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壳体、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充电设备、充电保护电阻和旋转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设置在旋转底座上,并将该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和充电设备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可打破在运输过程中调波电阻架过宽以及实验时冲击电流发生器本体需要正对充电设备的限制,具有接线简单、运输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对实验场地的要求、减少运输成本并提高实验效率,有助于及时消除实验接线错误造成的故障隐患,进而避免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