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40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69429.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路测量阻抗的失步解列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置失步次数计数值为0;采集三相电压与电流的工频相量值;计算三相电压和电流的正序分量;计算测量的正序阻抗,并提取其实部和虚部;计算阻抗实部的变化率;检测阻抗实部是否发生过零点;根据过零点检测结果以及阻抗变化率判断是否发生失步振荡;根据失步振荡次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执行失步解列操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线路测量阻抗的失步解列检测方法基于失步解列装置安装处测试阻抗,避免了直接使用电压小于某一阀值的判断,避免了振荡中心在长线路末端可能出现的失步解列装置拒动风险,使得不同失步解列装置可以相互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2394.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器参数辨识的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建立光伏逆变器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并确定需要辨识的控制器参数;将数学模型通过变换解耦运算转化成差分方程;实时获取逆变器控制器的输入输出量作为辨识系统的输入量,并以预定的性能指标最小化作为优化算法的最优适应值估计;在待辨识控制器参数达到预设的精度时停止迭代,输出控制器参数估计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最小化残差模值的思想寻找最优解,大大降低辨识控制器参数的随机性,提高辨识结果的精确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在线辨识并同步辨识所有参数,避免分步辨识各个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76974.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曾金灿 , 黄国日 , 刘民伟 , 陈政 , 刘玺 , 孙鹏 , 何耿生 , 姚尚衡 , 游广增 , 吴琛 , 司大军 , 李玲芳 , 尚楠 , 黄润 , 何烨 , 陈姝敏 , 陈义宣 , 高杉雪 , 郑超铭 , 余强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系统间耦合协调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源、经济和碳排放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复合系统内相互关联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到两两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差值;对评价指数差值进行平均处理,得到子系统之间的第一差异度;根据非目标子系统的评价指数与目标子系统的评价指数的比值,得到子系统之间的第二差异度;目标子系统为各子系统中最大评价指数对应的子系统;根据子系统之间的第一差异度和第二差异度,得到复合系统的耦合度;根据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到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和综合评价指数,得到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采用本方法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98570.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退役电池储能系统的多目标协同功率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储能模组的电池特性数据、储能单元数量和均衡性能参数;根据每个储能单元的电池特征数据计算得到能量瞬时功率和衰减瞬时功率;根据均衡性能参数和衰减瞬时功率计算,得到等效内阻;根据剩余电量、储能单元数量、浓差极化阻抗和欧姆内阻建立多目标函数;获取约束条件,基于离散度最小为目标采用约束条件对多目标函数进行循环迭代计算得到最优功率调度数据。该方法通过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每个储能单元功率调度的最优功率调度数据,以提高电力系统中各个储能单元功率调度安全性、时效性、稳定性以及与经济性之间的均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22121.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跨境区域特色产业的负荷中心耦合修正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边跨境区域特色产业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建立动态耦合模型,根据动态耦合模型计算产业对负荷中心的耦合影响因子;计算特色产业对负荷中心的耦合修正关系并验证。本发明构建西南边跨境典型供用能场景,对特色产业的季节性和迁移性展开分析,揭示产业的分布密度和产业多样性对时空特性的影响,解决了传统负荷中心的确定及计算方法未能考虑到地区产业特性的问题。同时定量给出产业影响因子计算结果,为区域负荷中心的确定及计算提供产业修正公式,使得修正的负荷中心更能反映边跨境地区的“季节‑产业”耦合特性,解决边境地区多能负荷中心易迁徙、难定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25196.5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低频减载方式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实际电网数据构建机电‑电磁混合模型;在直流受端区域设置直流闭锁故障突出低频问题,进行机电‑电磁混合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判断故障后t1时刻频率跌落值是否达到第1轮减载触发值f1,并判断频率变化斜率与整定值的关系,确定减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低频减载方式优化方法,考虑新能源接入后电网稳态特性变化,提出一种以频率变化斜率为判据,同时进行多轮减载方案。使故障后的低频减载动作更加快速,缩短频率恢复时间,减小频率跌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特性,保障新能源高占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23138.8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机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的电压信息,建立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的雅可比矩阵;计算所述雅可比矩阵最小奇异值随各个节点补偿无功功率的灵敏度;构建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约束的新能源机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将新能源机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分解成主问题和子问题,通过迭代求解,从而得到最终优化结果。能够使新能源机组,在面对大负荷和大功率直流电时的静态电压稳定。解决了静态电压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能够大大节省投资成本,能够使静态电压稳定性约束的新能源机组容量实现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47422.7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矿热炉电极调节电气特性的建模仿真方法包括,调研获取矿热炉系统的基础参数,对矿热炉供电系统的结构和电气参数进行配置与建模,生成矿热炉供电系统模型;建立弧长可显示调节的动态电弧模型,将矿热炉供电系统模型与该电弧模型连接,形成矿热炉系统模型;建立包含限幅环节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能反映实际电极调节系统特性的电流偏差与弧长变化量;根据控制策略或功率指令曲线计算曲线电流指令,给定仿真步长和仿真时间,执行仿真,通过指令电流与实际量测电流的偏差,确定电极位移调节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本发明有益效果:有助于确定矿热炉功率调节能力与潜力,对电网与逆行安全性、灵活性的发挥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73078.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负荷需求侧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调压和电极升降确定矿热炉调频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矿热炉的等效电路模型;实时采集矿热炉数据并根据构建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定电压下的矿热炉的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电弧电阻和电弧电抗的取值范围;根据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电弧电阻和电弧电抗的取值范围确定定电压调节电极升降改变电阻时的第一功率边界、以及调母线电压时的第二功率边界;基于矿热炉的第一功率边界、第二功率边界以及冶炼阶段最小有功功率限制确定矿热炉的可调调频容量。本发明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降低对系统调频备用容量的要求,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73076.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辅助服务收益的电解铝负荷参与调峰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依次构建电解铝负荷模型及其功率波动模型、电力系统日负荷曲线模型以及电解铝负荷收益模型;然后根据模型构建基于辅助服务收益以及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最后采集电解铝负荷的实时数据,根据构建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输出对应的最优功率配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解铝负荷的用电成本,提高电解铝企业的收益,实现荷‑网‑源总经济效益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