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14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14763.3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厂房格构柱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格构柱包括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C型槽钢(1)和H型钢柱(2)、固定在C型槽钢腹板和H型钢柱腹板上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加劲板(3)、水平固定在C型槽钢及H型钢柱上的一组节点板(4),所述上部结构包括H型钢(10)和第二加劲板(11),第二加劲板呈十字型焊接在H型钢的中间,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通过肩梁腹板焊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分为:C型槽钢单元的制作、H型钢柱单元的制作、格构柱的总拼;本发明通过将钢格构柱的制作分解为单元焊接、施工方法中采用的拼焊顺序,使格构柱焊接有足够的空间,有效控制了焊接变形,同时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89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19443.9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钢结构梁、柱、墙环抱组合节点构件的焊接施工方法,先组焊第一钢梁(GL1)与第一钢板墙(QB1),再组焊第一钢柱(GZ1)和第二钢柱(GZ2),之后组焊第一钢牛腿(GL2)、第二钢牛腿(GL3)、第三钢牛腿(GL4),再组焊第二钢板墙(QB2),然后组焊第二钢梁(GL5),最后组焊第一柱撑(ZC1)和第二柱撑(ZC2)。本发明的焊接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施工的可操作性,并保证构件的组装和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77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1339949.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5/00
Abstract: 一种互通式L形钢柱的制作方法,所述互通式L形钢柱由第一翼缘板(1)、第一腹板(3)、齿形腹板(2)、一组带有灌浆孔(4a)的L形横隔板(4)、加劲板(5)、第二腹板(6)、侧封板(7)、第二翼缘板(8)焊接构成;制作方法是先将齿形腹板和第一腹板分别垂直拼装于第一翼缘板两侧,然后一依次拼接L形横隔板、加劲板、第二腹板、侧封板、第二翼缘板。本发明采用合理的拼焊顺序,不仅保证了钢柱所有焊缝的焊接有足够的空间,而且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焊接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9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35972.7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相伟 , 顾忠文 , 朱文伟 , 邹清 , 徐飞 , 张桂贤 , 李浩 , 刘永忠 , 钱燕波 , 柏昌怀 , 王维佑 , 郭龙溪 , 马继良 , 阮华鹏 , 李选林 , 刘超 , 胡照刚
IPC: B23K9/18 , B23K9/32 , B23K9/12 , B23K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管焊接的升降设备,包括框架(1)、轨道(2)、防偏装置(3)、行走装置(4)、升降装置(5)、平台(6)和调节装置(7)。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实现平台两端同步运行;施工人员将焊接设备放在平台上,不用进行二次吊运,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还能根据圆管的大小及摆放的位置调节平台的高度和位置,使平台始终位于待焊接的圆管上方,方便施工人员通过平台开口对待焊接圆管进行焊接作业;通过在平台上设置护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77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39949.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5/00
Abstract: 一种互通式L形钢柱的制作方法,所述互通式L形钢柱由第一翼缘板(1)、第一腹板(3)、齿形腹板(2)、一组带有灌浆孔(4a)的L形横隔板(4)、加劲板(5)、第二腹板(6)、侧封板(7)、第二翼缘板(8)焊接构成;制作方法是先将齿形腹板和第一腹板分别垂直拼装于第一翼缘板两侧,然后一依次拼接L形横隔板、加劲板、第二腹板、侧封板、第二翼缘板。本发明采用合理的拼焊顺序,不仅保证了钢柱所有焊缝的焊接有足够的空间,而且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焊接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835972.7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文伟 , 王剑非 , 胡相伟 , 顾忠文 , 邹清 , 徐飞 , 张桂贤 , 李浩 , 刘永忠 , 钱燕波 , 柏昌怀 , 王维佑 , 郭龙溪 , 马继良 , 阮华鹏 , 李选林 , 刘超
IPC: B23K9/18 , B23K9/32 , B23K9/12 , B23K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管焊接的升降设备,包括框架(1)、轨道(2)、防偏装置(3)、行走装置(4)、升降装置(5)、平台(6)和调节装置(7)。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实现平台两端同步运行;施工人员将焊接设备放在平台上,不用进行二次吊运,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还能根据圆管的大小及摆放的位置调节平台的高度和位置,使平台始终位于待焊接的圆管上方,方便施工人员通过平台开口对待焊接圆管进行焊接作业;通过在平台上设置护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39948.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文伟 , 顾忠文 , 马志丽 , 王崇虎 , 张玉龙 , 张明亮 , 代廷华 , 张兴照 , 康明红 , 许夏 , 段福旺 , 洪海艳 , 冀乃涛 , 刘超 , 何力 , 赵文锦 , 蔡幸杉
IPC: E21F17/00
Abstract: 一种小隧道钢管组合式移动安装系统,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地轨(1)、配装在地轨上的夹轨器(2)、底座固定安装于夹轨器上的液压千斤顶(3)、一端与液压千斤顶的顶杆铰接而另一端可套接钢管(12)的转换头(4)、通过底部安装的滑靴(5)配装于地轨上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钢管支座(7)、套装于钢管上并置放于钢管支座上的第一抱箍(6)、可替换滑靴的支座滚轮(8)、套装于钢管上且两侧装有防撞滚轮(10)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抱箍(9)、压在钢管上的压重块(11)。本发明可以解决净宽较小的隧道内作业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9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47485.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拆卸卡扣式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钢筋桁架、底模板和钢制卡扣,上述底模板上设置有供钢制卡扣装配的螺丝孔,上述钢筋桁架通过钢制卡扣固定于上述底模板上。本发明为装配式楼板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连接固定装置,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时,钢筋桁架放置在已布置了钢制卡扣的模板上,对钢制扣件施加下压力使得下弦杆自锁于钢制卡口,可有效的控制钢筋桁架排列间距均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07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347627.3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1/16
Abstract: 液压位移控制的滑移式卸载装置的制作及卸载构件的方法,卸载装置包括顶面带一组平行滑槽的矩形支承底座(1)、对称安装于支撑底座两边的两根与滑槽平行的限位液压杆(2)、对称安装于支撑底座另外两边的两块平行且可沿滑槽滑移的挡板(3)、安装于支撑底座上位于两块挡板内并可沿滑槽滑移的直角三角板(4);挡板两端分别套装于限位液压杆上;滑槽之间形成凸起的导轨;直角三角板至少有三块,其中两块至少相隔一条滑槽对称安装,两条直角边分别贴靠于支撑底座和一边挡板,第三块直角三角板位于上述两块直角三角板之间并反向安装,两条直角边分别贴靠于支撑底座和另一边挡板。本发明应用于钢结构工程卸载中,操作简单、稳定性高、控制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339948.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文伟 , 顾忠文 , 马志丽 , 王崇虎 , 张玉龙 , 张明亮 , 代廷华 , 张兴照 , 康明红 , 许夏 , 段福旺 , 洪海艳 , 冀乃涛 , 刘超 , 何力 , 赵文锦 , 蔡幸杉
IPC: E21F17/00
Abstract: 一种小隧道钢管组合式移动安装系统,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地轨(1)、配装在地轨上的夹轨器(2)、底座固定安装于夹轨器上的液压千斤顶(3)、一端与液压千斤顶的顶杆铰接而另一端可套接钢管(12)的转换头(4)、通过底部安装的滑靴(5)配装于地轨上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钢管支座(7)、套装于钢管上并置放于钢管支座上的第一抱箍(6)、可替换滑靴的支座滚轮(8)、套装于钢管上且两侧装有防撞滚轮(10)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抱箍(9)、压在钢管上的压重块(11)。本发明可以解决净宽较小的隧道内作业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