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889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94306.7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4 ,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 A01K67/033
Abstract: 用银纹夜蛾幼虫繁殖蜡蚧轮枝菌恢复其活力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饲养银纹夜蛾;培养蜡蚧轮枝菌;制备蜡蚧轮枝菌的分生孢子液;将制备的分生孢子液制成悬浮液;将悬浮液均匀喷于银纹夜蛾幼虫体至体表面湿润,再把幼虫放入无菌人工气候室内饲养至虫体长满菌丝;收集上步的虫体,脱水干燥,贮存于-78℃~-95℃的冰箱。经过本发明技术繁殖的蜡蚧轮枝菌,繁殖续代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保持菌株孢子活力及其感染能力,也可利用该方法对感染力及活力严重下降的菌株进行活力及感染能力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92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299416.2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保藏银纹夜蛾卵的方法,属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取产出后不晚于24小时的卵,置于可密闭容器中,用石英砂填埋,往容器内充入氮,氧,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密闭容器;以4~5℃/h的速度将容器降温至2~4℃,冷藏;以0.8~1.2℃/h的速度将上述容器升温至6~8℃,弃去保藏气体,放置于空气中,以0.8~1.2℃/h速度继续升温至10~12℃,弃去石英砂,继续以0.8~1.2℃/h速度升温至常温,湿度保持为70%~80%,即可正常孵化。本发明在2~4℃的低温下可将银纹夜蛾卵的冷藏时间增加到120天,大大减少了人工繁殖过程中复壮的几率;冷藏的卵可以按需孵化,大大提高了生产调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3889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294306.7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4 , A01K67/033
Abstract: 用银纹夜蛾幼虫繁殖蜡蚧轮枝菌恢复其活力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饲养银纹夜蛾;培养蜡蚧轮枝菌;制备蜡蚧轮枝菌的分生孢子液;将制备的分生孢子液制成悬浮液;将悬浮液均匀喷于银纹夜蛾幼虫体至体表面湿润,再把幼虫放入无菌人工气候室内饲养至虫体长满菌丝;收集上步的虫体,脱水干燥,贮存于-78℃~-95℃的冰箱。经过本发明技术繁殖的蜡蚧轮枝菌,繁殖续代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保持菌株孢子活力及其感染能力,也可利用该方法对感染力及活力严重下降的菌株进行活力及感染能力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02833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316033.1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一种银纹夜蛾的养殖方法属昆虫饲养技术。幼虫在25~28℃,100~1000lux,密度3000~6000头/㎡的条件下饲养至孵化后8小时;降至20~50lux,14~16℃保持15~20分钟;再降至1~5lux,7~9℃持续20~60分钟;再提高至20~50lux,14~16℃保持10~20分钟,再升至25~28℃,100~1000lux保持至孵化后24小时;之后每隔16~20小时进行一次处理:先降至20~50lux,14~16℃保持60~120分钟,然后100~1000lux,25~28℃保持16~20小时,循环5~12次。孵化幼虫至蛹化开始仅需7~10天,极大提高了人工饲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2833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16033.1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18 , A23K1/14 , A23K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缩短银纹夜蛾养殖周期的方法属昆虫饲养技术。幼虫在25~28℃,100~1000lux,密度3000~6000头/㎡的条件下饲养至孵化后8小时;降至20~50lux,14~16℃保持15~20分钟;再降至1~5lux,7~9℃持续20~60分钟;再提高至20~50lux,14~16℃保持10~20分钟,再升至25~28℃,100~1000lux保持至孵化后24小时;之后每隔16~20小时进行一次处理:先降至20~50lux,14~16℃保持60~120分钟,然后100~1000lux,25~28℃保持16~20小时,循环5~12次。孵化幼虫至蛹化开始仅需7~10天,极大提高了人工饲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9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99416.2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保藏银纹夜蛾卵的方法,属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取产出后不晚于24小时的卵,置于可密闭容器中,用石英砂填埋,往容器内充入氮,氧,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密闭容器;以4~5℃/h的速度将容器降温至2~4℃,冷藏;以0.8~1.2℃/h的速度将上述容器升温至6~8℃,弃去保藏气体,放置于空气中,以0.8~1.2℃/h速度继续升温至10~12℃,弃去石英砂,继续以0.8~1.2℃/h速度升温至常温,湿度保持为70%~80%,即可正常孵化。本发明在2~4℃的低温下可将银纹夜蛾卵的冷藏时间增加到120天,大大减少了人工繁殖过程中复壮的几率;冷藏的卵可以按需孵化,大大提高了生产调控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