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4230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3975.7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关藤的快速繁殖方法,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用通关藤当年新生梢为外植体,用流水冲洗、洗衣粉水浸泡、乙醇溶液浸泡及用质量分数浓度为0.1%氯化汞溶液浸泡11~12min后,进行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及生根培养。本发明方法诱导率达88%以上,每月可增殖2.5倍左右,生根率达95%以上,整个繁殖周期仅需64天~72天,实现了通关藤有效快速的无性繁殖,适宜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12480.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坡耕地红壤肥力的玉米施肥方法,通过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质量的30%~40%,其中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施用总量的60%~70%作追肥施用,其中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施氮量的35%~40%,抽雄期追施总施氮量的25%~30%,以提升坡耕地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证玉米作物高产优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260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51230.9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提高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大豆行比按2:2的间作模式进行种植,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为120-130cm,窄行距为40-50cm,株距为20-25cm;在玉米宽行距中种植大豆,玉米与大豆间行距为40-50cm,大豆间行距为35-40cm,株距为10-15cm。然后分别给玉米和大豆施入化肥。利用优化种植方式,显著提高坡耕地红壤抗蚀性,降低坡耕地红壤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红壤的生产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42302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043975.7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关藤的快速繁殖方法,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用通关藤当年新生梢为外植体,用流水冲洗、洗衣粉水浸泡、乙醇溶液浸泡及用质量分数浓度为0.1%氯化汞溶液浸泡11~12min后,进行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及生根培养。本发明方法诱导率达88%以上,每月可增殖2.5倍左右,生根率达95%以上,整个繁殖周期仅需64天~72天,实现了通关藤的无性繁殖,适宜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512480.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坡耕地红壤肥力的玉米施肥方法,通过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质量的30%~40%,其中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施用总量的60%~70%作追肥施用,其中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施氮量的35%~40%,抽雄期追施总施氮量的25%~30%,以提升坡耕地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证玉米作物高产优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