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4886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04609.7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七水培营养液及水培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无土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三七水培营养液以纯净水作为溶剂,并添加有氯化铵、硝酸钠、水溶性磷酐、水溶性氧化钾、硫酸镁、硼酸、硫酸铜、硫酸亚铁、七水硫酸锌、钼酸钠、七水硫酸锰和四水硝酸钙。使用本发明三七水培营养液培养三七,经试验证实,该营养液能满足三七在水培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且通过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大大促进了三七在水培过程中的成活率及其须根的生长,还方便收集三七根系分泌物,有利于三七连作障碍研究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69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0784.3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林下套种岩陀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海拔为2200~2600m,林间荫蔽度为40~50%的林地;整地时翻土后每亩施用厩肥或堆肥2500~3000kg;选择无病且鲜重达50~60g的岩陀块茎作为栽种,栽种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消毒10~30min,之后清水冲洗;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林间种植栽种,行距35~40cm、株距17~20cm,栽种长出幼苗5~7cm时,每亩施过磷酸钙45kg~55kg和尿素4~5kg,不留种子于抽茎后至开花之前打顶。该方法能使岩陀老根上长出的新根芽芽数比对照平均提高75.9%,生长1年,新根芽的根状茎干重比对照平均提高320%。
-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86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610304609.7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七水培营养液及水培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无土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三七水培营养液以纯净水作为溶剂,并添加有氯化铵、硝酸钠、水溶性磷酐、水溶性氧化钾、硫酸镁、硼酸、硫酸铜、硫酸亚铁、七水硫酸锌、钼酸钠、七水硫酸锰和四水硝酸钙。使用本发明三七水培营养液培养三七,经试验证实,该营养液能满足三七在水培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且通过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大大促进了三七在水培过程中的成活率及其须根的生长,还方便收集三七根系分泌物,有利于三七连作障碍研究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8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5397.4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陀块茎切割育苗方法,属于植物块茎无性繁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择无病和带有须根的岩陀块茎作为繁殖材料;将筛选出的岩陀块茎用50%的多菌灵稀释600~800倍消毒10~30分钟,之后再用清水冲洗3~5次后阴干;气温为15℃~25℃时切割繁殖育苗,将消毒后的岩陀块茎切成上段、中段和下段,每段切成2块,切口处用草木灰涂上之后将切块放到经0.2%~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的砂质土壤育苗床中,覆盖3~5cm的沙质土壤,浇水,土壤的相对湿度为50~60%;切割繁殖育苗的时间是3~5月,上段苗于当年9~10月移栽,中段和下段苗于第二年9~10月移栽。该方法能使岩陀块茎发芽率达到75~83%。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78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4124.X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云南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属植物种子萌发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采集到的云南黄连种子,用水选的方法去除杂质和瘪粒;再用200~400mg/L6-BA溶液中浸种8~12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3~5次;将经清洗的河沙于120~130℃烘干2~3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经6-BA溶液浸种的云南黄连种子与河沙按1∶3~5的比例混合,保持湿度为50~70%,然后在温度为1~5℃的冰箱中低温沙藏层积处理7~8个月;将种子取,用200~400mg/L赤霉素浸种8~12小时,温度保持在15~17℃。该方法使种子发芽率达到81%左右,有效解决了云南黄连有性繁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780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91831.9
申请日:2015-03-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指纹鉴别三七块根产地的方法,属于道地中药材产地溯源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1)从广西百色、云南文山、云南新拓展区域任一地域采集三年春七块根样品;(2)将所采集的三年春七块根样品洗净、烘干、粉碎;(3)检测三七粉末稳定同位素δ2H、δ18O、δ13C、δ15N比率,单位为‰;按照判别模型(1)~(3)可得到Y广西百色片区、Y云南文山片区、Y云南新拓展片区的数值,三七样品来源于数值最大的地域。本发明从三七本身具有的稳定同位素指纹差异入手,利用C、H、O、N四个元素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建立产地判别模型,检测指标少、精度高,减少基于标签和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对三年春七产地来源的整体判别率能达到84%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78019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1831.9
申请日:2015-03-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指纹鉴别三七块根产地的方法,属于道地中药材产地溯源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1)从广西百色、云南文山、云南新拓展区域任一地域采集三年春七块根样品;(2)将所采集的三年春七块根样品洗净、烘干、粉碎;(3)检测三七粉末稳定同位素δ2H、δ18O、δ13C、δ15N比率,单位为‰;按照判别模型(1)~(3)可得到Y广西百色片区、Y云南文山片区、Y云南新拓展片区的数值,三七样品来源于数值最大的地域。本发明从三七本身具有的稳定同位素指纹差异入手,利用C、H、O、N四个元素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建立产地判别模型,检测指标少、精度高,减少基于标签和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对三年春七产地来源的整体判别率能达到84%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92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6116.2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三七根际土壤提取分离化感自毒物质的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处理,称取经处理的土壤样品20g,用甲醇提取,超声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化感自毒物质进行分离,色谱条件为:色谱仪为Agilent 1260,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质量分数为0.1%的H3PO4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nm,并进行梯度洗脱。经实验证明,本发明方法提取分离获得的化感自毒物质种类最多,且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对样品提取过程中繁复提取工艺造成的提取溶剂对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干扰和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786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334124.X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云南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属植物种子萌发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采集到的云南黄连种子,用水选的方法去除杂质和瘪粒;再用200~400mg/L6-BA溶液中浸种8~12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3~5次;将经清洗的河沙于120~130℃烘干2~3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经6-BA溶液浸种的云南黄连种子与河沙按1∶3~5的比例混合,保持湿度为50~70%,然后在温度为1~5℃的冰箱中低温沙藏层积处理7~8个月;将种子取,用200~400mg/L赤霉素浸种8~12小时,温度保持在15~17℃。该方法使种子发芽率达到81%左右,有效解决了云南黄连有性繁殖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