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试管苗漂浮练苗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7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87271.9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马铃薯试管苗漂浮练苗方法,选择开阔地带建设拱棚,拱棚内开设地下水槽并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槽内壁;选择孔穴底部开设有底孔的泡沫漂浮穴盘;将富含有机质的基质材料和疏水材料混合得到栽培基质并装填到泡沫漂浮穴盘中,然后移栽组培苗,挑选生长粗壮、叶片未发黄、无污染的马铃薯组培苗,将组培苗从培养瓶中倒出,剪断过长根系,将残留在根系上的培养基洗净,用镊子夹住组培苗插到泡沫漂浮穴盘中,栽完后移至拱棚中,放置于水槽上呈漂浮状态,培养15天~20d后形成壮苗,再移栽至大田即可。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炼苗成本低,能明显提高单位面积育苗效率,提高育苗质量,增强马铃薯苗的抗逆性,促进根系生长,有效减少大田病害的发生。

    利用菌棒复配基质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7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05202.3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利用菌棒复配基质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制作菌棒复配基质,将新鲜菌棒粉碎后堆沤,密封厌氧发酵2天,菌棒料中的菌粉由白色变成黑色,再把发酵后的菌棒料与等体积的生土混拌均匀作为复配基质,向复配基质浇水至饱和,且复配基质温度达到60℃时,保持该温度1d~2d,使复配基质继续发酵,如此循环至少发酵2次,将复配基质发酵完全,然后将菌棒复配基质温度降低到20~30℃即可,5~7d完成菌棒复配基质的制作;之后进行组培苗移栽,进行移栽苗的管理,使苗的成活率达到99%;在马铃薯匍匐茎长到6~10厘米时进行覆土,将匍匐茎全部覆盖,后续按常规马铃薯原原种栽培流程管理即可。本发明有效利用了菌棒废料,并提升了马铃薯原原种的质量和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